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伟,顾 蕾,2,3,冯贻勇,朱爱琴,朱玮强
(1. 浙江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2.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 杭州311300;3.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1300;4.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 临海 317021;5. 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基于森林碳汇的解决方法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积极发展森林碳汇,探索推进森林碳汇进入碳交易市场,不仅能为企业创造额外排放空间,还能为农民获取碳减排补偿,拓展收入多元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但森林碳汇项目经营周期长,会受到自然灾害、经营技术、市场波动、政策变动等各类风险的影响[1]。改变农户持续参与的意愿和行为,表现为农户已参与碳汇林的转入及转出,而风险态度和风险感知是农户面临风险时影响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朱臻等[2]通过对农户风险偏好实验的测度表明:风险厌恶型农户碳汇供给意愿显著高于风险偏好型农户;娄浩峰等[3]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发现风险偏好型农户更愿意推迟碳汇林的采伐时间,以换取碳汇收益。上述研究表明:风险态度对农户参与森林碳汇项目意愿有显著影响,但方向相左,且主要通过未参与碳汇项目的农户基于情景模拟展开,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在风险感知对农户森林碳汇项目参与的影响方面还鲜有文献支持,但秦光远等[4]通过考察豫南农户风险感知对其土地转入意愿的影响,表明降低市场风险,严防自然风险可以提高农户转入意愿,因此风险感知的差异会影响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行为决策。作为全国首批已参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农户,不同的风险态度和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有何影响?风险态度和风险感知之间是否存在影响?这些问题都将影响森林碳汇项目的可持续开展和推进,也是学术界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行为经济学理论指出:个体风险态度不同会导致其在认知同一事件时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分为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偏好型3类[5-6]。一般而言,风险厌恶型农户对新生事物持谨慎态度,不愿增加更多的要素投入,而风险偏好型农户则相反。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是一项新生事物,有别于传统的森林经营,项目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基于此,提出假说H1:风险态度对农户的碳汇林转入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对转出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即风险偏好型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更高、转出意愿更低。
风险感知理论将农户心理因素纳入研究。LANGFORD等[7]指出:风险感知是指人对风险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的主观感受,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负面影响的程度[8]。由于风险感知是农户的主观感受,农户的决策行为易被风险感知所左右[9]。在碳汇林经营中,农户会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性的感知,对碳汇林流转做出不同的决策。故提出假说H2: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对转出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即风险感知水平越高,转入意愿越低,转出意愿越高。
风险态度和风险感知作为农户对待风险的个体特征和主观认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10]。已有研究表明:农户风险态度对风险感知存在影响,进而影响其行为决策[11]。PAN等[12]发现:农户风险态度对其食品质量风险感知和人类健康风险感知存在负面作用,并影响其农药使用行为;杨卫忠[13]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例,证实了农户的风险态度差异对风险感知存在影响。故提出假说H3:风险态度负向影响风险感知,且风险感知在风险态度与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风险感知理论及前人研究,构建了风险态度、风险感知与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分析框架(图1)。
基于全国首批开展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地区,选取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和景宁畲族自治县作为本研究的样本点。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2.3%,现有竹林面积2.33 万 hm2,其中毛竹林2.00 万 hm2,占比85.71%。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闽边界,属浙南中山区,现有竹林面积1.18 万 hm2,其中毛竹林0.83 万 hm2,占比70.34%。2县均于2016年1月实施为期30 a的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经营规模分别为8 636和5 513 hm2,预计在碳汇项目运行期内带来185.557 5万 和97.165 9万 t二氧化碳当量(tCO2-e)的减排量。
以遂昌、景宁已参与首期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农户为对象,采用入户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调查农户的基本特征、碳汇项目认知、风险感知以及持续参与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影响因素等。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计调查2县9个乡镇24个村440户农户。经筛选、剔除数据不完整和前后矛盾的问卷,最终获得338个样本(表1)。
