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汝静
(云南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云南昭通 657000)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向前迈进。一直以来,我国农业发展都受到水资源较为匮乏的限制,而现阶段水资源匮乏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为进一步寻求农田灌溉的有效解决途径,灌区田间渠道工程应得到有效运用和推广。对灌区田间渠道工程现存问题及对策展开探究,可以促进灌溉工程整体建设规模的扩大及效益的增长。
伴随农业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建成了很多灌区田间渠道工程,这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然而,我国国土面积大,不同地区的农田所在地理环境有很大不同。在田间渠道设计时需进行全面综合考量,把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有效融合统一,让灌区田间渠道工程建设推动农业产业不断发展。
灌区田间渠道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效益区的水、田、地、路等这些因素加以有机结合,统一农业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际设计期间,应对以下原则加以把握[1]。1)考虑灌溉面积、灌溉效果和灌溉用水之间的关系,协调各方关系,不断提升灌溉效率。同时,增加灌溉面积,保证灌溉用水经济效益最大化。2)以农田用水作为立足点,进行防洪与排涝设计,与工业生产及生活用水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农田对洪涝与干旱的防护能力。3)以农田情况为依托,进行实地考察。
田间渠道设计时,需确保设计方案满足田间渠道具体建设标准,保证渠道裁弯具有的合理性,从而防止渠道产生淤堵现象,通过设计完善促使渠道发挥出应有的效用,满足农业产业发展具体需求。结合现阶段的溉区整体设计水平,对田间渠道设计时,需对其灌溉面积、流量等指标及结构形式展开全面分析,按照合理规划,布置合理的渠道线路,进而有效控制渠道用水耗损量及水流量。对灌区田间渠道陈旧土渠进行改造设计时,要与用户充分沟通,尊重用户的用水习惯,结合设计新理念进行交流,让用户接受新渠道[2]。例如,通常设计“U”型槽,优化设计其实是把“U”型槽实施扩增,同时调整“U”型槽面积,特别是空断面,可以让设计理念与农业产业整体发展需求得到有效的结合。
1)人们的投劳自筹并未落实到位。现阶段,多数项目全都需要在相关人员的投劳自筹中受益。但是,现实是人们的自筹资金率较低,导致工程施工期间缺少充足的资金,进而加大了施工与进度的整体难度。2)项目实际施工环境较差。很多干渠道工程早已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但土地占用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占地、拆迁及补偿这些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进而导致现阶段施工难度比较大[3]。即便工程建设取得了许可证,确定了管护范围,然而一些人员依然在此类土地之上种植作物,从而导致在整治工作进行落实期间,多数人都会为了占用土地及绿化苗木而寻求补偿及赔偿,进而对工程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田间渠道中群众会主动投工、投劳,在需要资金时部分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群众自筹,因而工程造价较低,专业的施工队伍不愿进入,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以“U”型槽施工为例,施工期间通常存在不少质量问题。1)混凝土的调配比例存在问题,致使其性能较低。所用的碎石砂石并未得到均匀搅拌,而且工程施工期间并未充分振捣,进而导致工程产生渗漏问题和开裂问题。2)借助混凝土有关材料进行水利渠道方面建设,具有的养护能力较低,致使渠道难以有效应对水循环产生的一定压力,进而导致渠道工程极有可能遇到被破坏这种风险。3)实际施工期间,并未对地基处腐土、垃圾与淤泥进行彻底清理。工程设计期间,地基开挖与回填不当,而且边坡处理也缺少科学性。4)模板拼接有着较大偏差,同时施工并未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施工单位为赶进度,提前拆除模板,同时并未进行科学养护,致使结构出现开裂与渗透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整体发展状况和其他行业整体发展状况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致使从事基层农业水利的技术人员极度缺乏。同时,基层农业水利方面的从业人员老龄化程度较高,进而对农业水利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此外,人才的匮乏导致相关先进思想的融合不到位。实际的工作环节中,遇到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在面对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时,由于人才缺失、工作人员老龄化、对先进设备的操控能力较差,均使得先进设备难以充分发挥出其优势,阻碍了相关环节的进步和发展。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仅对近处水工的建筑物进行日常管理,对于渠道或者线路较长的部分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案。同时,灌区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在该区域工作的人员较少,直接导致管理机制难以得到优化。在日常工作中实际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出现问题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致使先进思想没有得到落实,相应的运行机制难以得到优化。
田间渠道工程具体设计期间,需严格遵循工程建设有关标准和要求,全面了解相关工程信息,并掌握工程需要的具体成本与工程量,全面对比不同设计方案,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实际工程中,充分理解并分析工程信息,同时切实落实投劳自筹,优化施工环境,降低施工整体难度。
田间渠道建设不仅要对验收工作加以重视,同时还需在平时建设过程中对施工展开有效监督,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果监督工作缺位或缺少相关机制,则极易导致施工出现混乱。发挥出监督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工程监督机制十分重要[4]。对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可以明确违规行为的处理方法,进而对工程建设期间的违规行为加以有效制约。同时,田间渠道工程建设验收环节是工程结尾且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做实做细验收这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之上可以提高工程的实际质量。怎样结合渠道建设有关验收标准,同时融入严格要求展开验收工作,这是现阶段农业水利工作人员积极探究的重要内容。为此,需提升工程验收工作质量,制定健全的验收流程,在有效科学的验收流程基础上,为验收工作指明方向。开展验收工作时,不能只是通过简单的观察,而应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进行测试、观察及测量,进而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现阶段,水利基层人才短缺是阻碍水利工程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应当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1)构建健全的基层水利方面的服务体系,合理制定相关措施,有效提升基层水利方面的服务水平[5]。2)强化基层水利人才整体招聘力度及考核力度,积极培养并合理选拔基层水利技术人才,合理配备基层水利管理单位技术人员,提升运行管理水平,田间渠道建设及管理问题才会得到有效解决。具体的人才规划中应采用考核和培训2种不同的方式。1)在招聘环节应切实考核人才的工作能力及人才对各项工作制度的了解情况,同时要注意考核人才的创新思想。2)在培训中,应秉承针对不同问题及时进行培训的原则。例如,利用业余时间让相应人员完成自主学习,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力量,让人才在网络中完成学习,并进行考核。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时,相关人员要及时自主查找问题的原因,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基层人员的工作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各岗位要明确职责,相关人员要主动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意识。同时,要主动做到管理模式的优化,应秉承顺应时代发展的基本原则,让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得到不断优化。例如,可以在工作中推广成立灌区的用水协会,借助此方式指引用户参与日常的管理工作。此外,管理者应明确自身的职责,要不断增强管理意识。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以责任制层层递进追究,将灌区的基本工作落实到实处。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对田间渠道建设加以重视。田间渠道工程整体建设质量会对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田间渠道工程建设,主要存在着施工难度比较大,工程设计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工程质量不高及基层缺少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等问题。为此,需要完善工程现有验收标准,提升验收质量,完善工程监督机制,同时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进而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利用率,提升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