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玉鲜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云南 保山 678100)
昌宁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辖区国土面积3888 km2。最高海拔2875.9 m,最低海拔608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低热、温热、温凉、高寒4 个气候带。境内年平均气温15.3℃,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6℃,年平均降雨1242.7 mm,无霜期253~329 天。全县种植180 万亩核桃,31 万亩茶叶,12万亩蔬菜,3 万亩水果,6.85 万亩蚕桑,19 万亩澳洲坚果,农民收入的60%来自农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 年底,昌宁县共有耕整地机械9514 台,微耕机1922 台,机引犁603 台,旋耕机2670 台,深松机285 台,机引耙782 台,播种机73 台,插秧机22 台,植保机械2361 台,植保无人机3 台,茶树修剪机2250 台,收割机113 台,机动脱粒机9845 台,畜牧机械24217 台套。
主要农作物耕、播、收机械化水平:机耕面积85.07 万亩,机播面积6.33 万亩,机电灌溉面积55.43 万亩,机械植保面积53.25 万亩,机收面积16.77 万亩。全县综合机械化率达52.8%。
10 年前,昌宁县农机作业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近5 年来,农机化从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产业逐渐向其他产业发展,如蚕桑、茶叶、马铃薯等。同时,相应的服务范围及质量提升很多,如果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专门的技术人员解决[1]。
昌宁县农业机械化起步晚,推广范围狭窄、适用地块受限,没有固定的农机推广示范基地,临时示范基地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
农机作业具有其特殊性,目前能够使用农机的范围包括农田作业、农机维护维修、运输等服务。有些地势部分农机难以操作,遇到特殊情况时不能快速解决。配件供应、农机管理、跨区域作业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以尽快实现农机发展目标[2]。
(1)驾驶员没有达到100%持证驾驶
据不完全统计,昌宁县现有在册拖拉机6975 台,拖拉机配套农具4340 台(套);完成拖拉机检验5706 台,拖拉机注销685 台,拖拉机检验率达81.8%。全县拖拉机在册驾驶员8946 人,完成新训驾驶员251 人、驾驶员审验1224 人,驾驶员审验率达13.68%,驾驶证注销2 人。登记备案管理微耕机4693 台,挂牌率97%,驾驶人持证率98%。
(2)老旧拖拉机多
6975 台在册拖拉机中,达到9 年报废的有2700 台,3 年未检的有351 台。
(3)其他农用机械安全问题突出
农机手没有完全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安全防护意识有待提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据不完全统计,昌宁县共有158 家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达363 人,以下几方面是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困难原因:
一是维护维修店大部分都在镇上或道路主干道两边,住在边远山区的农民想要修理农机需要运输车辆,增加了成本。
二是农机维护维修工平均年龄都是45 岁以上,新型机械维修维护有一定的知识盲区;参与学习农机专业培训的年轻人没有理论基础,很多年轻人都半途而废。
三是部分农机维修点规模较小,装置设备较落后,存在着“大病”修不了、“小病”没人修的问题。
四是维修营业时间不长。春、秋季节是农机作业的高峰期,但其余时间使用农机的概率较小,维修点基本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
昌宁县的农业机械推广机构专业人员技术力量有限。推广站目前在编在岗17 人,其中50 岁以上的有9 人,40~50 岁5 人,35 岁~40 岁2 人,人员结构老龄化。从专业学校毕业的有3 人,没有专门进行新机械的研究人员,只能从外地引进,但未必完全适合本地应用,可以让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新机械的培训普及。目前新机械的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只能走“企业+农户”的模式来推广;在技术人员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导致推广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保护性耕作项目,水稻、马铃薯、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实施范围狭窄。上述原因导致新机具、新技术和新项目无法在昌宁县得到有效推广。
近年来,随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农机发展工作。作为推动农机发展的后盾力量,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户对农机的认识,使农民能主动购买。农机后期保养维修也要有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农机推广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进一步解决农机发展后劲不足问题,促进农机产业稳快发展。
建议分期分批组织推广站人员集中培训、实训,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农机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建议年龄偏大的同志做好传帮带工作,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建议定期不定期培训农机操作人员,不断提高农机手操作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
建议由昌宁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牵头,昌宁县农业农村局农机股、昌宁县农机技术推广站、各乡镇农业中心等多个部门联合行动,村社交通管理人员配合,形成监管网络,贴合实际解决农村基层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能力薄弱的问题。从源头上进行管控,有效提高驾驶员持证率、农机检验率和过户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议依据现行《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规定》《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制定适合本地区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的管理办法;对申请进行运输作业的拖拉机设定相关准入条件,要求安装前后灯光、警示装置、反光膜等[3]。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多部门联合行动,对安全隐患进行大排查,加强机手培训、复训,使每一位机手都能熟练掌握农用机具操作技能,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议一年组织1~2 次维护维修人员技能培训,以职业技术学校为培训机构,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规定学够相应课时且考试合格后才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和职业技能。引导农机合作社配备相应的维修人员开展农机维修业务,鼓励农机企业与维修网点联合开展售后服务,使双方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随着昌宁县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技术是当地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农机作为农业技术的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昌宁县想要完善农机体系,从事农机推广和农机操作的人员需深入基层,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扶持政策,从提高专业水平、建立管理机制、加强维修网点管理等方面着手,加快昌宁县农机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