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浩生,赵 文
(凉州区西营河水利管理处,甘肃武威 733000)
凉州区西营灌区所辖西营、松树、永丰、怀安、五和、康宁、丰乐、金山镇8个镇,是凉州区的贫困镇,灌区把解决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加快推进水利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按照“水量、水质、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要求,逐项落实责任领导、责任人,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措施,明确进度表,签订责任书,确保做到精准到人,不留死角。通过采取建档立卡办法,不仅对贫困户分类标识,一户一档记录在册,而且对所有农户记录在册。做到精准到户,不落一户,共同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确保灌区安全饮水全覆盖。
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始于2006年,截止目前已建成西营、宏祥、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区3座水厂和金山供水站、西营镇二沟、三沟、五沟村分散式小电井工程,日供水能力4.0203万m3(西营水厂1.045万m3,宏祥水厂1.9万m3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区水厂1万m3,金山供水站753 m3),铺设供水管网2 700 km(包括入户管道),下设主管5条、干管7条、支管118条,主干管总长度274 km,支、分支管总长度894 km,入户管1 522 km。近年来,通过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灌区饮水安全工程供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4项指标全部达到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验收评价标准。
1.2.1 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根据省、市、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条例、办法规定,西营灌区所辖农村饮水工程由所在地凉州区西营河水利管理处统一管理。水管处设人饮股负责指导人饮供水单位,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并监督落实;负责督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常管理,保证设施运转正常;负责农村人饮工程新增入户管网的规划、设计及组织实施;负责制定人饮工程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水质安全管理,做好人饮水的安全和污染防范工作;指导制定供水故障抢修及应急供水预案、越冬供水方案,完善特殊状况下的供水保障体系;负责灌区农村人饮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及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负责人饮水费收缴督查及违规用水行为的稽查工作等。设自来水管理站负责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制水、水质监测、水源保护区巡查监管等工作;负责填报运行管理的有关记录,编制各类统计报表,对运行管理工作记录、整理、归档;负责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车间设施设备、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的维修、保养等工作。
1.2.2 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①水源保护方面。西营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06年开始建设至今,工程饮水水资源保护区保护设施经过多年的补充完善,现已在西营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及西营河渠首一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建成浸塑网围栏、视频监控及水源地沿线保护碑、宣传牌,基本形成了完善的水源地保护体系。②水质检测方面。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集中式供水工程要求,西营、宏祥水厂设置了水厂水质化验室,配备了化验仪器、设备及专职水质检测人员,按照《生活饮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每天对水厂进厂源水、出厂水及末梢水质检测,进一步加强对水厂水处理的管理,对水厂从源水进厂净化水出厂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规范水厂运行记录,确保水质达标、安全。③供水与用水方面。加强供水用水管理,确保工程正常发挥效益。一是制定了西营灌区农村自来水供水各类应急预案,做到从水源地保护至用水户供水突发事件防患于未然。二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日常维护制度、规范供水档案管理制度和水费征收制度。三是对所有的用水村、户建档立卡,做到精准管理。四是强化供水管护人员培训。五是强化工程维修服务机制,向供水区公布监督维修电话。
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大,用水户多。在夏季用水高峰期,农户常违规用水,用自来水浇菜园、果园,导致供需水矛盾加剧。首先,目前对偷水、盗水行为的处理没有针对性的法律和政策依据,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对违规行为予以约束。其次,管理人员有限,无法对所有用水户进行跟点蹲守,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往往采取说服和批评教育等方式解决,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制止和解决违规用水行为。第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管道长,且管道敷设的地形及环境复杂,管网发生故障的现象较多,维修、维护难度大、费用高[1]。第四,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无法进行维修养护资金的补贴,维修养护费用全部由水管处负担,增加了水管处的管理运行成本。安全供水信息化建设滞后,受制于管网落差大、管网压力波动大、管线长等问题,加上管理人员不足,各供水要素实时监控不足,工程运行难度大[2]。
一是受投资标准和建设资金的限制,工程前期设计标准低,导致目前灌区出现净水设施配套不齐备、消毒设施不完善,水质达标率及供水保证率不高,尤其是水厂及管网自动化程度低,经多年运行部分设备设施不同程度老化,年久失修,维护成本高。二是供水主管道未配套泄压(水)设施,由于灌区饮水安全工程供水规模大、受益人口多,供水范围广、供水管线长,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突遇故障和对管道设备进行检修、维修时,管道内的余水不能及时安全排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工程及时维护。三是在供水区域内管网工程末配套调蓄水池来调蓄高低峰流量,致使管网压力波动频繁(管内压力大小不均,诱发爆管的可能),影响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
一是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布广,造成部分水损,无法征收水费。二是计量设施比较落后,经过多年运行,计量设施陈旧老化,总表、分表、户表计量误差较大,计量不准。部分用水户水表损坏,无法计量,只能按人按标准收费,造成用水户“无肚子”用水,有的甚至引自来水浇菜地、果园,致使水量浪费损失较大。这些损失的水量无法计收水费。三是计量设施智能化程度低,水费征收采取入户抄表收费,收费效率低、人员数量大,人员经费开支较大。智能化计量设施安装受条件制约,安装不规范。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应该将群管与专业管理结合起来,加强村级水管员的宣教,让群众积极参与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同时积极完善和制定有关工程管理制度,让饮水安全工程发挥出良好效益。
在实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行中应加强水费宣传力度,特别是水价改革的宣传力度,因为水价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各行各业。通过宣传让群众知道水价改革政策、收费标准,保障用水户的知情权,交“明白费”,在保障水价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通过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
提高水厂、管网自动化程度,建设和完善各供水要素的实时监控(特别是供水主管、支管管网压力、流量实时监控);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量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采取智能水表计量收费。加强水费票据的开具与管理,保证水费足额征收和上缴。提高水质达标率,做好水厂水质检测和供水净化、过滤、消毒、自动检测等设备的淘汰、更新、换代;保证农村安全供水到位率,做好配套调蓄设施的建设及老化管道的维护升级,增强调储能力,提高枯水期供水保障程度;更新改造和延伸管网解决生态移民等新出现的饮水不稳定人口;对新型农村社区内供水压力不足的,由社区自行增加加压设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健康稳定运行,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所以应不断建立健全工程经费保障机制,才能促使工程发挥其效益[3]。区政府应按照农村供水保障实际,逐年调整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基金财政预算,确保维修养护基金足额到位,保障工程维修养护。此项工作应结合体制改革加大力度落实到位,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提供经费保障。
水管处设置农村饮水安全监督台,公布人饮安全举报监督电话,健全投诉受理机制,充分利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都能用上安全洁净的饮用水。
西营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今后的日常管理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水厂的调度管理运行,重点解决供水高峰期供需水矛盾突出的问题;二是完善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制度,进一步强化水源地的保护力度;三是规范水厂运行及管网输配水等各项管理运行制度,建立完善水厂供水应急预案,加强供水水质监测力度,严格工程管理,确保灌区人饮工程制水与净水安全,提高灌区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四是公开“供水维修服务电话”和“供水监督电话”,高效解决供用水矛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从工程建设、水质检测、工程维护管理、水源地保护、优化供水调度、供水设施保护、工程应急机制、水费收缴、维护资金保障、管理制度和机构等方方面面入手,进而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长效管理。基于此,西营灌区农村饮水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的向乡村振兴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