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式伸臂桥探析

2021-12-27 09:35尕藏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历史背景分布

摘要:本文以益曲河上发现的4座藏式伸臂桥为引子,对藏式伸臂桥本身及其历史背景、分布、制作方式和工艺做详细介绍,以飨方家,共同探讨,以资抢救保护和传承利用这一古老而频临消失的文物资源。

关键词:藏式伸臂桥;历史背景;分布;制作方式;工艺 ;保护传承

一、历史背景

藏式伸臂桥,是一种木石结合的伸臂木梁桥。运用杠杆原理,斗拱结构,在桥墩上安装伸臂木梁,以承托桥面长木主梁增大跨度造成的长跨桥。是藏族发明创造的一种特殊的造桥技术。因桥墩上有伸臂木梁叠涩挑出,样貌甚似张开之臂掖而称“伸臂桥”;也因伸臂木梁从两头的岸墩向江心伸出,如两只巨大的臂膀将桥面托起,史称“飞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所述的“飞桥”似指伸臂桥。关于伸臂木梁桥的确切文字记载,出现在南朝宋(公元420—479年)新亭侯段国撰写的《沙州记》中。

《水经注》引段国《沙州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百五十步,两岸垒石作基阶,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镇,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桥在清水川东也。”[1]此段有关“河厉”的记载,是这种单伸臂桥最早的史料,有人将此释为吐谷浑的科技史史料,将其营建方法作为鲜卑系吐谷浑人的发明创造。也有人将此与汉式拱桥、握桥混为一谈。以上阐释均从汉语语源做阐释,忽视了这句话所指明的语源。实际上,《水经注》所引《沙州记》明言“吐谷浑于河上做桥,谓之‘河厉’”,应是指吐谷浑语称此桥为河厉。

普遍认同的说法是,此桥修建于南北朝初期,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古什群口处跨越黄河。但据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彭毛卓玛、刘铁程考证,清水川即今曲什安河,[2]此桥应在曲什安河下游。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智信先生推测,“河厉”应在贵南境内。[3]我们查阅《中国科技史·桥梁卷》,这种有岸墩的单伸臂桥基本上都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也就是今藏族分布的地区。[4]

《水经注》引段国《沙州记》也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河厉”的样式。从文字描述看到,河厉桥的桥墩在岸边,从两侧岸墩中,插出大木“节节相次”。可以知道,河厉桥的建筑样式与今藏式伸臂桥的构造方式相同。[5]刘然编著的《名桥名亭》中已经提出了河厉桥属于藏式伸臂木梁桥,但作者明显把沙州理解为了“甘肃新疆交界处”,也把藏式伸臂桥和汉式拱桥、握桥搞混了,藏式伸臂桥没有见到其上建筑“穿廊”的,建筑穿廊不符合藏式伸臂桥的力学原理,会加重伸臂间的承载力。《沙州记》中这段史料记载,将藏式伸臂桥的建筑史上推到公元4世纪,是珍贵的藏族科技史史料。[6]

大母桥在史籍中多处提到。《北史·吐谷浑传》云“太武征凉州,慕利延惧,逐率其部人西遁沙漠,太武以慕利延兄禽[擒]赫连定之功,遣使宣谕之,乃还。……太武拜叱力延归义王,诏晋王伏罗率诸将讨之,军至大母桥,慕利延兄子拾寅走河西,伏罗遣将追击之,斩首五千余级,慕利延走白兰。”对这两次征讨,《北史·太武帝纪》和《北史·晋王伏罗传》中有较详细的记载。

《旧唐书·吐蕃传上》载:“陇右节度使、鄯州都督张志亮引兵至青海西南渴波谷,与吐蕃接战,大破之,俄而积石、莫门两军兵马总至,与忠亮合势追讨,破其大莫门城,生擒千余人,获马一千匹、犛牛五百头,器仗衣裳甚众,又焚其骆驼桥而还。”[12]

