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中国之治”及其世界意义

2021-12-26 13:00袁利平
关键词: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改革

袁利平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创造伟业的历史主线,在百年淬炼中走出了一条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改革之路,实现了党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庄严承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在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际,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办人民满意教育历史谱系为切入点,在把握办人民满意教育历史脉络基础之上,明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承诺,探索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立场选择,可从历史的纵深性中显现出党和国家规划引领中国教育跃升发展的预见性思维。同时,超越时空界限,将党和国家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中国之治”置于全球视野与世界价值体系之中,总结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世界意义,有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办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提升中国教育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与参与度,并为丰富全球教育理论体系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注入中国智慧。

一、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脉络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都是一个基于既定社会条件的历史生成过程。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催生了党和政府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求;反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呈现出双向塑造的历史进程。办人民满意教育在党的百年历史书写中留下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理念到现实的阶段印记,形成了在革命中酝酿、在建设中探索、在开放中转型和在发展中成熟四个历史阶段。

(一) 人民满意教育思想萌生阶段(1921—1949年)

“人民满意教育”虽未在共产党成立初期即形成明确的政治话语,但其与党来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面向造福人民的使命性密不可分。该时期,“人民满意的教育”蕴藏在党以教育为革命斗争武器的逻辑线索中,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共产党在教育机会维度最早表明办教育的“人民性”立场。

首先,改良教育制度,保障劳动人民应有的受教育权利。1922年,中国共产党首份重要文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发布,表达了党对教育的重要政治主张,提出“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1)单孝虹:《中国共产党民生观发展与实践的历史考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46页。这充分印证了党在建党初期便以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群众争取平等受教育权为使命。此后,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从民主革命的实际出发,把广大劳动人民视为“实行教育普及”的主要对象,不断扩大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1932年,《苏维埃问题决议案》通过,其中规定“普遍的设立列宁小学,实施免费教育,凡在七岁至十四岁的男女儿童得强迫其入学。”(2)赵厚勰、刘训华:《中国教育活动通史·中华民国》(第7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286页。此文件的颁布不仅从法律层面上赋予了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更从民生层面上扩大了劳苦群众受教育的可能性,是促进受教育权从形式落到实质的早期尝试。

其次,丰富教育形式,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资源与选择。除了要建设完善正规教育系统,中国共产党还首创性地在革命区“就地取材”,提出改造已有旧私塾,“不但办集中的正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82页。。教导劳动人民识字明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提供的最广泛的教育形式,同时也是劳动人民继续接受教育的基础与保障。据统计,到1938年,陕甘宁边区共有9000余组识字组,组员2.9万余人,占边区总人口数的6%,比入学儿童多3倍。(4)赵厚勰、刘训华:《中国教育活动通史·中华民国》(第7卷),第321页。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并存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采取的特殊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和了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与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革命性学习型社会,较好地满足了民众受教育的需求,展现了共产党带领穷国办大教育的光辉形象。

最后,明确教育目的,保障劳动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中国共产党于1925年5月通过了《工人教育的决议案》,明确了“促进工人阶级的觉悟”(5)杨天平、黄宝春:《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90年发展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0页。的教育目的。该时期,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工农运动,尤其是结合斗争对劳苦大众进行因地制宜的教育,促进了劳动人民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步摆脱旧的传统的观念,打碎统治阶级加给他们的精神枷锁,逐步接受进步思想和革命思想”。(6)编写出版委员会:《中国教育大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995页。同时,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在旧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想要得到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是没有可能的,并迅速作出了以树立无产阶级立场为重点的文化教育作为革命斗争和思想斗争的武器这一科学研判。因此,宣传和引导广大群众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最终实现人民的自由民主与解放,也是该时期发展教育的目的之一。1934年1月,毛泽东明确提出“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的教育总目标。从深远的意义来说,就是要培养占人口大多数的工农群众及其子女,使他们成为头脑能思考、双手能劳作、精神能独立的新型知识分子。该教育目标明确了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是真正意义上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二) 人民满意教育定位探索阶段(1949—1978年)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正式获得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权。这支从人民群众中脱颖而出的政党,拥有约六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决定了其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的人民立场,这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定位不谋而合。该时期,党对教育的关注点从建设革命性学习型社会转向了构建正规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党对社会主义教育建设也进行了艰辛探索,开启了定位探寻人民满意的教育新阶段。

