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之教学方法改革研析

2021-12-27 02:07关晓英
理论观察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历史

关晓英

(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一、引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集政治性、理论性、历史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其题中应有之义在于“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1〕。换言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就是为了让中国人了解近代以绛的中国,即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延宕至今的历史,并从中揭示出历史是如何选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这“四个选择”及其历史必然性,并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使之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合格青年。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之一,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之教学方法改革,有助于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及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提升课程的政治品质和学术基蕴,达到立德树人和知识能力培养同向共进的目标。此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为了弥合现代性与教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张力,塑造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厚植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四个自信”的价值引领,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素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者和践行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不仅有助于奠定国民精神导向、文化素质积淀以及思想精神信仰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将中华民族悠久的“向上、向善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历史底蕴和价值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传下去,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路的持久驱动力,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

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强化与时代同步性的发展节奏,实现以创造性理念、原则和方法运用于整个具体教学过程之中,把握学科重点主题、突出学科性质以及当代大学生“三观”教育培养等,从而颠覆传统教学方法,达到“学思践行”的智慧启迪、实践应用的效果。换言之,由单纯注重理论教学转向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从根本上帮助当代大学生分析近现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现象、背后成因及其演变规律,而且还促使其正确认识和了解当前的中国国情和世情,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其能够掌握理论、增强对知识的实用性,更好地诠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学习与全面把握。

(一)根据教学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融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科技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仅靠历史学作为教学主线是难以把握这门课的特性的。也就是说,这门课程并不是侧重于对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史料等的描述,而是一门关于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引领。只有在明确这个前提之后才能有效把握这个课程的性质,给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完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理论体系以及实践表达,从而达到围绕主题、紧扣主线、实现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依旧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即以老师为主体的单向输出端,这不仅难以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现代学科体系的建构,以及达到一个优质化的“金课”效果,而且也难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感染力、亲和力和辐射力,形成对这门课程的高度热忱和积极性。

面对这种情况,就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重点主题展开,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之发挥学科独特的优势。首先,变单向输出端为输出端和接收端双向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现代教育而言,高校教师不在是仅以知识的传播和单纯的授课为己任,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实践等能力,即学生作为接收端上所具备的持续内动力,包括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实践应用,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性和结果,能够避免学生在入脑、入心等方面上呈现出“碎片化”知识结构。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毕竟有限,更多的应是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对其自我掌握的程度,这就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引导功能,引导学生在课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参与教学过程,并从课程前延伸至课程后、由单向输出端变为输出端和接受端的双向结合,使之形成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素养。其次,以历史主线作为教学过程的专题性展开,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渐丰富多样,随之也伴生着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不仅使得对百年党史的认知呈现出碎片化和表面化等特点,而且还受到了一定程度错误思潮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要以主线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线索,通过专题性的形式开展整个教学过程,将历史知识、任务以及具体发生的事实清晰明了的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置身于这种历史情境之中,将历史、地图以及理论学习等融为一体,正确认知整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及其情景,提高自我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从而强化教学质量,实现整体连动式的教学过程。最后,延伸课外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素养。学习应当是一种终身的活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转变旧思维,由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拓宽为学生的生活场学习,实现学习场域从有限到无限的转变。换言之,如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融合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这就需要对整个教学进行结构性调整,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不仅要培育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还要将其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良性结合,使之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践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出集情感、心理、意志和实践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青年,有效达致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采用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交互式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教学方法已然无法适应当下课程的展开,课堂不再是知识的主要获取地和方式,而是在通过智慧化形式的基础上,架设了一条教育与环境、科技与知识之间深度互动的桥梁,实现了现代教育在教学目标、内容、实践以及体系上的“革命性”变革。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也难以展现高校教师的理论素养、知识广度、专业能力、教学实践水平以及人格魅力等,达到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同向发展的一致性。换言之,现代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对知识灌输和理论的学习,而是对人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拓展与培养,也就是说教学重力的不断改变,正在逐渐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师生之间的交互式的实践效果。具体来看:一是,要让师生之间互换角色,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通向发展的趋势。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朝气蓬勃的“黄金期”,有着异于其他年龄阶段及其群体的思维、做法等特质,如何把握和引领现代教育及其学生发展的问题,对于教学工作而言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观念、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法,实现引导与灌输并举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能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做到教书与育人二者的良性结合,使之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学生分析社会热点话题,解决学习上的各种困惑,引导学生笃信和敢于追求真理。二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整个课堂学习过程。在现代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教师不应再是以教学为主的教授者,而是引领者、旁观者和指导者,也就是说高校教师应当不断地引导学生注重问题研究的开放性和现实,促使学生在分组交流等互动活动中汲取理论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换言之,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聆听教诲、听取指导以及理论学习,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定主题,让学生之间采用交流、讨论、辩论等形式,以交互式的方法完成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理论叙述、内容描述、思维推理以及公式论证等,引导学生开展对相关问题的自我分析能力和意识,避免教学实践过程陷入空洞的、乏味的抽象授课之中,使之能够丰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三是,提高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能力,增进对整个活动的支配权和主导权。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距离感”,还在于注重培养学生对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支配权和主导权,包括整个答疑解惑、合作探究以及作业完成等情况,从而在丰富教学课堂的同时,不仅避免了学生深陷历史片段或细节的囹圄,难以洞察整个历史的演进逻辑及其脉络线索,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地树立大历史观,更加全面和连续地对历史的把握的和梳理,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吸收学习效果。

