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27 07:26:18姚耀祖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种植者农作物作物

姚耀祖

(临湘市农业农村局,湖南临湘 414300)

0 引言

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作为常见的现象,在开展防治病虫害时,种植者需要充分意识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并通过政府引导下,优化管理模式,同时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监测手段,加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由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为保护植物以及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全面分析当前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解决措施,可以充分展现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自身价值,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种类

1.1 农业防治技术

因为诸多害虫以及病原菌会在土壤中过冬,所以科学合理的冬耕有利于破坏害虫以及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大幅度减少病虫源。另外,还需要实施合理的灌溉和科学的施肥,该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同样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灌溉和施肥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需求,对水量和肥量进行把控,而绝非灌溉和施肥数量越多越好。还应注重使用磷肥和钾肥,减少对氮肥的应用,避免加剧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进一步提升农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

1.2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充分发挥降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病虫害发生率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动物、真菌以及病毒。对于自然界来说,因为其中存在“天敌”的原理,所以采用“以虫治虫”的措施,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另外,充分发挥微生物作用,主要是应用真菌、细菌等病原菌微生物来实施病虫害防治,例如使用青虫菌一类的制剂。

1.3 物理机械防治技术

物理机械防治技术是应用某些器材或采用人工的方式起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主要包括灯光诱杀、温度灭虫以及人工捕杀。温度灭虫是指在对作物进行种植之前,对种子進行浸泡等相应处理,避免带菌种子产生为害;灯光诱杀则是在田野中安装黑光灯,由于多数害虫都存在一定的趋光性,可通过灯光的应用,实现对害虫的灭杀;人工捕杀运用在病虫害较为严重的时间段内,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害虫进行集中的捕杀。

1.4 化学防治技术

在对化学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够规范,或是应用不合理,则极易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出现,进而引起环境污染,甚至导致农作物出现一定程度的抗药性。所以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务必保持科学、合理、规范的原则。必须以实际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基础,尽量减少该技术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剂量,谨慎选择化学药剂,必须选择由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药剂,要求药剂具有高效且低残留的特点,减少药剂的使用次数。与此同时,在对化学防治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对病虫害的天敌进行相应的保护。

2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现存问题

2.1 仅凭经验来实施作物病虫害防控

对于不同种类的农作物而言,作物感染病虫害的潜在风险程度也具有差异性。并且近些年来,作物病虫害呈现变异性的趋势,因此必须予以全新的应对措施。在此前提下,农业技术部门在应对作物病虫害的过程中如果仅限于凭借既有经验,则无法保证实现最佳的作物病害与作物虫害防控效果,而且还会造成比较显著的农业资源浪费。由此可见,凭借既有经验来实施作物病虫害防控的手段目前已经不再具备适用性。

2.2 缺乏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的意识

全面防治作物病害与虫害的实践过程需要建立在农业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反之如果缺少了必要的农业资源投入,则会造成病虫害防治实效的降低,无法确保做到在根本上消除病虫害给作物生长带来的威胁。然而从现状来看,很多农业地区并未做到优化配置当地的农业技术资源,造成比较显著的农业资源浪费。某些农业技术部门由于欠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宣传,那么将会导致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忽视防控作物病虫害,甚至导致频繁出现作物减产的现象。

2.3 忽视引进防治作物病虫害的现代科技手段

与人工实施农作物生长监测的传统方式相比,依靠信息化软件来实施病虫害防控的举措具有更好的实效性,并且能够达到提升农作物产能以及降低病虫害防控成本的目标。但是在目前看来,某些农业技术部门尚未认识到运用信息化软件辅助实现作物病虫害防控的必要性,因此对于上述的技术领域缺乏充足的农业技术成本投入。在此情况下,农业技术人员无法做到随时掌握作物生长状态,因此在判断作物病虫害趋势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误差。

3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对策

3.1 提高监测力度,做好预警工作

针对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区,需要合理设置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点,植保部门应定期开展病虫害监测工作,通过了解农作物当地的气候、种类、易产生的病虫害种类以及当地的具体水量分配情况等多方面基础上,构建相应监测程序,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加强监测农作物,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如果工作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农作物存在着病虫害迹象时,工作人员应及时组织开展病虫害的消灭工作,及时消灭病虫害,有效保障农作物整体质量以及产量。

3.2 提升整体应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力度

通过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原则,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种植者自身经济效益。应扩大专业病虫害防治队伍,确保物资装备以及相关器械的充足,同时应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呈现出专业化水平,及时改变以往种植者存在的农药乱用的问题,可以有效控制整体生产成本,并有效提升农药整体的利用率,避免在应用农药过程中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污染,有效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3.3 加强管理农药市场

在管理农药市场时,需要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严格监督和管理农药生产单位。针对农药的性质、种类以及剂量、使用范围等应做出清晰标识,同时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办理农药生产许可证才能开展生产工作,对于农业具体应用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应列详细说明,并将说明书放入农药的包装当中。农药经销商应具备国家正规执照,获取农药经营许可证,清晰记录进出货渠道,可以方便有关部门的查验。严格落实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加大力度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药、限制使用农药的违规使用等行为。针对违禁药品需要禁止出售,针对存在的违反限行,应严格的进行惩治。

3.4 加强开展技术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需要合理运用技术服务方式,通过采用科技直通车、热线电话、讲座、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农作物技术指导工作,可以更好的改变种植者在施药理念,逐渐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培训农作物种植者,对于农药使用的合理性以及确保用药的安全性,能够避免用药时产生风险,有效保障农作物生长的安全性。

3.5 构建完善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机制

首先,构建完善的基层农业服务机制。为了更好的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效果,需要加大力度开展农业人员整体队伍建设力度,对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和完善,可以确保监测系统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以及准确性,能够逐渐提高农作物整体病虫害防治效果。在发展农业时,需要加强梳理混岗、借调等人员,成立完善的农业服务组织,可以有效避免农作物产生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并逐渐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其次,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提高人力以及资金上的支持,可以给组织机构给予相应的技术、政策以及资金上的支持。通过设置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治专项资金,可以更好的补贴专业化组织管理和专业化防治组织。同时,加大农作物病虫害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媒体的方式,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并合理开展现场会,有效提高宣传效果。最后,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农业技术部门需要针对种植者的用药安全、识别病虫害能力、药械维修以及防治技术等进行专业化培训,有利于不断提高种植者自身综合素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进行病虫害防治需要以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为基础,合理使用技术和方法才能让农民体会到采取病虫害防治手段与过去的不同之处。防治病虫害的实际工作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可行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让农民的抵抗灾害能力得到增强,为粮食的质量安全和产量予以更全面的保障。

猜你喜欢
种植者农作物作物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军事文摘(2024年6期)2024-02-29 10:01:50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9:08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世界农药(2019年4期)2019-12-30 06:25:10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踏花行论坛2016年非洲紫罗兰展作品选登
花卉(2016年6期)2016-09-21 02:58:22
种植者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