首先,改革创新学制,旗帜鲜明地开展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实践。面向工农群众的各类补习学校及培训班在这一时期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增了工农大众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尚未被纳入正规化的学校体系,工农大众及其子女在正规学校系统中仍处劣势。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共和国第一个正式学制由此诞生。出于对提高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考量,该学制赋予了原有和新创各类学校适当地位,确立了从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以及包括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培训班在内的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这是对学校向工农开门决策的制度回应。据统计,到1953年,工农子女及其他劳动人民子女人数已占普通中学学生总数的71%,工农家庭出身和本人是工农成分的高等学校新生已占新生总数的27.39%。(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338页。总体来说,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为工农群众主动参与社会建设、获得社会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学制改革突出了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通过向工农群众提供各种类型的学校教育帮助其顺利适应新社会、成长为独立思考的新型知识分子。

其次,明确教育方针,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方向和教育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始以教育规律为原点阐发和制定教育方针,并将培养“劳动者”确立为该时期育人的总要求。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阐述了“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文化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8)《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第338页。的教育方针。这更加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我国教育方针之中,同时也将培养有社会主义文化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确立为该时期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总体来看,新的教育方针强调培养有文化、有教养的劳动者,赋予他们自主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建设事业的素养,并指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作出“为了实现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25页。的政治判断。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人民群众在教育事业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被发掘,“依靠群众办教育”的政治观点有力地批判了“群众不懂教育”、“党委不懂教育”的错误认知,使教育真正成为了党领导下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

需要指出的是,党领导的教育事业是在充满未知与可能的独立探索中不断前进的,经历了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规模扩大和教育方针确立时期,但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在急于求成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等观点影响下违背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育发展严重失衡时期,这恰恰是由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所决定的。“十七年教育”改革既留下了值得肯定的经验,也留下了值得记取的教训,但就其动因与目标而言,乃是“以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向”。(10)张乐天:《新中国“前十七年”教育改革的遗产》,《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第6期。1976年10月,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党内迅速开展自我反思,肃清了错误的教育观点,并带领教育工作迈向更加深入全面的调整与改革,教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走上了有计划的稳定的发展轨道,这也从侧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

(三) 人民满意教育目标转型阶段(1978—2012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标志着我国迈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为了全面恢复与整顿教育事业,中国共产党对教育领域进行了全方位探索,提出并践行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论观点,引领着人民满意教育进入教育目标转型阶段。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在民生领域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主要围绕党对教育观念认识的两次大突破展开。第一次是党对教育的认识实现了从满足人的政治需求到社会需求的新飞跃,更加重视和突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处于何种地位及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是党亟待回答的问题。邓小平秉持“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11)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48页。的理念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教育》(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的指导方针,将教育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63页。满足了人民对提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需求;1995年,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将“科教兴国”确定为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标志着党对教育地位及功能认识又一次取得重大突破,回应了人民对发展现代化教育和现代化科学的要求。第二次是党对教育的认识实现了从兼顾人的社会需求到追求人的价值需求的历史性突破,提出办人民满意教育总目标。2006年8月,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这一重要教育思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精神的重要体现,成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崇高理想和根本要求。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胡锦涛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2007年10月24日,http://www.gov.cn/ldhd/2007-10/24/content_785431.htm.在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总目标,实现了从“办人民满意教育”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话语转换,前者强调党对办人民满意教育在社会改革发展中的具体内容,后者体现出党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崇高使命和价值追求。

其次,重塑育人理念,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原点。一是对育人理念进行了新的阐发,充分意识到尊重知识与尊重人才的重要性。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颁布,强调了教育能够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育人功能,提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007年10月15日,http://www.moe.gov.cn/》yb_s》zl/moe_177/tnull_2482.html.这奠定了该时期的教育工作重心将从扩大受教育权利逐步调整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1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胡锦涛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2007年10月24日,http://www.gov.cn/ldhd/2007-10/24/content_785431.htm.的战略任务,渗透出党中央促使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先进育人理念,通过教育促使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丰富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内涵。二是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1982年,邓小平强调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各族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7)《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与实践》编写组编:《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1页。这也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主要教育方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通过,我国教育方针首次完成法律程序,“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12月28日,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3.html.这一教育方针被写入了教育的根本大法。新的教育方针强调了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与目标,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大批来源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才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再次,改革教育体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经历了由发轫、加速到转型的三大革新阶段,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日趋丰富、发展与完善。《决定》的颁布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决定》从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潜力与积极释放社会教育活力四大层面入手,提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与实行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极大调动了地方和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19)顾明远:《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并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随着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的颁布,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入加速期。《纲要》梳理了该时期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到20世纪末“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的教育发展总目标。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进入转型深化时期。此次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勾勒了跨世纪中国教育发展蓝图。推进素质教育为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更突显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为民取向。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体现了党从“人的发展”“人的需求”逻辑起点出发调整教育任务、规划教育改革主题。

