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史”学习教育载体和素材的思考

2021-12-27 01:04曹秀玲
理论经纬 2021年0期
关键词:四史改革开放教育

曹秀玲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时,经历战火洗礼的中华大地,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与之相关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国际上汉语学习需求不断升温。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蓝图绘制、两个“一百年”奋斗的历史交汇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方位下,“四史”学习教育意义尤其重大。

必须看到,在国家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也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后,经济危机蔓延至整个西方,新的非官方、准官方声音开始质疑中国“和平崛起”的论调。有观点认为,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战略趋势的分析是正确的,但西方依然是一股危险力量,绝不会允许中国和谐地崛起,因此,中国理应巩固战果,坚持追求世界大国甚至超级大国地位。①引自基辛格《论中国》(胡利平等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在这种认知之下,西方“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而且苏联解体后,中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更是导致国际社会猜想和担忧中国崛起是否会再次造成国际关系的两极化。

二、后疫情时代的“四史”学习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国家政府和部分民众“甩锅”中国,导致不利于中国的舆论丛生,给国际社会与民众对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知带来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国民发生分化,具体表现在网民亲美反美“阵营”的形成。与此同时,我国在抗疫过程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令国人感到振奋和自豪,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在其著作《论永久和平》中指出,永久和平最终将以两种方式中的一种降临这个世界:或者由于人类的洞察力,或者因为在巨大的冲突和灾难面前,除了永久和平人类别无他择。

可以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国际社会更清楚地看到国际产业布局现状和中国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临终前曾提出“24字方针”:冷静观察 稳住阵脚 沉着应付

韬光养晦 善于守拙 决不当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西方社会对于“24字方针”的深意做过深入研读,认为这一方针提出时中国正逢国内动荡和国外压力的双重威胁,那么方针是否同样适用于后一阶段呢?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同样也会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甚至可以说,中国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较之以往困难和威胁更多,要经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考验和重大挑战。

为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重要而且紧迫。

鉴于“四史”学习教育特殊的时代背景,特别是相当比例的教育对象对新中国成立甚至改革开放前后的国力和家庭生活对照缺少感性认识,特别是“90后”和“00后”,生活在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斗争史、党建立以来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史的认识停留在书本之上,甚至知之不多。对国人,特别是“新生代”讲好“四史”故事同样重要。

三、拓展“四史”学习教育的载体和素材

由于中外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交往中,中国与国际话语体系的不对称经常导致误解和猜忌。比如,孔子学院的运行模式遭到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的抵制,“孔子学院总部”现已改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时至今日,邓小平同志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韬光养晦”已经“实力不允许”。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早已开始警觉并实施一定的技术封锁和人才管制,而我国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竞争力还相对比较有限。在这种情形之下,做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对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增进国际社会的沟通和理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四史”学习教育应该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掘新媒体的宣传和教育功能,使“四史”学习教育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同时,要立足当今“地球村”时代信息爆炸和瞬间“全村人都知道”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正面引导,特别要注意挖掘国外有关中国论著资料的参考价值和“说服力”,使之成为“四史”教材的有益补充。“老外”的认同中国更有信服力,负面评价也可提升国人的危机意识和奋发动力。

美国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亨利·基辛格博士2011年出版的《论中国》(中文版2015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一书从中美外交的视角,采用回忆录、自传、论著相结合的方式,记述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坚船利炮打开沉醉于迷梦之中的清朝统治者治下的中国大门,从而使国人从自我陶醉和迷梦中惊醒,大批仁人志士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自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该书特别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中国对外关系和中美关系多所着墨,从更为客观全面的视角展示中国鸦片战争后封建帝国四分五裂到共产党人重整河山,不断融入国际社会的沧桑巨变的时代和国际关系背景。新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道路同样惊心动魄,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国际社会的围追堵截中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创造外国政治家所不能理解的“奇迹”。作者在原著扉页上写道:中国的政治家们在面临内忧外患之际,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战略思想准则,崇尚敏锐、耐性和迂回超过武力征服。

时至今日,中美关系业已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然而,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加强相互了解与信任、避免误解误判尤为重要。因此,《论中国》有助于西方世界和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中国;对于国人来说,阅读该书可以跳出自身思维的藩篱,看到国际视野中的中国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跌宕起伏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读者通过作者所记述的与中国四代领导人之间的工作交往,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邃睿智的见解,可以再度体认我们的祖国,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基辛格在书中这样评价中国人民:

中国从辉煌的封建帝国到被列强瓜分得四分五裂濒临崩溃的大陆国家。中国人民为这一抗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既非第一次,也非最后一次用自己的忍辱负重和坚忍不拔筑起了最后一道防线。然而,他们维护了中国是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大陆国家的理想。中国人民靠着坚忍和自信,通过艰难抗争为日后中国的复兴带来了希望。(第53页)

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的选战口号,“如果拜登当选,美国人将都要学习中文”和“若拜登当选,中国将拥有美国”。虽然是选战指向,大肆渲染中国影响和威胁,但以此“说事”恰恰表明中国事务对于美国的重要性。

四、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近代历史上,中国被动挨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结果。现在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竞争力还相当有限,科技创新水平还不够高,人均GDP远在某些发达国家之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敏锐地指出教育在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然而,新时代背景之下,“四史”学习教育,要聚焦国民教育水平现状和青年学子学情特点,创新学习教育的方式和载体,拓展学习教育的视角和素材,学习教育才能真正入脑入心,才能见行见效,使大家将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

猜你喜欢
四史改革开放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诵读学传”是“四史”教育的好方法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