表1 样本基本情况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samples
2.2.1 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总体情况 调查发现:已参与项目的农户中有285户表示愿意转入更多碳汇林经营,占比84.32%;有35户表示愿意转出已有碳汇林,占比10.36%;有18户农户既不转入也不转出。可知现有农户的持续参与意愿较高,大多数愿意继续经营碳汇林。
2.2.2 不同风险态度、风险感知的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 在风险态度方面,风险偏好型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比例最高,为96.67%,风险厌恶型农户碳汇林转出意愿最高,为15.95%。说明不同风险态度的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存在差异。风险感知分为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自然风险4个类型[14]。经营风险是指碳汇林经营不同于传统竹林经营,农户需要严格按照项目设计的增汇技术进行,否则要承担不能保证目标减排量的完成所形成的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碳汇项目进行中因碳汇价格变动不能达到预期收益而产生的风险;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政策变化;自然风险是指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的影响。通过表达对上述4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大小的主观感受,可将农户分为高风险感知水平和低风险感知水平,进而分析对碳汇林流转意愿的影响。由表2可知:4类不同风险感知水平的农户其碳汇林流转意愿存在差异,其中感知低风险的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均高于88.00%、转出意愿均低于8.00%,风险偏好型和风险感知低的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较高,转出意愿较低。为综合农户风险态度和风险感知对碳汇林流转意愿的影响程度和方向,需进一步开展实证检验。
表2 风险态度、风险感知与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Table 2 Risk attitude, risk perception and farmers’ willingness to transfer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s
为评估风险态度及风险感知对参与碳汇项目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流转意愿属于典型的二分变量,本研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模型如下:
式(1)中:Yi表示第i个农户碳汇林流转(转入/转出)的概率;Yi=1表示农户愿意流转(转入/转出)碳汇林,Yi=0则表示不愿意。Fi为风险态度变量;Gji为风险感知变量,包括经营风险(j=1)、市场风险(j=2)、政策风险(j=3)、自然风险(j=4);Ci为控制变量,包括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及林地特征,α是常数项,β、γ、δ分别是以上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εi是随机扰动项。
被解释变量为碳汇林流转意愿,分为转入及转出意愿,考察农户“是否愿意转入已参与碳汇项目的竹林?”“是否愿意转出已参与碳汇项目的竹林?”。其中“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
关键解释变量包括风险态度及风险感知。风险态度包括“不喜欢风险,即便收入少只求稳”“只要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就愿意尝试”“不怕风险,只要收益高”3类问题,分别代表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偏好型的农户。风险感知包括农户对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以及自然风险的感知,根据问题“未掌握增汇技术,未达到目标减排量的风险”“碳汇交易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政府森林碳汇政策变化的风险”“碳汇林出现自然灾害、病虫灾害的风险”,其中受访者回答“低风险”赋值1,“高风险”赋值为0。
控制变量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林地特征等3个方面选取与碳汇林流转相关的指标[15-18],其中个体特征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兼业情况;家庭特征包括家庭年收入、劳动人口数和家与村委会的距离;林地特征包括毛竹林占家庭林地的比重和林地所有权情况。具体变量设置及说明见表3。
表3 变量设置及说明Table 3 Variable settings and descriptions
根据Stata15.0软件得出了回归结果(表4)。
表4 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回归结果Table 4 Regression results of farmer’s willingness to transfer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s
3.3.1 风险态度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结果分析 在碳汇林转入意愿方面。当未考虑风险感知时,风险偏好型农户转入意愿显著高于风险厌恶型,在5%的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模型1);与考虑风险感知时结论一致(模型3)。在碳汇林转出意愿方面。未考虑风险感知时,风险中立型、风险偏好型农户转出意愿显著低于风险厌恶型,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模型4);考虑风险感知时,风险中立型、风险偏好型农户转出意愿也显著低于风险厌恶型,分别在1%、10%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模型6)。表明风险态度对农户转入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转出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即假说H1成立。
