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幸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和运输环节多,周期长,不仅会影响农产品的出售和生产,也导致大量农产品出现腐烂现象,再加之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对市场信息把握得不及时和不准确,导致农产品物流体系随机性非常大,对农产品的销售造成严重的影响和阻碍。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以上问题的产生与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有直接关系,要解决以上问题,要先使农产品物流体系之间的节点相对独立起来,这样即便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正常运转。由此可以看出,提升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依托“互联网+”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合理控制农产品流动的全过程,为农产品的快速流通提供安全保障。
1)农产品流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流通途径不断拓宽,尤其是生鲜农产品流通速度正在呈逐年增长趋势,在与社区商超融合的过程中,其发展势头更加迅猛。
2)农产品物流体系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我国网络销售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不仅加快了农产品的物流运输速度,同时在农产品物流运输中也融入了大量现代化技术,使物流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物流体系的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近年来,为了顺应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的信息化升级,在市场中建立了以信息为核心的5 个部门,全面提高了农产品流通过程的科技含量。
3)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电商参与度提高。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农产品线上流通以电商为主导,各类小型电商为辅,所有电商农产品中销量最好的是生鲜领域。在电商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参与的农户人数也在不断增多,最终形成了电商与农户全面合作的新格局。
1)以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为主导。根据相关统计可以发现,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是我国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力量和渠道,由此可以看出,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在农产品销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由于同质化特征明显且绝大多数属于中小经营规模等现状,许多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实际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销售渠道的整合与完善,多数农户可以直接与批发市场和企业签订供销合同,这样农户就可以直接将农产品投入龙头企业和市场中,使生产和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农户的生产和销售风险,使农产品可以快速销售出去,这对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2)“互联网+”背景下呈现出农超对接新模式。在互联网的推进下,农户可以直接将农产品放入超市中进行销售,这种全新的销售模式在很多城市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农超对接实际上就是农户与超市进行合作的一个过程,这种销售模式也可以成为直采模式,使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实现流水作业,既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同时也确保了超市的正常销售,实现了“基地+超市”快速流通模式。随着农超对接模式的逐渐普及,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模式和方向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在开展农超合作的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农产品的损耗,使农户和超市起到全面监管和督促的作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
1)农产品物流总额比重不断下降。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农产品物流量正处在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其物流总额占比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其增长规模较其他社会物流总额而言仍然较小。由此可以断定出,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优势还没得到充分发挥。
2)农产品流通成本整体较高。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要远高于发达国家,运输成本占据总成本的一半以上。若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不仅会影响农产品的市场发展,同时还会给物流的运输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使很多企业无法控制农产品的价格,导致一些品质不好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中,从而影响市场的正常发展和运行[1]。
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实现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快速发展,首先,需加强农产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产地区铺设足够数量的物流设施,建立相应的物流服务网点。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对宏观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干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帮助,鼓励移动运营商在农村铺设光纤或其他类型的通信电缆;对于经济较为困难的村民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让其购买相关电子设备和硬件设施,以此提高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其次,相关单位和部门要重视网络设施的维护工作,虽然农产地区建立了相应的网络设施,而要想使这些设施顺利地运行和工作,需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农产品物流信息及时得到更新。最后,要加强物流网站的建设工作,所有网络一定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使传输的信息更加准确,从而为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提供更多的机会[2]。
2)做好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信息采集在农产品物流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良好的采集工作,可以对农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信息和企业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对农产品物流发展做全面的规划和完善。通常情况下,信息采集都是由地方政府来组织进行的。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物流的覆盖面会越来越大,因此涉及产业和企业会非常多,这样就使农产品物流体系空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要想确保搜集到的信息更加准确,政府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提前规划工作,并分工明确,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统一。另外,要共享信息资源。统一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物流系统的神经中枢。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协调工作,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加大信息的整合力度,使产业链的上下游可据此调整生产和运输计划,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农产品的运输速度,同时可以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使新鲜的农产品快速到达消费者手中。
3)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应用能力。首先,政府要重视教育和普及工作,通过大量的宣传可以使农户和企业认识到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性,带领各个企业和单位建立更加科学的物流信息体系,以此提高农户、农业经营主体等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其次,积极推进和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并重点应用相关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农产品物流中可以有效降低农产的运输成本,全面提高农户和企业的经济收入。例如,最常使用的是GPS 技术和动态的物流信息技术,相关人员会对这些技术产生的数据进行针对性分析和研究,然后及时处理,并通过相关设备远程调节农产品运输车辆的温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确保农产品的绝对新鲜。另外,RFID 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不破坏外包装的情况,采集农产品的温度信息,以此判断农产品是否存在变质情况[3]。
4)积极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在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和相关单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入大量的农产品物流综合性人才。因为农产品物流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不仅是简单运输农产品,同时涉及农产品的保鲜、储存、检验检疫等内容,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产业。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为其开设相应的绿色通道,大量引入综合性较强的物流管理人才,有条件的政府可以为其提供住宿、社保、户口等优惠政策。另外,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产教融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鼓励高校开设相应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管理课程,这样不仅推动了高校的教学改革步伐,同时也可以为社会输入大量的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同时,政府和企业还可以对现有的农户和工作人员展开全面的农产品物流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的形式,尽快培养出一批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急用人才[4]。
5)不断拓宽农产品跨境流通渠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种植农产品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采取有机、零添加、非转基因等种植方式,建立和优化高附加值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和渠道。因此,国家和政府一定要鼓励农户以绿色健康理念种植大量绿色健康的农作物,通过高效和科学的管理来降低种植成本,这对巩固高价值农产品的流通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户一定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来发展优质卖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还可以使更多消费者认可自己的品牌,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物流体系[5]。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要想快速流入市场中,不仅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要努力完善和优化农产品物流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鲜的农产品快速流入市场,从而全面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感受,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