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的森林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探究

2021-12-27 02:26王新宇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森林

王新宇

(贵州森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550001)

引言

为了有效建设生态文明,达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最终目标,当前我国在森林经营管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森林质量提升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林业经营者来说是急需解决的难题,需要尽快找到解决方案,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和森林经营效率。

1.现代林业的森林经营管理要求

1.1 坚持社会经济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

在以往的森林经营管理中,经济建设通常放在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为了提高经济指标,大量采伐林木,造成了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这样的林业经营理念,只考虑到了短期经济收益,而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不利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深入,要求林业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加大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促进经济生态协同发展。

1.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现代森林经营应该注重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储备林发展战略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木材资源储备。在进行森林资源利用过程中要兼顾森林生长的特点,在利用短期轮伐林创造木材收益和林产品收益过程中,要注意对天然林的保护;在人工林种植过程中也不能对森林原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要注意对森林生长环境的维护。

1.3 坚持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根据森林所处的生态区位和培育方向,应按照林产品供给、生态保护调节、生态文化服务和生态系统支持等对森林进行功能划分,合理确定森林主导功能和辅助功能。再根据不同的森林功能类型,因地施策,采取科学经营措施,重点提升森林主导功能,兼顾维持和增强辅助功能,综合发挥森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现代林业森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森林经营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森林经营一直重视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和采伐利用木材,而忽视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这一关键环节。以致于各地普遍存在“重造轻管、重采轻育、重量轻质”的现象,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功能脆弱等问题非常突出。另外,人们在树种选择上更倾向于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具备短期经济价值树种,在造林方式上通常采用纯林营造,这类林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生态系统相对脆弱。

2.2 资金投入不足

森林经营管理是贯穿于整个森林生长周期的保护和培育森林的活动,经营目的不同对应的经营措施也不同。而要想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就需要对整个森林经营过程长期不间断的投入。目前,我国森林经营管理主要依靠中央资金投入和地方资金配套。但由于有限的资金投入很难兼顾到森林经营的各个环节,经常导致森林经营管理在某些关键环节、关键问题的处理上存在障碍,从而达不到最终的经营目的。

2.3 忽视森林生态的地域差异

我国地域范围辽阔,森林资源的分布也较为广泛,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植被生长具有其不同特性,需要森林经营者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根据区域特征差异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而当前在森林经营管理实践中,经营主体通常会忽略地域差异因素,采取单一的经营手段;更不能深入了解森林植被的多样性,对森林结构没有基本掌握,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树施策,不能达到经营目的,甚至与经营目的严重偏离。

2.4 科学经营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森林经营者已经习惯于以往传统林业的单一经营模式,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分类经营的重要性,亦或是缺乏分类经营手段,导致分类经营还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真正付诸于实践。没有科学经营手段作支撑,森林经营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达到森林提质增效和森林永续利用的最终目标。

3.现代林业的森林经营管理策略

3.1 科学开展人工林培育

想要提高森林质量,首要任务是做到科学开展人工林培育。首先,在进行人工造林前需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开展科学调查和详细分析,结合地形地貌特点编制造林规划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和雨热状况规范栽植,精心养护,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其次,确定经营目标,合理选择造林树种。要明确营造林分的主要功能类型,同时根据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科学选择造林树种。营造混交林的,要合理选择搭配树种,确保目的树种生长环境最优化。同时,可考虑适当增加林分物种多样性,可有效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应对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储备林战略,意在提升林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木材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其途径是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种功能森林。同时,鼓励开展林业多种复合经营,发展林下经济,既确保人工用材林的主要经营目标不变,又兼顾森林的短期经济效益,实现以短养长。储备林战略的提出,为现代林业经营指明了新的方向,为林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2 拓宽林业资金获取渠道

针对当前森林经营管理资金短缺的现状,首先要加大政府性投入,特别是需要地方财政配套的部分,应及时配套到位,以确保能够解决森林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其次,经营主体要积极拓宽资金获取渠道,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地方林业主管部门需加快推进构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林业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等组织为重点,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林业经营体系。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稳定林地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积极推进林权质押贷款。探索“林权抵押+林权收储+森林保险”贷款模式,开展林业经营收益权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市场化质押担保贷款,多渠道撬动金融资金投入森林经营全过程。有了政府资金和金融资金的双向投入,森林经营在资金支持上就有了双保险,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林业改革发展努力探索的新方向。

3.3 深化分类经营理念

从以往的森林经营实践来看,分类经营主要侧重于将森林按主导功能不同划分为不同林种,再针对不同林种制定不同的经营方案。当下来看,随着人们对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需求的逐渐扩大,以及林产品市场的逐渐成熟,对森林经营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很多情况下,森林经营由侧重于某一单一的主导功能正在向同时获得多种复合功能转变。以如今大力发展的储备林建设为例,森林经营者一方面要生产培育乡土大经级名贵木材,另一方面为了弥补长期的资金投入,需要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禽、林蜂等林下种养殖经济,以获取更多林产品,实现短期收益。这就要求森林经营者既要有传统的分类经营理念,还要熟练掌握林下经济发展技术,这样的经营方式才能真正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才能更好的满足当今林业发展要求。

3.4 加强林业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森林经营与管理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森林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势在必行。在具体的森林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人们已经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森林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和数据记录,实现图表一体化,并实时进行信息更新;可以运用遥感影像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高精度判读,进而实现动态监管;可以运用无人机技术对车、人无法达到的地段进行监测。运用信息化手段不仅能够节约人力资源,还能解决人工监测的数据误差问题,提高信息获取的精准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通过建立林业信息数据库,根据森林经营管理需求对数据信息进行专项分析,将森林的经营情况直观展示,能够满足经营者动态管理的需求,实现信息利用最大化,从而为提出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成熟稳定,必将会带动更多的科技革新,森林经营者要时刻秉持创新理念和探索精神,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于森林经营管理实践中来,为林业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

林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加强现代林业的森林经营与管理手段对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政府引起重视。针对当前林业经营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支持,林业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完善经营制度,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林业经济,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森林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