“从这段记载可知大莫门城在青海湖西南,附近有骆驼桥。张志亮破大莫门城、焚骆驼桥是在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距吐蕃过河筑独山军“又于河上造桥”的温王景龙二年(708年)仅20年,其矛头无疑是针对吐蕃过河筑城,在河上造桥而来的。大莫门城和独山军应是同一地点的不同称谓,独山是以山命名,大莫门城有可能是以桥命名。大莫门城骆驼桥的前身应是吐谷浑时的‘大母桥’”。[13]这座骆驼桥应在大莫门城附近,大概方位是青海西南,有指其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曲沟一带的黄河沿。[14]

在有关吐谷浑、吐蕃的汉文史料中,所提到的桥梁营建方法及其词源、词义均指涉藏式伸臂桥的外观特点。从公元4世纪以来,藏式伸臂桥在汉文史料中有较为持续的记载,其位置均在青藏高原及周缘地区。与各地遗存对比,河厉、大母桥、骆驼桥均是目前我们看到的藏式伸臂桥中的单伸臂桥,有关专家考证此种桥是藏族发明创造并源远流长的一种桥梁营建方式。在相关的科技史写作中,应当将这些伸臂桥科技史史料归入藏缅族群部分中书写。[16]

2009年、2010年,笔者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河卡镇尕马羊曲(黄河)沿岸考古调查、尕马羊曲遗址考古勘探时发现:尕马羊曲河岸较窄處架有尕马羊曲桥(坐标E100°15′9.41",N35°40′43.17",H2621米。);紧邻桥南侧的羊曲城址(又名“石头城”,位于贵南县塔秀乡扎日干村)与北侧的羊曲古城(位于兴海县河卡镇羊曲村)隔河相望,应为古代在尕马羊曲南北两岸修建的桥头堡,1983年修建的尕马羊曲公路桥址选在南北两岸城址上;尕马羊曲南岸有一座“独立突兀之高山”。根据自然环境、地理位置、遗存布局判断,此处非军事要塞莫属,笔者大胆推测这几处遗存的前身与文献中记载的“河厉”、“大母桥”、“骆驼桥”;“大莫门城”、“独山军”;“独山”之间很有可能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藏式伸臂桥在汉文史料中又称折桥或刁桥。《金史·完颜赛不传》载贞佑四年(1216年)五月:夏人于来羌城界河修折桥,以兵守护,赛不遣兵焚之。[17]

据说折桥乃是由于单伸臂桥其形如折,故有此名。[18]单伸臂桥在四川方言中也称为“刁桥”。《四川通志》载:桥横跨文井江铁索桥之间,在二铁索桥之间,俗名谓之刁桥。其制不用中柱,自两岸压木于土,填以沙石,木上加木,层层递出数尺。将至斗头丈许,则以竹为排,架于其上,高约数丈,宽仅数尺。[19]

总之,藏式伸臂桥最早由木桥中的独木悬梁桥演变而来,随着建桥技术的发展扩散,伸臂木梁桥从山区峡谷走向平原河流,也从单伸臂发展为双伸臂。从原始的独木悬梁桥到大型简支木桥、单向伸臂桥、双向伸臂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

二、分布

从文献资料、现存遗迹及相关人士的初步调查和统计看,历史上藏式伸臂桥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藏族聚居区。西藏自治区的灵芝地区及象泉河、雅垄河、堆龙河、拉萨河等流域,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通天河、黄河、湟水河等流域均有分布。其中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阿坝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新龙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等地最为集中,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市、囊谦县分布较多,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南县、兴海县,海东市也有分布。

阿坝县藏式伸臂桥,主要分布于阿曲和麻尔曲。阿坝县境内有20多座保存完整的藏式伸臂桥,已有上百年历史,被称为藏区“历史桥”。较大的至今尚存10余座。

新龙县藏式伸臂桥,主要分布于沙堆、日巴、大盖、乐安、如龙镇、朱倭乡境内。解放前,雅砻江上有7座藏式伸臂桥,民国19年(1930年)6月,城区大桥被烧毁,使波日伸臂桥成为当时人们出入新龙的交通要道,其余5座因年久失修,现仅存残迹。

