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及其译品赏析

2021-12-27 00:34周嘉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浮生六记林语堂

周嘉丽

摘要: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与作家,其亦中亦西的文化背景以及旅居美国三十年的经历,使其形成了对东西文化的独特见解。作为东西文化沟通的桥梁,林语堂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从林语堂在其《论翻译》一文中提出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思想入手,结合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用其翻译主张来分析其翻译作品,以期加深对其认识以及丰富对林语堂及其译品的研究。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思想;《论翻译》;《浮生六记》

一、引言

清朝末期,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使中国被迫打开国门,除了进行政治、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强取豪夺之外,还实施文化渗透,企图控制中国人的思想。受到西方新思想的冲击,知识分子不断奋起反抗,进行改革与革命。从此我国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翻译家,将西方先进思想引进中国,进行文化反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便是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清末民初西方思潮席卷之时,我国翻译作品主要是英译汉,翻译家们不断探索翻译领域。上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古书英译的数量以及该方面的译者较少,但林语堂却在这个领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通过英译《冥寥子游》等中国古典作品,为当时西方看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部分西方长久以来对中国的错误认识和固有的刻板印象。

如今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也不断得到提升,“文化走出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有必要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译介出去十分具有必要性。本文将通过结合林语堂的生平与其提出的翻译思想来分析林译《浮生六记》,以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英译与林译研究的发展。

二、林语堂生平简介

1895年,林語堂出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其父林志诚是一位乡村牧师。林语堂从小受基督教文化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相结合的中西合璧的家教的熏陶,这就为他埋下了通晓中西文化的种子。父亲林志诚共有七个孩子,林语堂是父母亲40岁时所生的第五个儿子。父亲深知知识的重要性,等到最小的孩子林语堂上学时,父亲不得已将自家老宅卖掉换取学费,即使家境如此贫寒,家中儿女都接受了学校教育。

1912年,17岁的林语堂被上海圣约翰大学录取,进入神学系就读。圣约翰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在这里他更加广泛地接触到了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与文化,于是对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本科毕业后,林语堂进入清华大学,任英文教员,在此期间,林语堂在北京琉璃厂饱读古旧书籍,迅速地填补了他在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空缺。1919年,林语堂与廖翠凤完婚后,凭借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获得的半额奖学金资格,攻读哈佛大学文学系,但是第二年奖学金停发,由于各种原因,林语堂与妻子一起先后去往法、德两国,最后经哈佛大学教务主任同意后,在德国耶拿大学另选三门课程替换掉本应学习而耶拿大学未设的莎士比亚课程,多番波折之后终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2年2月,林语堂硕士毕业后进入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博士,一年后获得博士学位。在莱比锡大学就读期间,林语堂发现这里的中国古籍汗牛充栋,于是沉迷其间,这使他第二次“恶补”了中国文化,为其日后沟通东西两界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6年林语堂应赛珍珠邀请前往美国定居安心写作,在美30年间,林语堂用英文创作了大量作品,其声名远扬海内外,并于1940和1945年获得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66年,由于国内局势因素,林语堂只能回到与故乡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台湾,在此安度晚年。林语堂是福建人,虽然他的普通话与英语都非常好,但闽南语从未退出过他的生活。乡音犹如胎记一般伴随了他的一生,到了晚年,林语堂越发地热爱闽语,他把听乡音当做人生快事之一,甚至还根据闽南语语音创作了一首五言诗。林语堂晚年选择留在台湾,恐有其中原因。1976年,林语堂在香港与世长辞,享年80岁。

第一个将humour译为“幽默”的人便是林语堂,在此之前有王国维的“欧穆亚”和其他译者的各种译法,但只有“幽默”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风趣诙谐,后来林语堂也被冠以“幽默大师”的称号。“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是他写下的座右铭,也是其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丰富多彩,著作等身,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占有重要地位。

