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无往而不胜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

2021-12-27 04:26:26顾永红郭广银
理论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顾永红,郭广银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96)

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走过第一个百年的光辉历程,自信从容走向第二个百年的光明征程,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1)《习近平在七大会址论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215/c1024-26569538.html,2015-2-15。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伟大实践创新,领导推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领导推动社会革命进程中的政治创新,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展现了重视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鲜明政治品格和卓越创新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辩证统一、良性互动,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交相辉映、同向共进,写就了一部“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的辉煌创新篇章。

一、在百年不懈奋斗的实践创新中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百年来,不论国内挑战如何严峻,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科学判断并准确把握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方位,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走适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正确道路,铸就了百年大党的鲜明实践品格,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在不懈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党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缔造人民武装力量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成了一支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无往而不胜的新型人民军队;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把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团结在一起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结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开始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不懈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并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着在一个人口众多、“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致力于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于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独立研制成功,使得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从此成为了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在不懈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及对人民群众所思所盼的深刻体悟,于1978年郑重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闯,从探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取消农牧业税和特产税,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到建设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稳步推进和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可以说以大无畏的改革创新精神干出了一片新天地,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走了几百年才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又一次把不可能变成了真真切切的现实。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继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之后,又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2)《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在不懈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创并不断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通过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努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前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惧风险、直面挑战,继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战、阻击战之后,又如期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3)《庄子·人间世》。。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只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关键一步,是新征程的新起点。当前,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我们要在百年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抓住建党一百周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

二、在百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中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灯塔。一百年来,如何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接续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创新经验,为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一百年来,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在克服艰难险阻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历史。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推动理论创新。近代深陷于贫穷、落后、动荡、混乱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呼唤着引领中国社会变革的科学理论和先进力量。马克思主义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而传入中国,催生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5)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中国共产党因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诞生,也因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乃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初心使命高度契合、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第一次以科学的理论为人类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而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火炬,在更大范围内吸引着有志于民族救亡图存的先进分子,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主义者,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苦苦探求救亡图存之道的中国人民提供了全新选择。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6)《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5页。百年历程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没有也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创造性运用与转化中推进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一开始就不是把它当作“教义”(7)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4页。而是作为观察和改变国家前途命运的思想武器来对待。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也不能成为其他国家革命或建设的再版,而应该在回答和解决“中国之问”中不断创新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等时代课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思考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探索和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8)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2页。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结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堪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汲取各类创新成果的营养中推进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推进理论创新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前提,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不能丢,坚信“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75、120页。,同时聚焦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为推动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75、120页。中国共产党人重视中国传统智慧的深入发掘和科学解读,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唯物思想、大同理想、德治思维、民本主张、改革精神、和平理念等思想精华,发挥其在推动理论创新方面的重要启发作用。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1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2页。中国共产党人重视科技创新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创新的基本观点,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向科学进军”到改革开放之初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大思想都为理论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提供了广阔空间,并成为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强调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全面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达到了新高度、开拓了新境界,把创新鲜明地镌刻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上。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学思践悟中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10页。党的创新理论只有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才具有意义。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系统性、前瞻性,必须经过理论工作者的阐发才能为人们所认识,也才能真正成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手中的思想武器。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一百年来我们党关于理论创新的一条成功经验。无论建党前的理论准备,还是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原则以及延安时期开展整风运动,抑或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党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学习、阐释、宣传,推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从而彰显了创新理论的思想引领力和强大生命力。

实践的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也就永无止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和引领时代,坚定不移地坚持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坚定不移地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并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并不断完善自己,与此同时,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三、在百年自我革命的政治创新中创造性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唐代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同志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0页。从哲学意义上讲,“革命”是事物的质变和飞跃,“自我革命”是主体自觉进行自我扬弃的过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着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高度的政治创新意识不断激活和驱动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建构起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伟大创新主体,为百年大党无往而不胜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共产党铸就了人民至上的基因密码。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4)《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4页。党从一个只有50多名成员、当时鲜为人知的新生政党,为什么一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就能很快后来居上、占据主导地位,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500多万党员、在中国执政70多年、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世界最大政党?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有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政治基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一以贯之地坚持和推进了一百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广泛动员群众开展各方面的革命实践,大力吸纳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主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迅速壮大党的队伍,并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了一百年,铸就了一切依靠人民的政治基因。可以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1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5页。。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除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特殊利益,铸就了人民至上的政治基因,筑牢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这是党一百年来始终不变的宗旨和性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6)夏蒙、王小强:《习仲勋画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26页。,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自身建设史的最好诠释。

中国共产党铸就了全面领导的首要原则。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观点:为了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组织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能够领导而且一定要领导无产阶级的一切组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更不是强加的,而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一系列实践中不断形成、巩固和发展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国家学说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深化拓展对党的领导的规律性认识和实践。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1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2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页。,从根本上深刻阐明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方向原则、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重大问题。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构性健全党的领导体系、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群团工作体系,系统性增强党的领导力、政府执行力、武装力量战斗力、群团组织活力,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建立,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中国共产党铸就了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可能自然“提纯”和“保鲜”。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依靠自身力量和与群众结合的力量解决自身问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紧急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长征途中危急关头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教训,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果断处理贪污腐败分子,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以极大的政治勇气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巨大勇气和责任担当,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住最关键环节,坚持纲举目张,高度凝练并深刻阐述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构建了四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构成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完整过程,形成了我们党依靠自身力量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动创新、不断实现执政能力整体性提升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我们党关于自我革命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常言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危险的历史。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19)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6—17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想更好地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就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要通过行动回答‘窑洞之问’,练就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11页。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扬不断创新的一贯品格,永不懈怠进行自我革命,引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一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创造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