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笑瑾
2021年7月20日,郑州市遭遇极其严重的特大暴雨袭击,仅16:00—17:00,短短一个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
笔者注意到,在此次特大暴雨事件中,有一些涉及文物工作的舆论热点,值得我们冷静反思,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本文就“7·20”特大暴雨事件中的这些热点个案,谈一谈文物系统的舆情应对问题,探讨如何规避负面舆情的传播风险及负面影响的扩大化,以及如何运用好媒体并主动占据舆论高地。
“文物人太累了,我没有办法抢救所有的文物,我没有办法保障文物不受损伤。”郑州博物馆馆长张霆说,“作为文物工作者,文物的安全比我们的生命重要。”“我泪流满面,文物人咬紧牙关,拼尽全力……”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在微信朋友圈的感慨,很快引起了媒体对暴雨中文物受灾情况的关注,“河南文物局局长哭了”登上热搜。关注之下,社会公众了解到,在暴雨突袭下,郑州博物馆新馆展现出了新时代文物人的使命与担当。
2021年5月1日,郑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门迎客,共计6万余件文物藏品在新馆亮相。“创世王都”“天地之中”“百年史话”等基本陈列,“翰墨丹青”“妙相艺境”“郑地名人”等专题性展览,以及“定鼎中原——河南古代都城文明展”“黄河珍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等精品展览,受到市民广泛好评。然而,新馆对外迎客仅81天,就遭遇一次大考验。7月20日下午,郑州博物馆新馆屋顶积水从通风管道灌入展厅;7月21日凌晨,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通知:距郑州博物馆新馆直线距离10千米的郭家嘴水库水位快速上涨,存在重大溃堤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郑州博物馆新馆内人员需要紧急撤离。可是,“人可以走,文物怎么办?”“到底是人命重要,还是文物重要?”“人命和文物一样重要!”“人在,文物在。”“左手一个鬲,右手一个爵,抱它们上楼的时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沉甸甸的使命感。”郑州博物馆新馆几十名员工全部投入到这场文物临时转移大战中,至21日7时,文物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馆内一二层的4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大量馆藏一级文物,均没有任何损伤。
正是通过文物部门主动发声,第一视角传递正能量,引起舆论关注登上热搜,公众才看到了暴雨中郑州博物馆员工的文物抢救保护行动,理解了这群默默无闻的文物人的信念与坚持,感受到了每一个文博人的使命与担当。
除了馆藏文物外,郑州市还有近万处文物古遗址、古墓群等。在此次特大暴雨中,这些古遗址、古墓群受灾受损严重。比如,新郑市的郑韩故城、新密的古城寨等古城址,受暴雨长时间侵袭,多处出现保护性夯土滑坡、本体大面积坍塌等情况,现场惨状让人心疼。
然而,本该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的受灾现场却传来了猎奇的声音。7月23日,某知名媒体号在抖音上发布一条视频:“郑州暴雨后冲出汉代古墓!”视频中,是一段郑州新郑市因暴雨造成的道路塌方处出现带花纹的石头和陶器等文物的影像,以及文物工作者的受访声音:“是古墓。”“汉代的。”“古墓”“汉代”这些字眼,从官方人员的口中说出,挑动着公众的神经,短视频的迅速传播,引来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很多村民、网友、博主围聚现场,甚至有人要去抢里边的器物。我们暂且不论这种行为是不是涉嫌违法,仅这种因媒体传播导致的围聚现场行为,就对文物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7月24日,新郑市文物部门正式回应称,现场道路封闭,已经请专业文物考古人员对此前因暴雨塌方暴露出的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同时对古墓所在的古城村遗址加强了巡查保护。
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如何更好地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如何应对文物系统突发舆情?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并找到应对之策。
在探讨突发舆情应对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弄清什么是网络舆情。一般来说,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简单来说,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以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与互动为内容的一种社会传播现象。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社会公众对文物领域的认知更新,文物工作所面对的舆情环境也逐渐复杂。