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策略分析

2021-12-25 17:40:25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服务商业银行

(威海市商业银行,山东 威海 264200)

普惠金融就是为组织或个人提供公平公正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或者是在传统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中小型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通过将传统的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资金的支付投资融通,从而打破传统行业问题,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水平。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应该高度关注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相结合的重要作用,探究普惠金融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具体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一、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结合的重要作用

(一)扩大普惠金融的资源范围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络的不断普及与推广也进一步加强了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互联网能够连接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信息数据,为普惠金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信息保障,普惠金融更强调公平的发展而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为不同群体和企业画像,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帮助群体和企业快速获得相同的服务保障,增强普惠金融的普及效率。而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能够促使不同人群和企业自由获取自己所需的金融信息,通过互联网实现技术交换,增强在线交流能力,也可以为不懂金融的人群和企业获得更多金融参与的机会。

(二)加速普惠金融的流动速度

由于传统的金融服务行业成本过高,致使大量的金融企业受到投融资问题的影响,使得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受到阻碍,导致企业的发展受限,而要想转变这一形式,就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长尾客户”的难题,确保普惠金融的效率显著提高。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比较而言,互联网金融能够提高金融行业的可服务范围,促使金融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增强普惠金融发展的整体质量,从而有效减少普惠金融存在的诸多问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保障。互联网大数据可以对用户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存储,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群体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帮助顾客获得更满意的金融服务体验,而且互联网的便捷性特点也能够帮助用户快速注册互联网金融企业网站,然后提交给金融机构,通过在线的自助审核对用户信息进行判断,而普惠金融服务范围非常广泛,能够将低收入群体纳入到金融服务之中,方便资金的回收利用率,确保金融服务更加完善

(三)拓宽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

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的有机结合能够使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相互连通,更好地吸收用户群体,扩大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而且用户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对比,从而选择最佳的金融产品,互联网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通过与普惠金融有机结合可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依赖,所以金融企业自身要高度重视用户群体的维护,扩大金融服务的质量,更好地促进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发展。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行业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通过网络金融活动避免人为因素而产生各种不公平的问题,帮助所有人都能够公平享受,金融发展带来的益处,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互联网背景下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前期设备投入过高

在普惠金融大力发展的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前期投入,而我国地理条件复杂,人口数量远,超城市人口数量,空间分布分散,地区偏远,这样就使得金融基础设施前期投入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金融服务的质量。

(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很难满足

在普惠金融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商业银行之间缺乏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导致宣传力度不够,服务质量低下,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很多商业银行依然忽视普惠金融业务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投融资、保险等需求没有制定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造成普惠金融,开展效果不理想。

(三)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由于许多地区经济落后,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前期投入成本和后期运营成本较高,因此难以引起金融机构的重视。办理贷款业务时需要贷款人提供稳定的收入证明,但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收入存在诸多的变量因素,不具备可控性,不符合商业银行的实际需求,对大多数人民群众来说资产也不具备可抵押的性质,无法享受金融普惠政策,而且政府部门缺乏足够的支持力度,单纯依赖金融机构的自身发展,无法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三、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促进商业银行的创新

传统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发展的背景下,要高度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根据银行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快速进行自我调节,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商业银行更应该准确分析普惠金融的特点,进一步整合金融业务并且与互联网产业相结合,促进网点布局优化使传统银行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进一步构建网络普惠金融体系,为企业普惠金融发展作出重要保障。在普惠金融业务开展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为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快捷的通信方式,从而将线下业务办理转变为线上,有效减少排队长、距离远的问题。在新时期,地方政府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正确引导,建立完善的通信模式,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地区网络覆盖范围全面提升,方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业务办理。金融机构自身要高度重视线上服务产品的支持服务力度,加快产品研发与优化,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便捷享受金融服务。

(二)构建完善的信用机制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下,要想与金融机构有机协调,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自身的改革力度,根据用户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转变传统的商业银行营销方案。在新时期,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受益者的整体数量,避免资金大量外流,确保普惠金融的长远发展。同样金融机构自身如果产生无法回笼的问题,也会使商业银行的发展受限,所以商业银行需要根据普惠金融业务特点进行分析,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要加大对贷款人的信用审核制度,充分了解用户的实际贷款偿还能力,对符合要求的用户放贷,还要建立完善的诚信管理体系,为每一位贷款用户建立诚信档案,如果发生拖欠、“老赖”等行为应该上报征信管理,加强对行为人的限制,从而帮助贷款人养成良好的信用意识,进一步减少普惠金融发生风险的几率。在传统的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结合的背景下,必须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市场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调查,对市场风险隐患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多样化的金融活动,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的整体质量,商业银行必须要筛选合适的手段,对个人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寻找最合适的客户群体,减少风险产生的几率,商业银行自身要高度重视风险防范机制,创新管理方案。同时还要寻找优质低风险的客户,尽量避免风险问题,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增强信息的处理效果,确保对客户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在我国金融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优势,全面扩大金融行业的发展策略,同时要对普惠金融以及互联网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法律措施,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可以根据客户的消费记录,交易数据信息,对用户的贷款偿还能力进行准确判断,而且也能够形成全新的风险评估方式,根据大数据对人民群众的交易数据进行整理,从而有效解决地区信用评估的问题,还可以从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分析,加大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强化人民群众的自我信息保护意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获得金融支持。

(三)提升金融知识

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基层单位需要对金融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科学管理,通过引入互联网新技术,鼓励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上网技术,与全国各地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在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消费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所以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尤其是各种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消费支付、投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普通消费者对金融风险识别能力不高,所以很可能造成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当百姓的财富管理需求不断提高,各种投资新手进入市场后,对风险识别把握不准,很容易养成错误的投资理念,进而导致经济受到严重损失,为此在新时期要高度加强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提高理性投资培训的理念,确保引导消费者准确识别金融产品的金融风险,同时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规范管理,全面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

在“互联网+” 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应用大大推进了普惠金融的覆盖,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地理环境,普惠金融的发展仍受到一定的阻碍,为此,需要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征信系统的建立、金融产品的设计等多层面、多角度入手,使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服务商业银行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34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16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04-26 14:32:46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新疆吉木乃县:县总工会推进普惠服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12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11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