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静 潘 晶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有着百年历史、70多年执政实践和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靠什么组织和凝聚起来,靠什么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制度优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成功的致胜法宝。总结和梳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渊源,分析铁路企业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实践路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大意义,有利于铁路企业在实践中推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民主集中制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要把它放到特殊的历史氛围中去把握、去理解,分析它产生、演变的整个过程,从思想源头上弄清楚民主集中制的“前世”,从而反思其“今生”,勾画其“来生”,或许历史本身就会提供某种解释。
空想社会主义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到顶峰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欧文甚至进行了社会实验,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公社的最高权力属于全体社员大会,一切重大问题均由社员大会充分讨论后决定。这种尝试及其思想,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考和借鉴。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则的基本思想早在其组织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时期就有所体现,1847年在改组正义者同盟、组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过程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理的基本内容,既反对不要集中统一,只要个人意志的“自治制”,又反对只要集中、独裁,不要民主的密谋集团的“集中制”,坚持“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不偏废,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并在创立第一国际、第二国际时期以及指导民族国家建党的过程中发展了这一原则。
在继承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建思想基础上列宁首次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1906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组织章程》规定“党的一切组织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第一次将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还将民主集中制原则创造性地应用于政权和经济建设中。遗憾的是民主集中制在斯大林时期完全转变为无条件的集中制。随后的几任领导人进行了表象的改革,但是未触及根本。民主集中制最终在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改革浪潮中被彻底抛弃。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集中制的形成和逐渐成熟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壮大、成功夺取全国政权,与党在建设初期就坚持民主集中制密不可分。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而所谓苏维埃管理制度就是体现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组织形式。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附《第三国际的加入条件》),其中第12条规定: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设起来的。1927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中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的概念。
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当时尚处于初创阶段,加之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斗争环境,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还不够成熟,党内还缺乏正常的民主与集中,家长制和极端民主化风气盛行,上下级之间缺乏信任。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针对上述倾向,系统地论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明确肯定了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还较为全面地阐明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批评了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的各种错误倾向,并在分析其危害和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纠正办法。
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是一次在高度民主基础上达成高度集中的真正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会议,既纠正了错误,又团结了同志。此次会议之后,随着党的逐渐成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逐渐深化。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在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首次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作了科学的表述,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阐明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具体要求和规范。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对民主集中制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表明党关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论日臻成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及夺取全国政权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民主集中制的完善和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随之民主集中制也上升为党和国家的组织原则。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将民主集中制规定为国家机关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第一次将民主集中制概括为六条,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确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的集体领导制度。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高度集权与极端无政府状态并存,这一时期,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也遭到空前破坏。
3.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集中制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也是民主集中制开始全面恢复的历史转折点。邓小平同志在会上鲜明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
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把“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明确规定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之一。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将民主集中制定义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相结合”三个字进一步揭示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民主集中制的十六字方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写入党章,进一步丰富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使其更具操作性。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主集中制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适应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需要,将民主集中制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总体布局,推动了民主集中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随着《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法规的纷纷出台,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为从严管党治党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正因为民主集中制的充分运用,使全党上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我们党才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我们党不仅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不断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理论,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党内关系、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形成了我们党在组织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和强大优势。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坚持民主集中制,就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铁路企业党组织民主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的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特别是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要落到实处。
铁路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落实“两个维护”上,每个层级、每个单位、每个支部、每个党员都要坚决落实。要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同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责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到实际效果上。“两个维护”是党性的体现,也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并将其化为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决与一切损害“两个维护”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史为鉴,党内政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的时候,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也会随之出现问题,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落实不到位,也会影响整个政治生态。因此,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思想交锋、揭短亮丑,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我国多年来一直强调反腐倡廉,而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民主集中制认识不清,没有做到把权力关进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的笼子里。因此,铁路企业要建立系统全面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每个环节中,细化制度内容,规范会议程序,健全配套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强化指导监督,严肃追究问责。
铁路企业各级领导干部是民主集中制的执行者、践行者,是“关键少数”,在铁路事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民主素养和决策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民主集中制落实执行的效果和质量。一些党员干部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把握,还是停留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对“四个服从”“四个意识”等概念能够说得出,但在具体运用上还是存在一些偏差。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党员干部特别是新进领导班子的干部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民主素养、专业涵养,增强领导干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在实践中具体运用的创新性。党政一把手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不能单靠领导职务的影响力,还必须注意自身修养、讲求领导艺术,以优良的作风、人格的魅力影响和带动一班人。
铁路企业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是适应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保证,是正确集中集体智慧,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重要法宝。只有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才能有效增强党组织的民主意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防止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促进党组织团结和谐,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