木里藏族自治县藏式伸臂桥,主要分布于水洛河和理塘河,其他小河各自也有分布。唐央、东朗、麦日、博窝、麦地龙、水洛、宁朗、俄亚等乡皆有分布。解放前,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较大的伸臂桥有20余座,至今尚存约5座。

玉树市藏式伸臂桥,主要分布于益曲,现发现4座。囊谦县藏式伸臂桥,主要分布于吉曲和娘曲。目前吉曲上发现1座,娘曲上发现3座。贵南县藏式伸臂桥,李智信先生推测,“……‘河厉’也应在贵南境内。”[20];“假若曼头城在河卡滩中的观点能够成立,那么,大母桥在今尕马羊曲渡桥附近的可能性就极大。”[21]海东市藏式伸臂桥,佐藤长先生认为清水川地在今循化县东清水河,故而提出大母桥即河厉桥的位置在清水河之东的临津关。[22];晋王伏罗是在乐都地区做出“潜军”、“间道行”决议的,所以有人说大母桥在乐都西南[23]。藏式伸臂桥多见于谷深水急、很难砌筑桥墩的地方,以及河面较宽、必须增大跨径的特殊地形。但藏式伸臂木梁小桥在藏区随处可见。

总之,藏式伸臂桥既受地理环境、物质资源影响,又与人群聚居、区域文化息息相关。藏族世居的高原是亚洲许多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境内沟壑纵横、江河密布。西藏东南部、横断山区、青南地区原始森林密布,木、石资源丰富,木料既易得到,又易加工,所以古代藏区造桥以木桥居多。藏式伸臂桥全用木、石结构,故此种架桥方法多见于高山峡谷且木材资源丰富的原始森林区。

古代西藏,木材大多由江河水运到藏区各地,即便是缺少森林的地区,也能见到硕大的梁材用于寺庙和桥梁建筑。这种运输方法应是在吐蕃或更早时期就已采用,在敦煌出土的藏文卷子中就有“一条河的波浪可以运走在山涧和平原上砍倒的所有树木”②的记载。几千年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族先民生存、繁衍与水息息相关,为了克服江河及沟壑阻隔,创建了许多造型优美,设计优秀的桥梁,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桥梁建筑遗存,成为世界桥梁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制作方式

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藏式伸臂桥制作方式不尽相同。

(一)西藏藏式伸臂桥

拉萨积木桥,此桥设在拉萨河上游,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积木桥筑有3个抛石做基础而后磊砌的木石墩台,墩台上伸出悬臂梁四层,每层伸出1.22米,跨径34.16米,两端各建桥门。墩台矗立,形似积木,大约桥名由此而来,是比较典型的木排填石的伸臂桥。[24]

象泉河木桥,此桥在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桥址在阿里地区札达县象泉河上,约建于古格王朝时代,是伸臂桥的结构形式,桥长约20米,桥宽约6米,用圆木分六层向河中悬出,每层纵向铺设圆木6根,纵横之间设横圆木成井字交叉结构,以保证桥台的整体性。中间跨径为8米,设纵向圆木梁,简支在伸臂的桥台上,两岸为木石相砌成整体的桥台,岸台上建有门洞。[25]

(二)四川藏式伸臂桥

阿坝藏式伸臂桥,先在河岸建墩,用以引桥,岸墩用石头层层叠压,其间分层斜埋木排,深插于桥墩之内,外端伸出部分斜向上翘,上层叠压的木排长度大于叠压的下层木排,使得桥臂的承载力向后传达,故而桥面不向河心凹曲。河两侧岸墩的叠压直到其伸臂趋于河心接近为止,两岸伸臂之间用数根大原木连接,用牛皮绳或木榫固紧。有较大跨度的伸臂桥还用木板横铺并加以简易护栏,个别长度较大者,据说也有在河中立墩支撑的,但河心墩与岸墩之间也必以原木叠压的“伸臂”为特色。一般来说,伸臂桥的跨度越大,其岸墩越大,高度也越高,斜向伸出的木排层级也越多。[26]

