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宇杰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三五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广西 来宾 546109)
科学规范的农机管理与新技术推广工作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具体的农机管理和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如法律体系、推广机制等方面,这也间接影响了农机的实践应用。对此,农机推广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讨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因为我国目前的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许多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结构单一的经济薄弱镇村,在农业生产方面仍采用传统的作业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粮食产量、种粮效益等方面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因此,需积极推进农机推广工作,其主要作用如下。1)推动合作社发展。借助农业推广工作可以促使农户更好地应用农机,这也更利于合作社组织架构以及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更加精准地落实扶贫工作,提高当地整体经济发展,从而有序推动并实现对农机的合理应用。2)完善农机设备。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庄可以在种植、收割、烘干以及秸秆等方面利用机械化的方式生产,在提高农机综合应用价值的同时也间接地完善了农机设备,这对于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作用非常显著。3)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借助农机生产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例如,应用复式机具的过程中,可以一次性地完成水稻的稻秸秆还田、施肥等不同工序,作业工作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
目前,农机推广工作的主要问题在以下四个方面。1)法律体系。我国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其中的问题仍然较多。从具体工作角度来看,法律法规方面的欠缺比较突出,在具体实施的标准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许多的技术推广工作很难在法律制度的层面上得到支持。2)技术基础。基层农机队伍整体建设方面的素质水平并不高,受工作环境较差、竞争压力较大、工资较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都不愿意到乡镇参与农机工作,这也导致许多乡镇的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缺少人才,最终导致整个维修队伍的专业水平较低[1]。大多数基层的农机技术的推广方式都存在单一性,仍然采用传统陈旧的推广技术模式,以试验与示范方式为主,将农机技术直接融入农业生产活动中。这一种推广模式单纯注重技术方面的推广,并不注重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忽略了产前与产后的衔接,造成资源浪费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多种问题,从根本上导致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效果较差。另外,补贴属于农机技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补贴在具体实施期间也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在补贴方面缺乏分散性,部分农户因为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再加上农作物的售价不断下降,农户的增产并没有达到增收目的,导致农户对于农业机械的购置欲望不断下降,最终影响机械化推广工作的实施。3)组织体系。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体系也存在松散与懈怠的问题,对工作期间薄弱性环节的问题重视度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实效性较差,不会主动参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中,推广力度不足。对于农户而言,其属于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受益者,但是其对于技术推广内容并不了解,推广工作中不配合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综合效益下降。4)投资不足。我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占比农业生产总值的0.2%左右,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一般在0.5%以上,发达国家则高达1%。从投资资金来看差异较大,资金的投入缺失导致农机技术推广无法有效落实,无法满足推广工作的实际需求,导致被动推广局面的形成;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存在明显的欠缺与不足。以广西某镇为例,该地区乡镇农业机械的推广技术人员知识结构陈旧,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差,整体素质水平也较低。该地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统计数据中,9 个乡镇总共有55 名技术推广人员,其中工程师8 名,本科与大专分别有17 名、21 名,高中与中专学历有17 名。通过调查还发现,部分农业人员存在兼职的情况,兼职岗位涉及技术推广、计生、林业等不同环节,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低、工作压力较大,导致整个推广工作无法顺利实施。另外,农机推广部门的机构改革导致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其是许多技术人员会被分割到新的单位或部门,从而导致原本就较为紧张的农机推广工作举步维艰。
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法律规定是保障推广工作真正落实的关键[2]。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中突出工作的重点,并基于法律规定的内容做好实践性与落实效益的分析判断,并基于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具体方法丰富法律规定,为完善并普及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基础保障。另外,需要做好基层农机新技术推广人员的考核管理工作,尤其是明确基层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提高基层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效益。
首先,做好相应人员的培训管理,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完善工作中的细节,并在平常工作中注重与动物相关疾病的宣传教育;同时针对近些年的各种疫情案例,做好警示性的宣传教育,强化强制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借助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农户的农机使用意识。其次,需要进一步强化农机的监督控制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行为;同时做好专项整治工作,提升技术推广联动水平,注重签发管理,保障关键农机的推广应用价值,需要及时做好测土配方施肥以及高产建设等重点示范推广,借助下乡进村宣传宣教、资料发放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显著提升技术推广活动效果,并促使技术推广工作有效落实。最后,可以借助三电合一的方式充分展现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农户提供各种资讯帮助与服务,针对性地提升农机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
首先,需要做好人为因素方面的针对性控制,在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监督工作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人为因素的影响,注重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加强技术推广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实施。通过人力资源的发挥以及组织监测人员等方式实现业务的开展,针对技术推广落实的持续性强化管理措施,提高技术推广队伍在工作中的专业性与积极性,并基于其工作现状采取奖励惩处机制,提高团队的综合工作水平,保障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并为后续的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基础性的支持。其次,需要高度重视基层领头人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大多数新型农机技术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普及与推广,为了进一步加快新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速度,在推广期间需要精心挑选并培养一批农户,促使其具备较强的思想意识以及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掌握一定的抗风险意识,这样的农户更敢于尝试各种新农机技术,同时借助推广人员的参与将农户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作为典型案例,促使其他农户可以积极参与农机技术的推广,从而不断壮大农业推广组织,提高农机技术推广综合收益。再次,需要注重示范性基地的建设,提高农业种植人员参与机械化生产的主动性,提高整体生产效益。最后,在农机推广机构的改革期间,需要重视留下专业以及重要技术人才,规避人员流失风险,技术人员缺乏时可以基于高校、市场等竞争机制实现对人才的引进,同时完善福利待遇,促使人才队伍更加稳定,保障农机推广工作可持续发展。
为了做好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需要积极解决技术推广技术能力落后等问题,详细掌握农机的技术推广工作实际情况,并明确工作需求,引入先进技术以及创新相关设备,促使农机的技术推广工作可以得到高新技术的支持,从而提高技术推广综合工作水平[3]。另外,注重新技术引入的同时,需借助专业技术培训方式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教育,对一些非专业的工作人员开展农机的操作与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并夯实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水平。
政府方面可以引导银行、农业部门、工商部门直接参与农机推广工作,同时设置关于农业机械购置的贷款项目,促使农户不会因为暂时资金不足而无法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农业机械购置方面的贷款利率,解决农户实际的生产发展需求。相关部门还需要基于农户的购买状况,全面提升农业机械推广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办事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部分繁杂的程序,保障农机补贴可以及时到位,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4]。
综上所述,农机推广工作属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农机推广工作中,部分地区的农业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持续强化农机推广工作并注重信息中的含金量,同时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宣传农机的性能,满足推广期间的资源供应需求,针对性地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农户的综合经济收入,为我国基层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