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涛 王 镇
(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 辽宁东港118322)
东研稻19 是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自主选育的常规粳稻新品种,其特征特性表现显著,综合性状优良,抗病、优质、适应性强,特别是产量优势突出。 在辽宁省联合大区比较试验、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表现特别优秀,于2019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稻20200025),其适宜在大连、丹东沿海稻区种植推广。
东研稻19 是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以港源8 号作为母本、盐丰47 作为父本杂交后经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晚熟粳稻新品种。
2010 年农场技术科用父本盐丰47 与母本港源8 号进行有性杂交,然后从F2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继而从优中选优,逐步筛选,经南北方异地加代,直至F7代基本趋于稳定状态, 次年升级成为品系进行了场内品种比较及小面积异地种植鉴定, 综合表现较好。2015-2016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新品种联合大区比较试验, 表现出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多、 水稻穗大、 穗质量重、 综合抗性强、 丰产、 优质等突出特点; 2017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晚熟组预备试验,2018-2019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区试及生产试验, 完成试验程序并通过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东研稻19 生育期为160 d,适宜在丹东、大连沿海稻区种植, 属晚熟品种。 播种时期一般在4 月中旬,5 月末完成插秧,大约10 月初成熟,其生育期比省区域试验对照品种金禾1 号长2 d,可安全成熟。 苗期叶片直立,植株高105.0 cm,每穴平均穗数14.7 穗,穗型为典型的半紧穗, 每穗粒数129.0 粒, 结实率94.1%,千粒重27.0 g,灌浆速度快,颖壳顶芒稀疏。
米质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糙米率83.6%,粒长5.3 mm,籽粒长宽比 2.0, 精米率 76.5%, 整精米率 75.0%, 垩白度2.5%,垩白粒率9%,透明度1 级,胶稠度73.0 mm,碱消值4.0,直链淀粉15.9%,蛋白质8.3%,米质属中等。
东研稻19 经沈阳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抗病鉴定:苗期对不同生理小种接种反应(病级)混合为3MR,田间穗颈瘟综合抗性指数1.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1 级。
2017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品种预备试验,3 点平均产量583.0 kg/亩, 比对照品种金禾1 号平均产量(531.6 kg/亩)增产 9.7%。
2018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69.4 kg/亩,比对照金禾1 号平均产量(541.0 kg/亩)增产 10.8%。 2019 年续试,平均产量 640.7 kg/亩,比对照金禾1 号平均产量(590.2 kg/亩)增产8.6%。
2 年共计14 点次,平均产量 605.0 kg/亩,比对照金禾1 号平均产量(565.6 kg/亩)增产9.6%。
2019 年同时参加辽宁省水稻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47.3 kg/亩, 比对照金禾1 号平均产量(589.9 kg/亩)增产 9.7%。
东研稻19 自参加晚熟组预备试验及区域试验以来,表现出优质、丰产、熟期适中、综合抗性强等优良特点。2017-2019 年在黄海稻区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0 万 hm2,平均产量650 kg/亩,比当地主栽品种平均增产50 kg/亩,累计增加社会粮食500 万kg,增加社会效益1 400 多万元,受到广大种植户的认可。
秧苗健壮、 植株生育正常是构成理想株群体的因素和基础, 更是提高产量的保障。 一般情况下,在黄海稻区育苗日期为4 月20 日前后, 5 月末完成插秧。
机插秧每亩播种量为3.5 kg 左右, 每盘播干种0.12 kg,培育壮秧。 移栽秧龄 35~40 d,栽插株行距为(14~15)cm×30 cm, 每穴 3~4 苗。 壮秧稀插, 生长发育旺盛, 茎蘖粗壮, 穗大籽粒多, 为高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全生育期施用纯氮(N)13~15 kg/亩、磷肥(P2O5)6.7 kg/亩、钾肥(K2O)5.3 kg/亩,按照施肥时期一般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3 个时期。 氮肥按照3 段肥4 次施,后肥不可偏晚过量,以免贪青或发生倒伏。钾肥在分蘖期和孕穗期2 次施用,每次施50%。
浅水层插秧保活棵,薄水层催生根促分蘖,总苗数达到单位面积计划80%时,开始排水晒田,孕穗期至齐穗期田间要有水层,当水稻齐穗后要间歇灌溉、湿润管理。
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对水稻取得高产至关重要,重点防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通过科学的防治,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损失,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为粮食的安全生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