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策略研究

2021-12-27 07:26朱秉胤夏培鹏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林农林业人才

朱秉胤,夏培鹏

(1.集安市花甸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集安 134200;2.国营集安市榆林林场,吉林集安 134200)

0 引言

吉林通化地区近年来大力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结合地区林业产业现状以及地区优势制定了林业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政府部门积极引导林农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走特色林业道路,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村一品”“联村一品”的基本格局。目前,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全市共计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50余家,有力推动了地区林业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各林业专业合作社普遍采用订单模式,产销关系稳定,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林业生产,显著降低了生产经营风险,增加了林农收入。

1 林业专业合作社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林业专业合作社指的是在承包到户、产权明确的基础上,同类别林产品产生经营者或者同类林业服务的供应者自愿成立的具有互助性质的农村经济组织。林业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包括林木与花卉种苗种植、营造林、森林资源采伐、林间种植、生态旅游业以及林产品加工等活动[1]。林业专业合作社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成立,林农可以以资金、林地、林木资源以及技术出让等方式入社,专业合作社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从目前各地区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创建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主导下创建,由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资金、技术,扶持林农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二是企业主导下创新,以地区龙头企业为主导,建设林业生产基地,吸纳林农参与,实行规模化生产经营[2];三是自发性林业专业合作社,由林农自发组建合作社,约定出资方式、管理模式以及利益分配方式,一般规模相对较小。从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来看,这种模式结束了林农各自为战的局面,开始抱团取暖,这使得生产资料得以集中,无论是生产经营规模还是技术实力都明显提升,产品在市场上也更具竞争力,对于推动地区林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 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缺乏专业人才

从国内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来看,发展良好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均有专业的管理人才以及技术人才参与,而从当前通化地区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合作社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以及技术人才。在合作社管理方面基本上都是由林农群体中威望较高的人负责,缺乏现代化管理理论以及专业管理技能,虽然可以协调合作社内部生产经营,但是在开拓市场以及应对经营风险方面具有较大局限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技术方面,林农群体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常依靠经验组织生产,懂专业知识以及技术的人员较少,对林业生产方面的前沿知识以及技术缺乏了解,对新型技术手段的运用不足,这也是制约林业专业合作社发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缺乏发展资金

林业专业合作社本质上是一种林农群体组织的具有互助性质的经济组织,而林农群体收入相对有限,缺乏发展资金,这就导致合作社的发展也受到资金方面的制约。从当前通化地区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来看,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补贴、社员股本金、会费以及以其他形式的出资[3],虽然看似资金来源较多,但从整体而言资金规模相对有限。在这种形势下,林业专业合作社要扩大经营规模,就必须选择其他融资渠道,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合作社所能选择融资渠道极为有限,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贷款,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很难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

2.3 管理机制不健全

任何组织要实现良好运营,必须建议健全的管理机制,以制度规范组织行为,从而确保组织健康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也不例外,其虽然组织规模较小,但也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从当前通化地区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现状来看,仅有少部分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在内部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社员代表大会等机构,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也存在内部违规操作的情况。而大部分林业专业合作社则主要是以口头约定或者约定俗成的规矩管理合作社,这就导致合作社内部管理混乱,决策机制以及利益分配制度不合理、不清晰,并未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限制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2.4 经营规模比较小

从林业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分散经营难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林农获取的经济效益相对有限,因此各地区开始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报团取暖。从理论层面而言,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或者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同时可以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因此林农获得的经济效益必然增加[4]。但从当前通化地区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合作社的规模偏小,以村民小组或者村级的合作社居多,辐射范围小,合作社成员相对较少,能够集中的资源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偏弱,很难实现持续发展。

3 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策略

3.1 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目前,通化地区的林业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林业产值逐年递增,为实现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本地区青年人才回流;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外部人才。首先,地方政府要引导和扶持本地区青年人才回乡发展,参与到各地区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当中,或者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组织本地区林农成立新的合作社,以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及专业管理知识技能经营管理合作社。政府部门对于回乡发展的优秀人才应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发本地区青年人才回流的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以及林业专业合作社应积极引进外部优秀管理人才以及技术人才,要着眼于合作社的长远发展,高度重视人才储备,在能力范围内给予相对引进人才相对优厚的待遇。

3.2 拓展融资渠道

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林业专业合作社要实现良性发展,则必须要拓展融资渠道,进而从根本上上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首先,地方政府部门在林业专业合作社初创时期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以促使合作社尽快步入正轨,避免合作社在初期就因资金不足的问题而陷入困境[5]。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积极协调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相关金融机构,在对林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增加贷款额度,必要时政府财政可以采用贷款利息补贴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林业专业合作社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从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升盈利能力。

3.3 健全管理机制

林业专业合作社要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在内部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同时结合合作社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机制,从而使合作社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首先,合作社要落实社员大会制度,合作社内部要设立社员大会常驻机构,负责参与合作社的管理,并行使监督职权,同时要定期召开全体社员大会,对重大事务进行表决,并及时通报相关事务,比如合作社财务情况、发展战略等[6]。其次,合作社理事会以及监事会要正确行使各自的职责,理事会负责合作社日常管理以及发展战略制定,监事会负责内部监督以及战略规划监督实施。

3.4 鼓励联社经营

考虑到当前大部分林业合作社的规模较小,能够集中的资源有限,辐射范围较小,并且无法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为实现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现有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采用联社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保留合作社的自主性,通过多个合作社联合的方式来扩大规模,并在生产、供应以及销售方面进行联合,这样就可以形成规模化效应,强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合作社生产经营成本也能显著降低,林农收入水平必然增长。

4 结语

目前,通化地区林业专业合作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要实现长远发展,还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拓展融资渠道,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合作社管理机制,实施联社经营模式。

猜你喜欢
林农林业人才
人才云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