三、林语堂作品

中国以英文创作而蜚声世界文坛的文学家极少,而学博中西的林语堂就是其中之一,他通晓中西两种文化,把很难翻译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而且其翻译古书的数量也超过前辈翻译家(王秉钦、王颉, 2009: 195)。作为作家,林语堂兼用母语和英语写作,在国外的声望高于国内,蜚声世界文坛。他通过《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孔子的智慧》《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啼笑皆非》等代表英文著作向西方人讲述着中国文化,作品题材多反映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现状,他也因此于1940和1945年获得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生活的艺术》曾是美国最畅销的书籍,占据畅销书排行榜榜首长达一年的时间(林太乙, 2002: 151),被译成法、德、意、荷等十几国文字,足以见其影响力。1967年,他夜以继日地主持编纂《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这部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完成的词典被林语堂视为写作生涯巅峰之作。而作为翻译家,终其一生,共翻译超过50部作品,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主要致力于将西方文学作品译入中国,试图用译作启发国人。在此期间的译作有《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及情书》《茶花女》《新的文评》等。三十到六十年代,林语堂将视角转向中译英,将中国经典译为英文,向西方世界介绍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化与智慧,揭开这个东方大国的神秘面纱。其间的代表译作有《浮生六记》《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庄子》等。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1763-1832)所著的自传体散文,文辞清丽,情感真挚,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浮生六记》也是最能体现林语堂的翻译功底的译作,林语堂是其首译者,前后多次易稿,其用词准确,语言地道,字里行间充满恬淡从容之美,出版后颇受好评。林语堂对陈芸推崇备至,在《浮生六记》的译者序中评价陈芸“是中国文学上最可爱的女人”(林语堂, 1999: 17)。此书顺着沈复、陈芸夫妻二人生活的发展脉络展开记叙,记录了夫妻间清贫平凡而充满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与沈复游历各地的见闻。沈复夫妇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但受封建礼教与道德伦理的束缚与压迫,陈芸因单纯、不世故的性格屡遭坎坷,最终英年早逝。此书原本共六卷,但由于各种原因,后两卷中山记历与养生记道已遗失。

四、翻译思想与译例赏析

林语堂虽然并不在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阵营内,但是他在翻译理论领域作出的贡献却是最大的(陈福康, 1996: 327)。林语堂的翻译思想较为全面地在1933年发表的《论翻译》这篇论文中得以体现。在该文中,林语堂提出了三个对译者素质的要求:首先,译者对于原文字面上和内容上的意义了如指掌;其次,有较强的中文功底,可以写出地道通顺的汉语;最后,进行一定量的翻译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方法的问题有其正确的见解(林语堂, 2009: 491)。同时他还提出了他的翻译标准,即:忠实标准、通顺标准以及美的标准(同上: 492)。

(一)忠实标准

忠实标准是译者对原文或原著者的责任,也是译者应摆在第一位的责任,忠实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直译,死译,意译和胡译。其中过度直译会走向死译的极端,而胡译则是过度意译造成的结果(同上: 493-494)。他认为忠实的标准有四个层次的含义,即:第一,句译。译者有义务对原文进行逐字意义的了解,但没有义务去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译者应当忠实的不是零碎孤立的字,而是这些零散的字共同组成的整体语意(同上: 500)。字的意义应以句义为基础,整体来看,不能断章取义,将零碎的字一一译出得出的译文很大概率是呆板拗口且意义不通的。第二,传神。译者不仅仅需要达到原文所须传达的意义,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始终秉持传神这个目的。最终的译成作品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表面的意思,还须忠实于其深层的言外之意(同上: 500)。在第二义中,林语堂结合语言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的知识对“字神”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凡字必有神(即“传神达意”“神”字之义),即语言学所谓Gefühlson(依Sapir在英文做“feeling-tone”)语言之用处实不只所以表示意象,亦所以互通情感。茅盾(2009: 408)曾表示译本如不能保留原本的“神韵”难免要失了许多的感人的力量。第三义,即绝对忠实之不可能(林语堂, 2009: 501)。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各自有其音美、意美或是文体上的美感,两种语言相互转化时,顾此美极有可能造成彼美的流失,翻译是一种“有缺憾”的艺术,做到七八分的忠实已实属不易。林语堂将通顺的标准放入了忠实的第四义中(同上: 502),译者应该肩负起对中国读者的责任,写出通顺自然的译文。

