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华
(湖北省宜城市国有长北山林场,湖北宜城 441400)
松树是一种常青树种,因其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存活率高等特点而成为我国林业发展中重点选择的苗木树种[1]。目前,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提升松树育苗的水平,是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标准,决定了技术在松树育苗方面的应用应当拥有一套完善的体系,以保证技术应用的稳定性、有效性,而这就要求林业主体重视对林业发展中松树育苗技术应用的研究。
目前,松树种植属于我国林业发展区域的重点建设内容,各地区在长期的松树种植实践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育苗经验。在培育松苗的过程中,虽然传统人工形式仍然有效,但在育苗期间多数苗木的适应能力与多项病虫害都极大影响了苗木的正常生长,由于缺少科学的管控,导致树苗培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出现严重下滑。如果实行规范性较强的苗圃选择、科学选种等松树育苗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松树苗培育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率,还可以改善树苗的生长环境,促进树苗对养分的吸收,实现树苗的茁壮生长。
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是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关注点。虽然传统以人工为主的育苗方式能够保证局部性树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但是随着松树林面积和规模的持续扩大,有限的育苗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完成育苗作业任务,进而影响了经营者的经济收入。通过实施以技术为指导的育苗实践行为,可以集中性、统一性地对松树育苗的土壤、肥料、水分等因素进行合理管控,为树苗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整片树林的经济效益产出、生态效益产出和社会效益产出实现统一。
松树育苗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科学选种和平整土地。
在选种方面,要重点关注种子的质量。一般而言,松树果实的成熟期在每年的8—10 月,林业经营管理部门需要保证在该段时间内拥有合适的人员开展采种工作。在正式采种以前,相关经营主体需要开设与采种相关的技能知识培训,让更多采种人员了解与掌握种子发育的状态、存放种子的形式,继而保障种子采集工作的整体质量。在集中性采种活动结束后,要对采集的种子进行充分晾晒,避免因为水分过多、种子堆积等情况而出现种子发霉、变质等情况。在晾晒完毕后,要在第2 年3月播种之前将种子存储于通风、干燥的室内空间,以确保种子的整体质量。
在平整土地方面,要尽可能地保证土地的土质。在进行育苗前,林业经营主体要先做好育苗区域的选择。选择时,要尽量挑选距离水源地较近、土壤肥沃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不仅能有效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还可以有效提升幼芽和幼苗的抗病能力,从根源上防治病虫害。实践表明,松树育种适宜在土质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砂壤土地上进行,因为这类土壤的松软度和通气性比较好,且水分适宜,能够满足种子发芽和生长的水分、养分等方面的需求。在选好育种土地后,要在3 月下旬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相应的翻做和平整,在平整过程中可以每667 m2施3 000 kg 厩肥,并使用石灰等对土壤消毒,使土壤的质量有明显提高。在平整完土地以后,要在土地上制作宽1 m 左右的高床或者高垄,用于播种种子。除了常规的平整土地外,有条件的地区和经营主体可以通过选制营养土的方式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为后期苗木的生长提供相应的营养支持。在制作营养土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科学配制土壤的营养成分比例,按照过磷酸钙、火土灰、黄心土与菌根土的比例分别为2%、2%、28%、40%、30%的标准进行调整,并确保配置后的土壤的均匀性、洁净度与细致度,最终将调制好的土壤进行转袋处理[2]。在3 月中下旬播种之前,将调制的营养土袋子均匀地摆放在高床或高垄旁,并使用砂土或细土进行覆盖,以保证营养能够下渗。
在完成育种前的选种和土地平整工作以后,就要开始着手进行松树树种的播种工作。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松树的播种时间一般选在4 月中下旬。在播种前,需要先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处理的步骤主要包括两项。1)使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 h,或者使用40 ℃左右的水浸泡种子4~5 h,达到对种子进行消毒的目的;2)在消毒并筛选掉干瘪的种子后,将良种放置在温度适宜的湿沙或者锯末中,并保持储存环境的阴干和通风条件,使种子能自然发芽[3]。在催芽过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洒水,确保种子处于湿润的状态中。
经过2~3 d 后,松苗种子会慢慢长出嫩芽,在种子壳裂开一半时可以进行播种作业。播种时间宜选择每年的3 月中下旬至5 月初,因为这段时间属于春季,气候条件有利于幼芽的生长发育。
田间管理属于树苗从幼芽过渡到幼苗阶段开展的培育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内容。
在田间浇水方面,育苗人员应当根据自然降水量和土壤的湿润程度确定浇水的时间和水量。同时,要注意保持灌溉水的水温与苗床内的温度基本一致,避免因为所浇水的水温与苗床温度之间的差距过大而影响幼苗的生长速度。在幼苗管理中,为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过去,可以在松树幼苗出齐后进行必要的遮阴,保持松树苗林的透光度在60%左右[4]。
在施肥方面,当种子生出幼苗后,每667 m2施5 kg硫酸铵,待树苗生出叶子后,可在叶子表面喷洒尿素溶液,每10 d 喷洒1 次,以加快叶子树的生长速度。进入8 月后,可以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适量追施磷钾肥。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当完成幼苗移植后,应使用600~800 倍的百菌清溶液喷洒松树幼苗的叶面1~2 次,对叶面进行杀菌消毒,以保证幼苗叶子的生长质量。在后期的田间管理中,应重点防范蚜虫、卷叶蛾等虫害。防治的方法为使用经过稀释后的敌敌畏等化学药物进行喷洒。
除了上述的田间管理内容和方法以外,管理人员还要注意在6 月中下旬和7 月中上旬分别进行2 次间苗,确保其留苗量保持在100 株/m。
苗木移栽是影响育苗成果的关键步骤,也是对育苗技术要求比较高的环节。在实施上述育苗技术后,一般可以在播种后100~120 d、松树苗木的高度达到15~25 cm、地径在0.2~0.3 cm 时进行移栽。可以在移栽前3~5 d 提前进行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疏松,以确保移栽的效果[5]。在实际的移栽过程中,移栽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出圃的苗木进行分装,并存放在背阴处,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及时栽植。
在当前的林业发展中,为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真正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除了要扩大松树种植面积以外,还要注重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松树育苗的有效性,促进松树苗木生长质量的提高。为此,相关人员可在林业发展区域内种植优质的松树品种,并通过做好育苗前的准备工作、科学播种、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适时移栽苗木等技术的应用提高松树育苗的技术水平,切实提高松树的成活率,并尽可能发挥松树的生态效益优势。当然松树育苗技术是随着松树育苗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因此相关人员尤其是林业经营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育苗技术的探索与创新活动,通过持续性的创新来提高育苗的技术水平和成效,使松树种植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