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黄瓜畸形果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2021-12-25 23:38:30温璐华武瑞娜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瓜条尖嘴大肚

温璐华 武瑞娜

(河北富硕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 邢台054499)

黄瓜(Cucumis sativus)为葫芦科甜瓜属植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因其既可鲜食,又可煮食、加工,深受人们的喜爱。黄瓜的果形是非常重要的外观品质之一,果实畸形影响外观品质及风味口感,造成商品性下降,进而影响经济效益。常见畸形瓜种类有弯瓜、大肚瓜、尖嘴瓜、蜂腰瓜、苦味瓜等。

1 弯瓜

1.1 症状

弯瓜是最常见的黄瓜果实畸形种类,症状为瓜条弯曲。轻微者瓜身向一侧稍弯曲,严重者呈直角或钩状,或呈不规则扭曲。我国关于黄瓜弯曲鉴定的国家标准[1]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品质标准[1]相同,即将黄瓜果实内弧向下垂直立于桌面,此时黄瓜果实弓形高度与长度的比值称为最大弓形高度。

1.2 形成原因

(1)授粉受精不完全。单性结实能力差的黄瓜品种,仅子房一侧的卵细胞受精,导致整个瓜条发育不平衡而形成弯瓜。一般白刺、长瓜型的品种弯瓜较多[3]。

(2)生理“弯瓜”。多由营养不良、植株瘦弱造成[4]。在光照不足,温度、水分管理不当,或结瓜后期水分供应不足;土壤中钙元素和硼元素缺乏,留瓜过多、摘叶多、基肥不足、追肥不及时等情况下,造成植株营养不良,都会形成弯瓜。连阴天后突然放晴,高温强光引起水分、养分供应不足也容易造成“弯瓜”。

(3)病虫危害。黑星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角斑病等病害及温室白粉虱等虫害使黄瓜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造成弯瓜。

(4)嫁接栽培时,嫁接口接合部分少或愈合不良,造成养分输送不畅易造成“弯瓜”。

(5)机械“弯瓜”。正在伸长的雌花或幼瓜碰到叶片、卷须或吊绳等,对其生长产生阻碍造成“弯瓜”。

1.3 防治措施

农事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物理原因造成的弯瓜,并注意对位置不当的幼嫩瓜条进行及时调整,使瓜条下垂,消除或减轻弯瓜症状。

2 大肚瓜

2.1 症状

黄瓜近果柄端变细,近花萼部位过度膨大,形成比例不协调的大肚瓜。

2.2 形成原因

(1)授粉受精不完全,只在近花萼部位产生种子,营养物质只在有种子的部位积累,导致该处果肉组织肥大。

(2)水肥管理。氮肥供应过量,而钾肥供应量不足,影响营养物质转运。此外,生长前期缺水,而后期供水过量,也会产生大肚瓜。

(3)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坐果期和膨果期长时间的高温环境,影响果实正常生长,也会造成果实大肚畸形。

2.3 防治措施

选择单性结实能力强的品种; 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果实授粉受精完全;在黄瓜生长期均衡供应肥水,适当补充钾肥;避免干旱后大水漫灌,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3 尖嘴瓜

3.1 症状

尖嘴瓜与大肚瓜的症状相对应,表现为近果柄端肥大,近花萼端尖细。尖嘴瓜内不含种子。

3.2 形成原因

(1)品种原因。单性结实能力弱的品种,雌花未授粉受精,无法形成种子,缺少光合产物转运动力,导致尖端营养物质积累较少,形成尖嘴瓜。

(2)水肥管理。肥料供应不足,导致植株营养元素缺乏。供水不足等也会造成尖嘴瓜的产生。

(3)其他原因。瓜条发育前期温度过高或伤根等造成营养吸收不良。

3.3 防治措施

加强肥水管理、平衡施肥;加强温度管理,防止前期温度过高;避免伤根和过多打老叶;加强病虫害防治。

4 蜂腰瓜

4.1 症状

瓜条两端发育正常,中间部位发育慢,形成两端粗中间细的蜂腰状,中心空洞,瓜条变脆。

4.2 形成原因

(1)授粉受精不良。

(2)植株营养不良。授粉后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偏施氮、钾肥过多,或者缺钙都会导致蜂腰瓜。