至此,中国共产党为将中国建设为文明先进强国,在改革和发展教育的道路上已砥砺前行九十余年,“人民满意”已从概念萌生阶段跨越到顶层设计阶段,实现了在改革开放中的教育转型。该时期,我国教育领域的法制建设也日趋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专门性法律法规相继颁布,为普及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人民群众最热切的教育愿望提供了立法保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四) 人民满意教育内涵丰富阶段(2012年至今)

新时代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发展步入新历史方位的全新政治判断。教育进入新时代,首先是“立柱架梁”的基础工作全面完成,改革转向“全面施工内部装修”,(20)陈子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页。实现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教育理论进入深化期,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加速期,办人民满意教育进入内涵丰富阶段。

首先,以深化改革为基点,全面创新育人环境。“怎么样办教育”回应了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性问题。面对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与长期性等特征,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将教育改革推进新的历史进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侧重围绕激发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活力和增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力两条主线展开,并明确规划了以课程改革为基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扩大普惠教育资源覆盖面为重点促进教育公平,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优化教育评价,以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抓手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实践路径。

其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顺应人才成长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教育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深刻回答了教育的根本性问题。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标准,更加明确具体地阐释了新时代党的育人目标。

再次,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什么样的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所要回答的关键性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遵循。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求在横向上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与不充分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在纵向上则要动态调整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确保教育结果公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表明新时代共产党所追求与引领的教育公平是通过人人受教、人人出彩所达成的全面自由发展维度上的教育公平,以此来回应人民最关切、最直接和最现实的教育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得到了新的丰富。

二、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承诺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彰显了“人民满意教育”这一核心价值诉求;全面反映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作出了正确的战略抉择,彰显出鲜明的人民立场与为民情怀,充分体现出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承诺。

(一) 弘扬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立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办教育的基本立场,是以人民需求、人民判断与人民共享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内容、标准与目标相贯通的辩证统一体,充分诠释了对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价值遵循,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首先,聚焦人民向往,揭示了社会主义“如何办教育”的价值内容。办人民满意教育强调聚焦人民向往,即以人民的多维需求为出发点来办教育,这既是社会主义办教育的价值内容也是思维方式,为办好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其次,坚持人民标准,指明了社会主义“谁来评教育”的价值标准。办人民满意教育强调坚持人民标准,即以人民满意作为评判、检验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标准与价值尺度,为办好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评价机制。同时指明社会主义是否坚持把人民标准作为衡量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是否得到切实的回应与满足,是评判教育事业是否真正成功的价值尺度。最后,坚守人民立场,阐释了社会主义“由谁享教育”的价值动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强调坚守人民立场,即以实现、发展与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与满意感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价值追求,这为办好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动力机制。

(二) 回应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命题

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立场,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之中,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人民立场对教育改革的实践走向、时代回响与现实表达,集中体现了党对发展教育事业的紧迫感与使命感。首先,以人民满意为信念,办好事关国家发展的教育基础工程。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这是党通过百年实践探索总结出的深刻真理。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建成,都离不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其次,以人民满意为引领,办好事关社会进步的教育先导工程。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人民对教育的满意,不仅表现在微观层面个体对受教育质量与培养水平的要求,也表现在宏观层面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最后,以人民满意为宗旨,办好事关人民福祉的教育民生工程。以人民满意为宗旨的根本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追求与向往,满足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有收获”的期盼,充分表达了党对教育民生论的最新阐释。

(三) 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人民满意体现出鲜明的人民立场,彰显出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办人民满意教育蕴含着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事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指明了共产党创办与发展教育事业的目标使命。首先,办人民满意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牢固树立教育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的价值目标,人民满意教育则是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达。其次,办人民满意教育是凝聚人心的最大政治。人民满意教育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在教育领域践行的生动体现。倾听人民群众的教育呼声、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期待,吸引人民群众自觉将个人力量凝聚成强大合力投入到党领导的各项事业中来,凝聚起蕴藏在人民主体中的创造历史伟业的根本力量,形成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教育发展格局。最后,办人民满意教育贯穿着对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终极追求。以人民为中心揭示了人民在中国道路中的主体地位,是对实现每个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价值旨归的时代追求,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价值指南。办人民满意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人民满意把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指向了对人的价值关怀,并为我们指明了通过教育手段为人的解放提供丰厚精神基础与科学的实践基础的中国道路。