一方面,互联网、移动终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特别是微博、短视频等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舆论热点生成的主要渠道。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5.66亿,日活跃用户达到2.46亿,二季度微博的月活跃用户中来自移动终端的比例达到了94%。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达8.73亿,使用率达88.3%,短视频对网民的吸引力最大,20.4%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是短视频应用。观看、拍摄短视频已成为一种全新网络热潮,刷短视频已经成为移动用户的新常态。比如,“7·20”暴雨期间,网民通过vlog、直播、微博图文等形式,记录生活,表达喜怒哀乐。另一方面,近年的河南“文物热”现象,吸引了更多关注,屡屡登上热搜榜单。从2020年年末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一经问世即被一抢而空,到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小姐姐的强势出圈,再到《端午奇妙游》“水中洛神”舞蹈突围走红。线上的热搜,引来线下打卡火爆。郑州博物馆新馆开业就成为热门打卡地,五一节假期间迎来了6万人参观。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热搜博物馆榜单中,河南省有3家博物馆榜上有名。可以说,当下文物事业的每一步动作都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
总之,当前郑州市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提高,文物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灾情、疫情叠加下,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环境,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舆情的不可预见性倍增。在信息匮乏的时代,传统意义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专业媒体传递出来的内容就是大众传播信息,传递信息的出口比较单一。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以及信息技术的更新,从早期的博客、播客、微博、微信,到这几年突飞猛进的短视频平台,基本实现了“用户即媒体、人人皆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可开麦克风”。特别是短视频平台发布门槛较低,契合当下网民移动化、碎片化、快节奏的阅读模式,加上短视频颇具视觉冲击力、现场感,让每一个屏幕前的人都有直观的感受,便于传播者的情感宣泄,易增强网民的信任感与参与感,推动舆情快速发酵及广泛传播。
从近期舆情传播来看,不少舆情事件来源于短视频,短视频成舆情“策源地”与“发酵池”的特征进一步凸显,给相关部门的舆情应对带来了一定挑战。比如,此次“郑州暴雨后冲出汉代古墓”,就是从短视频平台发酵而起。再比如,《唐宫夜宴》的出圈,也是最早从视频平台——B站,再到微博、短视频等平台,进而引起全社会关注。鉴于媒介生态和传播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理应更多审视社交媒体和社会化传播,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利用社交化平台,引导年轻观众关注支持参与文物工作。同时,要规避、查禁那些为了逐利,用拼凑剪辑、摆拍等方式传播虚假信息的资本自媒体。
2.舆情有效应对的难度加大。从主观意识上来说,受错误思想影响,仍存在“躲逃敷衍”“封堵隐瞒”“推诿甩锅”等情况。或因“家丑不可外扬”心理,怕影响形象,放任不管,任由舆论发酵;或因“鸵鸟”心理,玩失踪装死,对舆论充耳不闻、置之不理;或刻意隐瞒,不敢发声。没有了权威声音,人们难免臆想猜测,选择相信小道消息和谣言。
从客观实际上来说,一是舆情应对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一套舆情收集分析、研判预警、处置的机制,信息收集监测技术手段不够“新”,信息采集分析系统不够智能化,信息公开迟缓滞后,应对网络舆情能力不足。二是舆情应对的态度和作风问题。负面舆情的扩大化,看似涉事方应对舆情的能力不足、水平较低,实际是民众对涉事方舆情应对的态度和作风不满。在应对舆情时,没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没有站稳群众立场,没有践行群众路线,结果舆情热度不仅没有降下来,反而持续发酵升级,甚至引发次生舆情,造成更恶劣的社会影响。
网络舆情应对的滞后、机制制度的不健全、态度作风的偏颇,都可能导致舆情应对的失效。
3.文物工作者的素养与社会对文物工作关注的关联性凸显。文物作为社会公共资源,全社会对文物工作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它频频成为网络关注热点,如何让社会了解文物工作,支持文物工作,监督文物工作,是文物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
但是,目前郑州市文博机构设置与所承担的职能任务不匹配、不适应的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当前,文物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各县(市、区)基层文博机构队伍薄弱,一线文物专业人员匮乏、综合能力欠缺,无法有效履行法定职责,往往是一人多用。