阿坝藏式伸臂桥群(年代:清),2019年被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为单伸臂桥,但也有少数如阿曲河、茸安柯河峡谷的藏式伸臂桥则在河两侧建岸墩,河心建独立桥墩,为双伸臂桥。

甘孜藏式伸臂桥,如波日伸臂橋,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乐安乡境内的雅砻江上。元末明初,由杰出的藏族建筑大师唐东杰布设计创建。清道光24年(1844年)重建,全长70余米,除两岸引桥外,跨径50米,宽2.62米,高8.7米。[27] 由于年深日久,桥梁腐朽,桥面倾斜,当地政府和民众多方筹资,分别于1933、1987、1996、2004、2005 年进行过维修加固。[28] 是雅砻江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跨度最大、结构最完美的藏式单孔伸臂桥精品。1989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岸墩建在基沿上,全部用圆杉木、卵石、片石相间叠砌,岸墩外部全用圆木作成井干式(藏族称冶揽涤)叠架成墙,砌墙圆木一般粗20厘米,长150厘米,层层横置的圆木层间缝中插木拴(木端辟孔)于墩中,木栓长度不等,粗13厘米左右。插入墩中的木栓上填石块紧压,外露的木栓缝间镶嵌石块,石块一般大16×10厘米,在木栓之上再沿墩边叠绕置一层横木,横木上插一层木栓,如此层层向上反复叠压。共19至23层至顶,木栓外露部分长10厘米不等,端部辟 4×8 厘米孔,用1厘米粗藤条由上至下,或垂直或交叉,双股相并穿入孔中,起到捆绑、固结叠木墙作用。[29]每层井干都有筋木伸向墩内,使之成为一个稳固的整体。岸墩平面近似桃形,整体形状呈梭形,两头尖,中间为鼓状弧形。墩南背水面边缘呈弧形,墩北迎水面收分成分水尖,以利于最大限度减少河水的冲击力。岸墩自下至上略有收分,立面呈梯形状,以保持岸墩的稳定性,远看形似两座坚固的碉堡。

岸墩只在面向对岸的一方安装伸臂,向岸一方则到引桥墩间搭圆木简支梁为引桥。两头巨大的岸墩各压住5层、每层4—5根粗大的圆木渐次撑成拱形向河心层叠伸出,圆木长度自下而上逐步递增形成悬挑臂,然后在各层悬臂梁前端垫一横枋,使伸臂梁成整体来承托主梁,最上层挑梁端部分别与圆木简支主梁相搭接。主梁上铺木板成桥面,桥面装木制护栏。高6米左右的岸墩上用毛石、石片叠筑成“伞”形结构桥亭,亭高3米,毛石垒墙,上架木梁、木檩,覆两坡顶,盖片石瓦。两岸依坡建引桥墩台,平面分别呈半圆形、弧形。波日伸臂桥是铆榫结构的单孔伸臂桥(东西两侧另架引桥留泄洪道)。

(三)青海藏式伸臂桥

玉树市藏式伸臂桥:茶桐伸臂桥(坐标E96°32′55.66",N33°29′49.23",H3910米。),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安冲乡茶桐村境内的益曲上。该桥由岸墩、伸臂、桥面、护栏、南侧引桥、引桥墩组成。两侧岸墩呈方形紧靠基沿建筑,外围用少量原木呈纵横交错状作成井干式支撑,中间用片石夹少量原木相间叠砌填满。迎水面墩基延伸,紧贴基沿在圆木作成的井干式支撑内用片石砌筑成防护墙,既防岸基垮塌又缓冲河水对墩基的冲刷。整座岸墩下半部分呈整体方形、高出桥面部分一分为二成两个小方形石墩台,之间窄道横铺圆木为引桥与桥面过渡段。两侧岸墩向河一方安装伸臂木梁,共5层,每层排列6根粗大圆木。运用杠杆原理,木梁长度自下而上递增渐次撑成拱形向河心悬臂挑出,每层伸臂木梁前端垫一横枋,用木销杆将凿有方孔的横枋以铆榫结构串起,使伸臂梁成为一个稳固的整体。合桥圆木主梁上横铺宽木板,架木制护栏。上下两条护栏圆木用牛皮条系紧防固。整座桥的每一个关节结合部均用木楔连接。南侧引桥将数根圆木纵梁简支在用片石砌筑的引桥方形墩和南侧岸墩斜撑梁上,上面铺大石板,引桥下留泄洪道。该桥为铆榫结构,双墩(南侧另架引桥石墩)、单孔(南侧另架引桥留泄洪道)、单伸臂桥。吉拉伸臂桥(坐标E96°35′23.23",N33°29′2.31",H3870米。),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安冲乡吉拉村境内的益曲上。该桥是目前益曲上保存最差的一座藏式伸臂桥,由于此处河道湾大、坡陡、水急、长期被河水冲刷,使伸臂桥破坏严重。