(四) 提供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

办人民满意教育内含人民有所呼、教育改革有所应的核心理念,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教育改革中坚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民生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改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力,为教育改革提供根本遵循。首先,人民满意是一个不断上升的形态,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动力机制。人民满意是一个不断上升的形态,人民对教育的追求是一部不断从争取受教育权利到争取接受好的教育、进而到取得好的教育成果的变迁史,激发着党和国家从穷国办大教育向大国办强教育、并面向未来强国办创新教育跃迁,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长足的动力机制。其次,人民满意是一种公众层面的满意,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关键路径。人民满意为党和国家深化和发展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人民满意集中表达了公众层面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将教育改革发展与解决当下现实的教育民生问题有机结合,对现实的教育改革活动具有更加明确与直接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最后,人民满意是一个客观内在的标准,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科学评估。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教育改革达标的尺度,监测教育改革成效;同时,坚持用人民满意的标准指导教育改革,激励党中央及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坚持用人民满意的标准规范教育改革的运行与发展,矫正现行教育领域内脱离教育本质规律与违背人民教育意图的乱象,为下一阶段的教育改革指明突破口。

三、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立场选择

“中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21)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4期。“满意”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本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一个兼具客观性、主观性、社会历史性与发展性的复杂统一体,由此也决定了人民对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办人民满意教育意味着要关照多元需求的广度,不断赋予人民满意新的时代内涵,在实践逻辑上体现以问题为导向的立场选择。

(一) 以教育质量为抓手,满足人民的基本性需求

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基本需求是党对办人民满意教育作出的基本的、直接的回应。其中促进教育的多样性与现代性是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百年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一是不断更新育人方式,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新时代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构建“人人有所学、人人有所成”的人才培养体系,衔接融通“成学”与“成人”之间的通道;二是不断激发教育系统活力,推进学校朝着多样化发展,鼓励学校在不同领域发展,拓宽学生的成长维度;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多样化模式,释放各类社会组织办学活力,打造教育领域的多样化生态;三是不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化水平,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四是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尤其面向贫困地区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以优质共享的教育资源为媒介,促进人民共享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红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吸引力的更高质量的农村教育体系。

(二) 以教育公平为引领,满足人民的焦点性需求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起点,既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性话题,也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人民满意的教育亦即更加公平的教育。”(22)程天君:《教育公平引论——基于我国教育公平模式变迁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2期。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公平基本得以实现。随着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追求的转变,对教育质量均衡的需求被提上了教育改革日程,党和政府一方面从对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政策倾斜和资源扶持入手,缩小教育发展差距;另一方面从切实推行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工作入手,提高义务教育整体质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缓解“择校热”等教育难题。总之,人民满意教育的实现就是建立在满足人民焦点性需求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教育作为努力方向,确保他们在教育系统中平等地收获成长。

(三) 以教育体系为载体,满足人民的发展性需求

人民的需要是建立在社会需要基础之上,伴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与制约而产生变化与发展的。满足人民的发展性需求,要求以教育体系为着力点。学前教育对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起点和关键组成。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加大财政投入和规范社会办学等多种形式与途径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我国义务教育取得的成就根植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体现了办人民满意鲜明的立场选择。(23)邵泽斌:《改革开放40年国家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经验与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第20期。除此之外,党中央也从扩充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和提升教育质量层面入手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出战略部署,促进形成有质量可持续的高中阶段教育,为人民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阶段,党中央高度重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积极推进产教高度融合,将职业教育与培训有机结合,使学生发展与市场发育有效协通。与此同时,学习的观念和育人的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学习和教育不再是一件阶段性的任务或活动,而是逐渐融入到人的生命活动全过程,使人日臻完善成为了人类发展的高级目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切入口。