(3)外界环境条件影响。高温干燥、低温多湿导致瓜条发育不良。

4.3 防治措施

选用单性结实能力强的品种;平衡施肥,合理控水;生育期中后期可喷施黄腐酸肥料3~4 次,防止植株早衰;及时去除卷须、老叶,减少养分消耗;加强病虫害防治。

5 化瓜

5.1 症状

刚坐果或正在发育的幼瓜生长停滞,由瓜尖开始逐渐变黄、萎蔫,直至整个瓜条干枯,俗称“化瓜”。

5.2 形成原因

(1)授粉受精不良。

(2)营养不良。气温过高,呼吸消耗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差或低温寡照的连阴天,光合作用减弱,产生的同化产物少; 肥水过多造成植株徒长; 肥水不足、采收不及时、植株衰弱等造成营养缺乏而化瓜。

5.3 防治措施

培育壮苗,设置合理的株行距;合理的肥水管理,适当采用二氧化碳施肥;保障环境通风透光,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昼夜温差,促进营养物质在果实积累。

6 瘦肩瓜

6.1 症状

瘦肩瓜表现为果柄特别短,果肩部瘦长呈酒瓶状。

6.2 形成原因

黄瓜畸形多与营养不良有关,然而瘦肩瓜却是由于营养过剩养分过多向果实供应造成的。

6.3 防治措施

均衡施肥,抑制瓜秧旺长。

7 苦味瓜

7.1 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瓜类植物的苦味是由一类称为苦味素或葫芦素(Cucurbitacins)的物质引起的,这类物质共有14 种,依分子式的不同,分别为苦味素A、B、C、…N[5]。苦味素存在于黄瓜果实的各个部位,一般在果梗肩部居多,近花萼端较少。从现有品种资源来看,只有部分水果黄瓜完全不含苦味素,果实各部分均不含苦味素的黄瓜品种很少,只是存在表达部位和量的差异。

(2)水肥管理不当。过多施用氮肥,而磷、钾不足;地温过低,细胞透过性减低,导致养分和水分吸收受阻; 棚温高于30℃持续时间过长,同化能力减弱,损耗过多或营养失调,均导致苦味素积累。黄瓜的水分需求规律为“前控、中足、后少”。但若在根瓜产生前过分控水,造成土壤干旱,易引起苦味素积累。

(3)光照不足。定植密度过大、棚室栽培下遮阳时间过长、连续阴雨天等光照不足条件下,利于苦味素形成。

(4)温度管理。空气或土壤温度忽高忽低,破坏了黄瓜正常的自身代谢,造成苦味素的形成。苗期低温,结瓜期昼夜持续高温,温差小,导致同化作用减弱,光合产物消耗过多或营养失调,从而致使苦味瓜形成。

7.2 防治措施

平衡施肥,确定适宜的氮、磷、钾的施用比例,防止氮肥施用过量或磷、钾肥的施用不足。浇水应做到少量多次,水温不可过低。避免在干旱条件下进入结瓜期。保护地环境下,提高设施的保温性能,遇低温采取保温措施,避开苦味形成的温度界限,夜温保持在15℃左右,避免棚内温度长时间高于30℃。保持合理的群体结构,以保障良好的光合效能。

综上所述,为避免畸形瓜形成,应对各个生长环节进行综合管理,选择单性结实能力强的的黄瓜品种并培育壮苗;设置合理的植株密度,适当打老叶,保障通风透光;农事操作时,避免伤瓜、伤根;生长季注意平衡施肥,合理控水;保护地注意温度管理,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促进同化产物积累;及时去除授粉受精不良导致的畸形幼瓜;适时采收,避免营养消耗;注意病虫害防控。

猜你喜欢
瓜条尖嘴大肚
眼大肚小
科教新报(2024年15期)2024-05-04 07:43:37
尖尖嘴和扁扁嘴
幼儿画刊(2023年3期)2023-05-26 05:39:40
希望
大肚熊的秋天
希望
五香冬瓜加工方法
农家之友(2018年6期)2018-06-20 08:00:26
冬防西葫芦短粗瓜
今日农业(2017年10期)2017-02-01 10:26:37
马小虎和大肚怪
马小虎和大肚怪
学生天地(2016年30期)2016-04-16 05:15:56
西瓜皮综合利用经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