整座桥仅剩的原貌为北侧岸墩、伸臂、北侧桥面圆形独木主梁,南侧桥面3根圆木主梁及其上横铺的稀疏木板。北侧岸墩呈方形,紧靠基沿建筑,外围用少量原木呈纵横交错状作成井干式支撑,中间用片石夹少量原木相间叠砌填满,岸墩与岸、桥面同高;南侧岸墩为后期用水泥石块混合砌筑,与岸同高;后期架的河心水泥独立桥墩已明显倾斜,又架圆木三脚架以辅助支撑桥面。

北侧岸墩向河一方安装伸臂木梁,共3层,每层排列5根粗大圆木。运用杠杆原理,木梁长度自下而上递增渐次撑成拱形向河心悬臂挑出,每层悬臂前端垫一横枋;向岸埋入墩内,用岸墩压实。

北侧桥面仅剩的1根圆形独木主梁简支在岸墩伸臂木梁、后架的河心圆木三脚架及后筑的河心独立水泥桥墩上。南侧桥面的3根圆木主梁直接搭在后筑的水泥岸墩及后筑的河心独立水泥桥墩上,主梁上横铺窄木板为桥面,现多数已掉落,仅剩稀疏的几块。显然,此桥后期做过维修加固,仅剩部分原貌,其余破坏殆尽,现已废弃。该桥为铆榫结构,双墩、单孔、单伸臂桥。

藏式伸臂桥分单向伸臂式、双向伸臂式、斜撑式。单向伸臂式,一般由岸墩、伸臂、桥面组成。两侧岸墩上的伸臂木梁一端压实,另一端向河心叠涩挑出。最初者见《沙州记》所载“河厉”,现存最著名的如波日伸臂桥。双向伸臂式,一般由岸墩、河心独立桥墩或河中多座桥墩、伸臂、桥面组成。伸臂木梁除了从岸墩向河单向伸臂,还从河心独立桥墩或河中多座桥墩向两岸(或两边)平衡伸出。现存较著名的如阿坝县阿曲河、茸安柯河峡谷的少数藏式伸臂桥(由河心独立桥墩向两岸安装伸臂木梁)、囊谦县多日桑茶玛古木桥(由河中两座桥墩分别向河心和岸墩安装伸臂木梁)。斜撑式,伸臂木梁斜撑向上,既起悬挑前伸作用,又起撑架托木作用,但伸臂斜挑角度一般较小,与早期汉族地区的斜撑式伸臂梁具有较明显区别。较著名的如仿藏式伸臂桥修建的甘肃省文县阴平桥,由于伸臂桥均为木制,为保护其不受自然侵袭,其上多盖有桥屋。

三者还视河面宽度、架桥难度、做工精细程度等不同情况架有引桥墩、引桥(留泄洪道)、护栏、桥亭(桥屋、桥门)的。

不管何种形式的藏式伸臂桥,其制作主材料均用木、石。采用斗拱结构、杠杆力学原理,与藏族寺院、宫殿建筑中柱与梁的斗拱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纵横交错互相衔咬的结合方式,符合结构力学的定理。