综上,只有把握好身处的社交化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应对的被动与失效、文物热与文物从业人员水平的差距等方面的关键点,才可以找到理想的应对之策。
郑州市作为文物资源大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省保单位123处,市保单位246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近万处,可移动文物16万余件(套)。无论是文物古迹的总量,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郑州市的文物资源都位于全国城市前列,在关注度高涨的 “文物热”下,保持良好和谐的媒体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文物事业发展。
1.充分认识社交媒体时代的重要性。社会化传媒时代,人人是媒体,社交媒体逐渐成为网络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2021年上半年,河南卫视系列节目《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都是先引导社交媒体年轻受众的关注,从而产生话题讨论,吸引公众关注底蕴厚重的河南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因此,文物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社交媒体的重要性,强化阵地意识,把握受众心理,推送优质内容,创新传播形式,优化传播技术,广泛、深入开展正面宣传,提升网上宣传效果。一要加强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积极应对舆情,以理服人。二要善于学习,更新理念认知,熟悉社交媒体,科学把握网络传播规律。三要主动接触新媒体,主动联系,主动沟通,拉近公众与事实的距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正确引导舆情。
2.健全完善舆情应对机制。一是健全舆情监测采集报告机制。建立24小时舆情监测制度,建立“人工+技术”的立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机制。二是建立舆情研判决策机制。结合实际,根据舆情的分类、规模等,科学制订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及时启动相关预案。获取网络舆情动态,了解舆论背后的公众诉求,建立职责明确、组织有力、运行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抓住、把握好处置的最佳时机。三是规范发声回应机制。制订媒体对接方案,规范新闻发言人的发声方式、发声流程,积极组织材料信息,迅速形成统一口径,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同时,完善文物舆情发声渠道,强化文物舆情的敏感意识和捕捉能力,优化文物舆情应对方式,提升文物舆情正面宣传的引导力、影响力。
3.以人为本,高效有序进行舆情处置。一是及时有效。有研究表明,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已由过去的黄金4小时缩短为黄金2小时,即在2小时内尽快发出首条新闻,引导受众形成第一印象。如果文物舆情“第一反应”失真失实,流言和谣言就会大行其道,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挫伤公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不利于文物保护。因此,要充分利用黄金2小时,做到快速反应,及时行动。二是规范有序。网络舆情发生后,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了解事件情况,跟踪研判舆情,设置传播议程,控制事件处置的话语权,赢得舆情引导主动权,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公开透明回应社会关切和质疑,并组织权威评论,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问题没有查清时,不信口开河,查一点说一点,用滚雪球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将事件进展情况告知公众。三是以人为本。舆情汹涌、众声喧哗之时,如果居高临下,自说自话,不但无济于事,相反会激起更多质疑,加剧舆论对立。明智之举是,在舆情发端之时,放下架子,以真诚示人,主动与民沟通,平等对话,防止民怨变为民怒,回应民众关切。实践证明,只有放下架子,积极与公众交流,主动与媒体沟通,以真诚回应赢得信任支持,才能有效引导舆情,妥善处置事件,避免“小事闹大、大事闹炸”。
4.充实基层队伍力量。一是健全完善基层文物保管机构,确保从业人员数量和专业水平。当前,基层单位文博队伍薄弱、一线文物专业人员匮乏。此次“7·20”特大暴雨中,无专门机构或人员值守的文物保护单位不能及时查险排险,对强化基层文物保护力量提出了警示,应予以高度重视。二是完善舆情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热点难点问题多,只有加强基层舆情工作队伍建设,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学会主动、正确引导舆情,才能塑造文物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