例1.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沈复, 1999: 6)

The only defect was that her two front teeth were slightly inclined forward, which was not a mark of good omen. (林语堂, 1999: 7)

例1出自卷一闺房记乐,此处情节为沈复与芸娘订婚后,芸娘的堂姐出嫁时,沈复随母亲去往姥姥家再次见到芸娘时对陈芸的外貌描写:“唯一不足是兩颗门牙稍稍前倾,似非吉兆之相”。“两齿微露”即我们所知的“凸嘴”“龅牙”,古人认为在面相学中,“龅牙”预示着不好的运势。“似非佳相”并非在说芸娘的相貌不美,否则与之前描述的“身形纤细,削肩长颈,然瘦不露骨,眉清目秀,顾盼间透出一种敏慧温雅之色”的美貌大相径庭。林语堂将“非佳相”译为“not a mark of good omen”,正是深入理解了其中意思,才能将此忠实无误地翻译出来,使“两齿微露”与“似非佳相”之间的联系更加简明清晰地向西方读者展示出来,客观地向西方世界传递古代中国存在这样一种面相上的说法的信息,达到了其翻译主张中的忠实标准。

(二)通顺标准

林语堂(同上: 502-504)认为,要达到通顺标准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译文须以句为本位,译者应该理解体会以及吸收原文整句的意义,在心中消化,再重新按照中文用语习惯重新组织译文。二是译者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译者所译文字本是外文,难免会受外语的影响,因此译者应当先将原文大意掌握于胸中,尽量避免使用欧化语言,译成地道的中文,而非生硬直译,否则造成译文似通不通的结果。

例2.游陈氏安澜园,地占百亩,重楼复阁,夹道回廊。(沈复, 1999: 232)

I also visited the“Garden of Peaceful Eddies”of Mr. Ch’en, which occupied over a hundred mow and had any number of towers, buildings, terraces and winding corridors. (林语堂, 1999: 233)

例3.寒索火,热索冰,余谏不听,竟转伤寒,病势日重。(沈复, 1999: 210)

He would ask for fire when in a cold spell and ask for ice when in high fever, despite my repeated advice to the contrary, and in this way, it turned into typhoid, which grew from bad to worse every day. (林语堂, 1999: 211)

例2和例3皆选自卷四浪游记快。两个例句都多并列短句,体现了中文短小凝练的特点。例2意为“游览了陈氏‘安澜园’,此园占地一百多亩,有楼阁、房屋、台榭与回廊无数”,描述的是沈复与好友史烛衡在陈邦直家的安澜园游玩时所见之景。此句多四字格短语,但为了更加通顺流畅地表达原文意思,林语堂反对字对字的翻译,他选择吸收理解原文意思,按照英文表达习惯重组,将“游陈氏安澜园”作为主句,添加主语“I”,“地占百亩”“重楼复阁”“夹道回廊”这些中文短语糅合成为一个“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状语从句修饰“Garden of Peaceful Eddies”of Mr. Ch’en,原文的四个短语划分成为具有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的单独句子,这就体现了他的“句译”思想。例3意为“冷了要火,热了索冰,不顾我再三劝阻,这般又转为伤寒,病势日益严重”。此处的情节是沈复父亲因患上疟疾返回苏州养病,沈复守在病榻前侍奉父亲汤药。英语重形合,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常通过and、but、if等连接词体现出来,较依赖连接词;而汉语重意合,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常通过意思、语气连接,对连接词依赖性较小,讲求“形散神聚”,这种特征在古汉语中更为明显。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译出通顺可读的译文。将原文转换成为带有连接词的句子应是“寒(时)索火,热(时)索冰,(尽管)余谏(但)不听,竟转伤寒,(于是)病势日重”此句林语堂采用了when、despite、and和in this way等恰当的连接词和短语使译文更加地道通顺,将句子的逻辑关系通过添加连接词得到凸显,达到了其翻译主张中的通顺标准。