不同之处在于用何种材料比例差异和制作方式:一般气候好,木材资源丰富地区,运用木料比例大;桥墩做圆木井干排架,中间填满砂石;辅料用藤条捆绑加固。反之,运用石料比例大;桥墩用片(块)石借助少量原木井干支撑架构砌筑;辅料用牛皮条捆绑加固。

四、工艺

藏式伸臂桥集古代数学、力学、美学于一体。伸臂层数、伸臂跨距长短、桥墩大小与伸臂均衡处理、粱截面尺寸,平行伸臂、斜向伸臂角度,均符合合理数据与有效受力要求。巧妙运用杠杆力学和悬臂力传递原理,桥墩为整座桥梁的主受力部位,悬臂部分纵木与横木交叉叠筑整体受力,各层伸臂除少量受力外,主要起到力传递作用,符合建筑力学原理。藏式伸臂桥体现出的力学成就,是藏式伸臂桥的绝妙之处、价值与精华所在,也是古代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桥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藏式伸臂桥构思新颖、结构独特、造型粗犷、美观大方。桥墩高大、厚重、墩实;桥身轻盈、舒展、飘逸。运用藏式架桥工艺,装饰、美化设计中融合当地人文历史、藏式建筑斗拱結构风格,地域色彩浓郁,与周围村寨建筑匹配协调。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木石建筑,经济环保。原木以公母榫和插榫衔接,不用绳索捆扎,每一个关节结合部均用木楔连接,主料用木、石,辅料用藤条、牛皮条外,不用石灰、石条、铁钉,坚固耐用。均系当地藏族群众自己设计建筑,原生态的建造模式,显现出原始、粗犷、古朴的艺术美感,具有古建筑的观赏性和震撼力,堪称藏族桥梁建筑的活化石,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五、结语

藏式伸臂桥因承载力较小,跨径有限,现存最大跨径约30m。故随着农牧户车辆拥有量增多,现有强度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荷载需求。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的落实,一些乡镇要么整村易地搬迁,藏式伸臂桥被废弃;要么用新修钢筋水泥大桥取代,藏式伸臂桥逐渐被变为历史记号;也有一些藏式伸臂桥因受自然和人为破坏,保存状况不容乐观。如桥面歪斜、下坠;伸臂梁断裂、弯曲、开缝;伸臂梁垫木枋(箍条)歪斜、裂口;桥墩裂缝、外鼓;桥墩围木墙、圆木裂口;木栓端部朽坏;藤条、牛皮条腐烂;木构件老化、虫蛀、腐朽、残损;桥身倾斜、甚至坍塌,随着时间推移,面临消失的危险!

藏式伸臂桥历史悠久,留存到现在实属不易,与其他省份相比,青海省对藏式伸臂桥的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完整保存这种富有特色的桥梁类型,对研究桥梁建筑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艺术价值。尤其在国家倡导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文物活起来的当下,妥善保护好这些所剩无几的珍贵文物,为以后传承利用提供良好样板,对旅游开发、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应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依照“修旧如旧”的古建筑维修原则,在不随意改动桥体原貌和形制结构的前提下,保护遗存真实性和完整性、保留原建筑材料和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将现代材料仅用于桥墩内部及伸臂梁等隐蔽处,更换强度、刚度受损构件,达到补强加固作用。

参考文献: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2007.42.

[2]参见刘铁程.多思麦历史地理研究,以中古前的藏缅语地名为中心[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237—240.

[3]李智信.青海古城考辨[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251.

[4]参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1-120.

[5]刘然主编:《名桥名亭》,北京:蓝天出版社,1998,第61页.

[6]彭毛卓玛、刘铁程.《藏式伸臂桥考》青海社会科学. 2013年第2期.

[7]李智信.青海古城考辨[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250—251.

[8]周伟洲.吐谷浑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

[9]佐藤长.西藏历史地理研究[M].东京:岩波书店,223.

[10][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M].北京:中華书局.1975.5230.

作者简介:

尕藏吉(1972—),女,藏族,青海平安人,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考古发掘、藏学研究。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历史背景分布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
烛武退兵逞辩舌 弱国终究无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