3.3.2 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结果分析 在碳汇林转入意愿方面。未考虑风险态度时,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感知分别在10%、1%、5%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模型2),即较高的经营、市场、政策风险感知水平会抑制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与考虑风险态度结论一致(模型3)。在碳汇林转出意愿方面。未考虑风险态度时,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感知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模型5);考虑风险态度时,经营风险感知在10%的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模型6),即当农户感知经营风险高时,其转出的可能性更高,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感知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即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感知越高,会减弱农户继续参与森林碳汇项目的积极性,从而选择转出碳汇林。可见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对转出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自然风险不显著,即假说H2部分成立。
3.3.3 控制变量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结果分析 家庭年收入在5~10万元的农户相较于收入低于5万元的农户其转入意愿更高,转出意愿更低,分别在5%、1%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家与村委会距离对农户转入意愿显著负影响,对转出意愿显著正影响,即距离远的农户转入意愿越低,转出意愿越强。兼业情况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负向影响农户转出意愿,即兼业的农户转出意愿更低。
实证分析表明:综合考虑风险态度与风险感知与否会对结论产生差异,风险态度对风险感知可能存在影响。PAN等[12]证实:风险感知在风险态度与农户行为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即风险态度会通过减弱农户的风险感知水平,影响农户行为。为验证风险感知在风险态度与碳汇林流转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参照温忠麟等[19]的研究方法进行检验。公式为:
式(2)~(4)中:Fi为风险态度变量;Gi为风险感知变量,e1、e2、e3是回归残差。根据公式(2)分析关键变量风险态度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影响,系数c是风险态度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总效应;根据公式(3)分析风险态度对中介变量风险感知的影响,系数a是风险态度对风险感知的效应;根据公式(4)分析核心变量风险态度和中介变量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影响。
由表5可知:市场风险感知在风险态度与农户碳汇林转入、转出意愿之间存在显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5.97%、23.34%,即风险态度会负向影响市场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起到作用,而经营风险、政策风险、自然风险感知并未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假说H3部分成立。
表5 风险感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Table 5 Intermediary effects test results of risk perception
农户持续参与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积极性较高。总体上84.32%的农户愿意转入更多的碳汇林经营,只有10.36%的农户愿意转出已经营的碳汇林,5.33%的农户愿意维持现状。
风险态度会影响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风险态度对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在5%的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即风险偏好型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高于风险厌恶型;风险态度对农户碳汇林转出意愿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即风险偏好型和风险中立型农户转出意愿低于风险厌恶型农户。
风险感知是影响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重要因素。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分别在10%、1%、5%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对转出意愿分别在10%、1%、1%的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即风险感知越高的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越弱、转出意愿更强;市场风险感知在风险态度与碳汇林转入、转出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自然风险感知不存在显著影响。
提高农户风险承担能力。经济收入和家庭保障是影响农户风险态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加强城乡统筹发展,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农民收入来源以提高农户的风险承担能力,改善风险态度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影响。厌恶损失是农户规避风险的重要原因,因此可根据农户在参与森林碳汇项目时各类风险发生的不同概率,设计不同类型的林业保险,确保在碳汇项目周期内得到全方位保障,并积极探索碳汇林贷款、抵押、继承、流转等机制,盘活碳汇林资产。
降低农户风险感知水平。利用当地林业局、技术推广站等基层组织,定期对农户进行碳汇林经营培训,确保农户掌握增汇技术,减少经营风险,以实现目标减排量;政府应不断完善碳汇交易市场和机制,设置合适的分阶段碳汇项目监测核证期,稳定农户获取碳减排补偿的政策预期;利用网络及新媒体等宣传绿色、低碳的社会发展理念,在支农资金扶持、项目补贴等方面向碳汇项目倾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拓展碳汇林旅游、碳汇林康养等碳汇产业,增加农户参与森林碳汇项目的收益,提高农户参与森林碳汇项目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