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6700)
医院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在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反映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情况。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无法脱离市场需求单独开展,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医院为病人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医院也具有盈利性,需要在日常的运营活动中考虑其经济效益,但是如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也会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医院需要合理地控制好成本。
新医疗改革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医院必须加强经营成本核算,从而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医院传统的成本管理制度因具有局限性,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医院的成本管理制度应以精细化的集约型制度为主。然而目前部分医院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在成本核算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阻碍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和经营。因此需要完善医院的经营成本控制,从而降低医院经营管理的成本,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反映了医院开展各类财务活动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各类财务管理活动的指南针。要想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制定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每个医院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市场中的定位也不同,因此医院在设立财务管理目标时不应生搬硬套其它医院的情况,而应依据市场需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目标。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应相对固定,不能朝令夕改,这样导致医院的财务管理不具有连贯性[1]。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应便于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理解,否则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就不能顺利进行财务管理工作。随着医改的推行,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在不断优化。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财务管理目标的指引,财务管理目标是统筹医院一切财务管理活动的纲领。此外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还应具有层次性,医院的各种经营活动的财务目标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财务目标具有内在联系,并组成医院财务管理网络。财务管理目标的层次性就体现在这种内在联系中。
在部分医院中,缺乏相关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对这些业务活动进行区分,从而导致这些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出现失真的情况。这些错误的资金数据会增强医院经营管理活动的风险,长此以往会阻碍医院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并逐渐丧失竞争优势。此外,医院的财务管理对象界限模糊,各个成本管理对象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与成本相关的用于医疗基层项目建设中,成本核算项目之外的应用于非医疗基层项目中。这些操作造成了医院的成本核算数据进一步失真。只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才能得出真实全面的财务成本管理数据,这样的数据才能让财务会计工作发挥出真正的成本管理功能。医院日常使用了大量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这些一次性医疗用品品类繁多,领用的部门和科室也很多,从而对医院的财务成本管理体制建设提出了要求,医院的传统财务成本核算管理方式并不能提高核算效率,还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从而提高财务成本核算的准确率和速率。然而在实际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医院由于缺乏相应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致使财务管理部门得到的财务数据和实际存在较大的误差,这不利于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
由于医院并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在对过去的资金成本核算分析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些资金使用存在浪费的情况,也没有对这些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医院的资金预算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也导致医院的经营成本进一步增加。在这种不合理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和资金成本控制体制之下,医院的资金利用效率也无法得到提高。在大众的观念里医院是非盈利的单位,其实不然,医院也具有盈利性质,医院各种定价并不能反映医院的真实成本[2]。当今很多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加大各种营销宣传力度,甚至给很多病人带来了误导,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水平。财务管理工作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果从事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就会导致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医院的财务数据偏离实际,从而不能如实反映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真实状况,最终影响医院的正常经营运作。部分医院在录取财务管理人员时没有设置相应的招聘条件,在相关人员上岗工作后,医院也没有对这些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规范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
医院的经营成本主要由医疗材料和设备的开销所带来的,合理控制医院的医疗物资总成本就能降低医院的经营管理总成本。因此,医院需要重视医疗物资的管理,严格管控医疗材料和医疗设备的采购价格。可以通过招标或者联合其它医院进行合作采购等方式,在保证这些医疗物资质量的同时,选取价格更低的物资进行采购。此外,在采购前应该制定合理的采购预算,在采购时应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来采购,避免出现采购物资数量过多导致的物资浪费。在采购物资后,还需加强这些医疗物资的保管,避免出现物资浪费的情况。最后,在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还应设定合理的使用制度,规范各部门和各科室对这些医疗物资的使用情况。例如,要求各科室部门在使用完旧的物资后,通过这些旧物资换取新的物资,达到节省成本开支的目的,从而提高财务成本管理水平[3]。
引进新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为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带来新鲜能量,这些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这样就能带动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引进相关人才时,应和其它各部门合作,完善人才招聘的标准和引用程序。除了检验这些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考察其实际操作能力,保证医院引进的都是可以胜任工作的人才。除此之外,对医院现存的财务管理人员,医院需要对其组织专业知识的学习,完成培训后对其工作能力进行考察。对于考察不合格的人员应予以批评,甚至是调岗。这样才能保障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胜任日常的工作,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知识和制度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更新,医院也应在日常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中,引导相关人员对这些新知识进行学习,保证医院的财务管理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要想完善医院的经营成本控制,必须先加强各相关人员对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宣传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培养成本控制意识并不局限于财务管理人员,而应落实到医院每个部门人员身上,只有所有人都拥有较强的财务成本控制意识,医院的总成本才能得到合理控制。
医院可以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计算网络应用系统提高医院的财务成本核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并规范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在引入的同时,医院需要对成本核算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会遇到无法操作或者操作错误的情况[4]。
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成本控制制度才能提高医院的经营成本控制水平,缺乏相应的制度,医院的财务管理活动就会出现问题,也会损伤医院的利益。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能保证医院的各项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也能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成本核算数据。每个医院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制定财务成本控制制度时应参考医院的实际经营情况。如果医院的规模较大,在成本控制环节,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投入更大的管理力度,还应建立完善的监控制度,对医院的成本进行全方位的掌控。此外,要保证这些监控数据的时效,因为医院需要根据这些数据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医院还需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还应建立合理的考察制度,用绩效激励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自觉遵守相关工作制度。
在医院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财务管理部门在年初进行财务预算工作,在年末进行的财务决算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医院的经营情况。但是这种财务管理方式存在弊端,它重视了医院的收益,却忽略了医院的支出,因此不能很好地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控制,医院的支出较大,成本相应上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并不能得到提高。医院的领导决定了医院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方向,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关注医院的经营成本控制,并建立成本控制的观念,使医院的收益与成本相平衡,运用自身的领导才能和领导权威,为医院推行新的财务管理机制扫除障碍。此外,医院的管理层还需从自身做起,在改变自身的财务成本控制观念的同时,发动其他员工一起加入到医院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过程中。
医院只有对成本加强控制和核算,才能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并有效提高竞争优势。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规模和不同的业务范围,所以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制定相关财务成本核算制度时,可以参考经营情况类似的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吸取优秀的财务管理经验和优越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不断学习与改进,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才能更好地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