(三)美的标准

林语堂指出,在翻译中,用与美二者不可偏废,理想状态下,译者应当将翻译当作一种艺术(同上: 504)。刘宓庆(1986)对翻译中美的概念进一步发展,指出能否呈现原文美质,关键在于译者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审美功能,特别是要善于捕捉原文模糊性审美构成。林语堂认同Croce的观点,认为艺术文不可译(林语堂, 2009: 504)。他认为文章之美,体重于质。而翻译艺术作品时,应当体质并重,注意区分“内的体裁”与“外的体裁”等。

例4.倚窗俯视,风动竹梢,如翻麦浪。(沈复, 1999: 290)

As we leaned over the window and looked downwards, we saw the bamboo trees bent before the wind in swaying billows like a wheat field bowing before a summer breeze. (林语堂, 1999: 291)

例4同样选自卷四浪游记快,意为“倚身向窗外望去,只见竹林随风摇曳,犹如风中起伏的麦浪”,记述的是沈复与吴云客等友人在无隐庵的所见之景。在林语堂提出的三条翻译标准中,美的标准是最难达到的。美的标准其实也是建立在忠实标准和通顺标准之上的。原文为三个四字格,描写的是他们倚着窗户俯视下头,只见风吹动竹林梢头,犹如麦浪翻滚的景象,短短十二个字,读起来却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译文虽没有译成对仗的句式,但在通顺方面的细节处理得很是细致,如添加了主语we,使译文更符合英文读者阅读习惯。除此之外在句末增译“before a summer breeze”,使原文所表达的时间节点更加清晰明确,并与前面句子中的“bamboo trees”“the wind”“swaying billows”“a wheat field”等意象相搭配,形成了一幅美好的景象,視角由窗逐渐向外扩展,首先见到风不断吹动竹林,由此展开想象,联想到夏风吹动麦浪的情形。如此翻译复制了原文的美质,能让读者也体会到沈复与友人参观无隐庵见此美景时的轻松愉悦之情。

五、翻译思想的片面之处

林语堂的认为其翻译标准产生了三种意义,即译者对原文、中文方面的问题以及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与之对应地,译者需要肩负起对原著者、中国读者以及对艺术的责任。中国近代翻译家的翻译思想大多散见于译作的序、与亲友的书信等中,未成体系。林语堂提出的翻译标准强调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写出清顺畅达的中文的能力等,这仅对译者在英译中时可行,忽视了中译英这个层面,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对待名家所提出的翻译理论或思想,亦或是所著译作,培养批判性思维,不可全盘接受,亦不可全盘推翻。

六、结语

林语堂作为一代翻译大师,他所译的作品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林语堂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林语堂的译本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的风味,达到了其翻译标准。他对原文深刻的把握以及对语言的纯熟运用能力使译作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使得更多的西方读者认识了沈复和陈芸这对淡泊名利的夫妻,了解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他提出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思想为后人翻译提供了可参照的标准。虽然林语堂在翻译方面成就颇高,但也不可能全然相信其翻译思想或者译本,作为后来者,我们应当以批判性的视角看待其思想与译品。林语堂在翻译《浮生六记》时前后易稿不下十余次,这种认真严谨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提高译者素养,不断精进自身翻译水平和能力,站在译界前辈的肩膀上,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林太乙. 林语堂传 [M].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林语堂. 论翻译 [A]. 罗新璋编. 翻译论集 [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4]刘宓庆. 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 [J]. 中国翻译, 1986 (04).

[5]茅盾. 论文学书方法的讨论 [A]. 罗新璋编. 翻译论集 [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6]沈复著, 林语堂译. 浮生六记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7]王秉钦,王颉.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猜你喜欢
浮生六记林语堂
《浮生六记夜读》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的演讲时间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浮生六记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从刘宓庆的风格标记体系比较分析两个英译本《浮生六记》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红线》与《浮生六记》的互文性解读
《浮生六记》的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