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农技推广人员是振兴乡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青岛市农技中心自2019年改革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才兴业的发展理念,高度注重人才培养,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聚力提高服务效能,并于2020年在全国农业农村系统首创“青蓝计划”青年农技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夯实农技人员理论基础,快速提升技术应用能力,达到互学共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两年来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探索出一条现代农技推广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自2019年7月起青岛市开启了新一轮农技推广单位机构改革,新组建的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整合了市级农机推广、农技推广、农民教育、后勤服务等多个单位的人员和职能,组建成立综合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新组建单位干部职工的学历、职称、岗位等结构比较复杂,年龄结构也比较失衡,职工总体年龄偏大,45周岁以下中青年人员仅占到36%,其中76%为专业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多数缺乏实践锻炼,专业技能提高也较为缓慢,难以胜任新时期农技推广工作的重任。为加快培养农技推广后备力量,夯实事业发展根基,建设一支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掌握精湛专业技能的青年人才队伍,市农技中心决定实施“青蓝计划”,充分发挥农技专家的“传帮带”作用,挖掘青年人员的业务潜能,积极营造“学技术、练技能、强素质、争一流”的浓厚氛围,推动人才振兴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中心主要领导为组长、中心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中心首席专家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青蓝计划”实施意见、工作方案、人才培养评价办法等,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考评,形成制度合力,确保“青蓝计划”有力有序开展。配强导师力量,从中心技术委员会中选聘德才兼备的突出贡献人才、劳模、拔尖人才等高级专家9人作为理论导师,同时从农业园区、生产基地择优选聘9名经验丰富的“土专家”作为技能导师,创新青年人才培养“双导师制”,通过“一带一”“一带多”等形式确定师徒关系,明确师徒职责,两年来共培养学员35人。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导师结合科技下乡、技术服务、项目实施、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和生产实际,带领学员开展技术研究和推广,向学员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能力提升计划,积极参与导师主持的60余个试验示范和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采取“固定基地、限定时间、驻点培养”的模式,从全市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中遴选“青蓝计划”实践基地9个,为师徒开展技术试验和教学实训搭建平台,让青年学员驻点学习,真正发挥“土专家”导师的专长,手把手地传授农业实用技术。与高校、科研、涉农企业等单位深化合作,协同开展产学研用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将“青蓝计划”学员纳入培养范围,学习前沿农业科技知识,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水平。利用中心“农技大讲堂”、“每月一讲”等邀请专家、教授对学员开展专题培训9场次,组织学习成果汇报活动3场次,为学员提供展示自己、提升能力的舞台。
干事创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中,“青蓝计划”师徒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导师张云伟、学员庄顺龙报名参加援陇农业工作队,为陇南市援建起西部地区水平领先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该基地成功入选全国农机行业扶贫优秀案例;导师纪国才、王连刚主动赴甘肃定西开展技术扶贫工作,为当地引入优良蔬菜品种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助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有2名学员被选派到区市农业农村局挂职,在帮扶地方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有10余名学员在农业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讲解活动中担当主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青蓝计划”以来,一批优秀学员获得职务、职称晋升,有4名导师获得正高级职称资格,有7名学员获得副高级职称资格,有5名学员晋升为部门负责人,“青蓝计划”学员骨干作用突显,中心上下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更浓,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
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实施“青蓝计划”,中心上下形成了互学共进的良好风气。青年人才获得一个便捷学习平台和快速成长渠道,知识面得到拓展,视野更加开阔,技术创新和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提升。导师们通过业务传授,在指导交流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达到互促共进的效果。通过参加农机农艺融合现场演示会、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观摩培训会、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会等30余场次观摩培训活动和40余场次农业生产实训活动,导师们现场教学,徒弟们学思用贯通,把小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习效能。通过参与试验示范,学员们掌握了试验设计、田间布局、数据调查、统计分析、试验总结等基本研究方法。“青蓝计划”实施以来,学员们发表科技论文8篇,参与完成地方标准制定15项,取得技术成果奖4项。结合科技下乡、“四联四送”、 “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师徒深入60多个村开展技术帮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地解决生产难题近70个,切实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