(三)再现历史情境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以传统板书形式很难激起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这种单一模式也无法有效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这就需要把现代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形成一种“视、听、说”体验式教学,使得所带来的历史情景、视觉体验、情感交互更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促使学生真正走进历史、融入历史和还原历史,深深地融入在记忆之中,并激发起他们深切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首先,由于当今时代叙述主题的多元化,可以将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人物以及历史进程等通过纪录片、历史图片、声音呈现等形式,建构以内容为主、教学支撑、方法应用的逻辑顺序,将碎片化知识形成一条完整的“线索链”知识,推动当代大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实践互动与情感表达,从而实现价值引领、思政培育和理论学习等一体化和结构化的发展。其次,当代大学生也是网络“原住民”的一种新表述,他们成长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有着独立的个性、意识以及活动方式。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可以采用实地教学、视频教学抑或VR教学,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当时的历史环境,将新媒体教学融入进课程活动中,强化科学技术引领下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转变。最后,以信息技术烘托新时代教学方式的吸引力与时代感。现代教育是一个极具发展性和挑战性的新鲜事物,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碎片化和结构化,而是使得课程教学更加直接、生动和丰富多彩,而且这种体验式教学也更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水平等,不仅有效增强了当代大学生对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事件的记忆点,而且还构建了一整套完成的历史拼图,深化了对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与认知。因此,现代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充分展现学生的才能,了解整个思想动态,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科技技术下与外部世界进行“感官互动”,在体验之中掌握理论知识、认知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加深理解、消化书本知识,实现在“情中求实”的学习场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理解、审视世界的能力,形塑良性化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性去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以及具有解决问题能力。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不忘历史、坚定自我主体立场、保持文化信仰传承以及彰显国际话语权的能力,不仅承载着对历史知识的传授以及生产过去话语的叙述,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其作为培育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将其作为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的主要教学活动,正如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2〕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之教学方法改革,蕴含着育人和化人的双向功能,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与创新,更是顺应时代潮流、学科建设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充分做到不忘历史本来和守正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意蕴,使之完善学科建设、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良性结合等目的,从而塑造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以及个人基本素养和气质的培养。

(一)突显主题,建构良性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按照历时性和广延性为逻辑展开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诠释了这门课程的学科主题、性质以及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围绕这个主题、方向和理论品质进行展开,避免陷入单纯的历史讲述抑或政治导向的转陈,消解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实践效果。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对学生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和奋斗。换言之,在彰显主题的基础上,以专题式导入的课程教学体系,探索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一主题作为始终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钥匙,诠释了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三部曲”篇章,推动理论阐释和实践发展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实现了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实效的增强。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整体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及引领学术研究前沿,实现当代大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培育,促使其自觉形成与社会主义发展相符合的价值观,并将这种爱国热情、身份认同和理性认知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积极投入到日常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去,并达到“学思践行”的实际效果。同时,实现教学方法之改革,也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以教学内容引领学术发展、以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实践,从而实现教、学、研一体化发展路径,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实现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之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双向结合和整体发展。

(二)培育当代大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理论自信是源于对百年党史的正确认识,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作为学科支撑,内涵着对于政治性的坚定与强化,也体现着对于学理性的学术追求和基蕴,所以它是以历史知识为载体着重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育。让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及其脉络走向,不仅能够促使当代大学生深化对中国国情及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了解,也能有效抵制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杜绝各种腐蚀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各种诱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把历史观和方法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着重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确中国共产党是改变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主题、方向和品质等课程教学体系是厚植中国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性学科工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作为思想价值的引导者,应当把握根本主题,遵循时空界限和历史发展的广延性和连续性,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恶意解构历史事实的错误做法,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厘清整个历史脉络和发展的来龙去脉,阐明核心观点,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表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必然性。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也是一门承载着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在把握“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基础上,不仅以尊重历史逻辑、注重学术素养和历史思辨为培育指向,着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价值指向,在面对多元文化思潮冲击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进一步增强自我的警惕性和历史鉴别力,提高辨别历史是非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从而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的错误思潮,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

(三)引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指向

对于当今时代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亟需一种全新教学方法来引领他们实现全面发展的价值指向。相比之下,传统教学方法已然无法胜任现代性的教学实践,无论是授课老师本身也好,还是授课内容,都需要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的导入。换言之,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传统公共课太过枯燥乏味,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内容,以及引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因而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这就需要从源头上理清传统公共课的症结所在,在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之后,改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让这些方法充分与时代承接、与学生兴趣结合,有效提升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塑造,从而达到“走进历史”的效果,指导学生做出顺应时代发展,在社会潮流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之提升自我能力和水平。因此,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于引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指向,通过颠覆传统课程,建立一种以课堂上、校园内和社会中进行连动式教学的全新模式,拓宽教学实践活动及其发展的广阔空间,形成以人、知识、实践三位一体的互动,并将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智慧化启迪,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引导当代大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其演进过程,也培育了其在情感、心理、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确保当代大学生能够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诉求,以及与时俱进地拓展自身能力的本领,从而达到“学思践行”的实践效果,引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指向。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历史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新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