(四) 以教育方针为指南,满足人民的潜在性需求

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改革实践向我们检验并证实了满足人民教育需求的客观因素与潜在因素,充分实现了将潜在教育价值因素向现实教育价值因素的转化,即充分关注人民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潜在性需求。满足人民的潜在性需求,是以教育方针为指南,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为基点,培养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与自我发展的全面的人。具体来说,一是用德育统率人的全面发展,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和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二是用智育促进人才的成长,在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和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三是用体育巩固人才素质的载体,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是用美育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进一步升华“德智体美劳”要素;五是用劳动教育丰富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同时,不断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获得提高生活品质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获得个体追求不同幸福生活的能力,进而将人民满意教育办成多元化的、具有引领意义的、促成人民幸福生活的教育。

四、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世界意义

百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根植于中国历史和现实土壤,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本质特征,其根本性的价值目标就是始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灵魂和指引,并为此而不断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推进创新,体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中国价值、中国品格与中国气派,展示出办人民满意“中国之治”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一) 向世界展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坚定自信

“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24)徐永军:《中国共产党的特质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6日,第1版。在深刻把握教育事业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党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定盘星”。办人民满意教育是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将教育发展客观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走出的一条凝聚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意教育是党在百年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坚持文化自信与教育自信相统一、坚持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相统一、坚持社会发展与教育规律相统一的民生工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办人民满意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教育的价值遵循,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民”历史主体性的定义,并创造了“人民至上”的中国化成果,敢为人先地将“人民标准”确立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尺度,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是为中国教育谋发展的政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充满坚定自信的政党。

(二) 向世界贡献凝聚中国智慧办教育的创新理念

中国共产党秉持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价值,带领中国实现了从穷国办大教育到大国办强教育的历史性跃迁,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中国奇迹。其成就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人民性的政治光辉,为世界教育理论宝库注入了鲜活的思想血脉。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史始终是一部为人民谋发展的历史。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规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兼顾国家复兴重任的同时带领规模如此之大的教育事业的取得长足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秉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价值。这种人民至上的政治品格是一以贯之的,也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创新理念与基因密码,同时也为人类探索更加美好的教育制度提供了思想引领。

(三) 向世界呈现团结中国力量办教育的制度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5)谢倩、黄继锋:《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优势》,《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8日,第3版。中国共产党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政体,具有无可比拟的制度整合力与政策执行力,其先进性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秩序。人民性是理解中国政治与中国力量的总钥匙。办人民满意教育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群众民生问题的,是实实在在的民主,因此党的领导制度凝聚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制度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能充分代表与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意愿,能调动、集中一切力量投入教育改革与发展,这种团结的中国力量既来源于党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之间畅通的上行下达,也来自于教育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教育机构与社会组织之间高效的协同合作,更聚集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汲取的源源不断的群众动力与取之不尽的群众智慧。

(四) 向世界表达蕴含中国价值办教育的人文关怀

中国价值层面的人文关怀对内蕴含着对人的尊严和人的发展的肯定,与办人民满意教育对人类解放与全面发展的追求相契合;对外则倡导构建民主化的国家关系,营造共建共享的国际安全格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耦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逐步走上世界教育治理舞台,并以负责任的大国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和标准的研制。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重要的中国价值向世界展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范畴,并直接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正以厚重的人文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对倡导和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 向世界弘扬秉持中国品格办教育的使命决心

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已进入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新时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支柱,更是指导我们在教育的开放使命上坚定文化自信、兼收并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中国品格和行动指南针。人民满意的教育蕴含着深厚的为民思想,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标识,是具有历史文化根源的融入中国共产党血脉的精神基因,在不忘本来的坚守中孕育着新时代的教育之树。然而,办人民满意教育既需要“植根塑魂”,也需要“外部供氧”与“吸收转化”,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意见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20202年6月23日,http://www.moe.gov.cn/》yb_xwfb/s5147/202006/t20200623_467784.html.由此不断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繁荣兴盛,以更开放的姿态面对全球、面向未来,并坚持把握当下与立足本国之间的辩证统一,向世界弘扬中国共产党秉持中国品格办教育的使命决心。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办人民满意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7)程水栋:《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页。百年中国教育在改革发展中鲜明地凸显出共产党实干兴邦的实践思维与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在党的百年淬炼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变革中不断促进和实现教育的人民性,将办人民满意教育从理念引向实践深处,充分体现百年中国教育改革的崇高理念和价值诉求,反过来又不断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民性教育立场的理论蕴涵,指引着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中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趋向与实践路向。

猜你喜欢
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改革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改革之路
“中国之治”彰显全球魅力
张维为:“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