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东兰县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12-25 10:15
南方农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桑蚕养蚕农户

覃 隆

(东兰县桑蚕产业发展中心,广西东兰 547400)

东兰县位于我国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土地面积2 437 km2,耕地面积14 000 hm2,属于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漫长,冬季短暂,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1 450~1 480 h,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0 ℃左右,雨热同期,年降水量为1 200~1 700 mm。每年养蚕可以从3 月中旬持续到11月中旬,具有发展桑蚕生产的先天优势。乡村振兴背景下,东兰县应该大力推动桑蚕转型升级,形成产业联动效应,使桑蚕成为惠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1 相关概念

1.1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指乡村振兴战略,其实施目的是推动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依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完善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做好农村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统筹,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1]。

1.2 桑蚕产业

桑蚕产业是借助特定的自然条件,发挥蚕桑的生物特性,结合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完善的生产要素收获蚕丝,在对蚕丝进行相应的转化处理后,形成丝绸及其他丝织品产品。桑蚕产业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产业体系,包括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及印染等,涉及了工业、农业和贸易产业,产业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产业。

2 现状

2.1 基本情况

近年来,东兰县高度重视桑蚕产业的发展,广大农民通过种桑养蚕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据统计,截至2020 年,东兰县桑园面积达3 092 hm2,鲜茧产量4 202 t,产值1.36 亿元,养蚕农户2 万多户。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东兰县不仅在桑园、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在极力延长产业链条,从浙江省引进茧丝加工企业——广西东兰花神丝绸有限公司,建成了8 组自动缫丝机[2],公司白厂丝年产量达到350 t,从业人数200 多人,注册了商标“蘭花神”,拥有年产20 万张蚕种公司,企业在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对农户生产的蚕茧进行保价收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循环产业链。

2.2 存在问题

东兰县桑蚕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

2.2.1 产业发展不均衡

东兰县本身地处云贵高原,境内多侵蚀山、溶蚀谷和溶蚀洼地,人均耕地面积0.05 hm2,很难对桑园种植面积进行扩大,严重制约了桑蚕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结合广西的相关政策,其重点扶持的对象是桑园种植面积超过0.67 万公顷的县市,东兰县距离标准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农户的角度,较小的种养规模意味着较低的收入,桑蚕种养并不能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加上缺乏科学的生产管理,产业的发展水平始终无法提高[3]。

2.2.2 资源利用不合理

东兰县在发展桑蚕产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各种废弃物的排放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给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事实上,蚕桑资源在饲料、食用及药用等方面同样有着良好的作用,但是东兰县缺乏对这些作用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导致桑蚕产业的发展依然停留在相对低端的生产环节,引入的企业多是缫丝制丝企业,全产业链条尚未形成,产品附加值严重不足。

2.2.3 风险抵御能力差

在多数家庭将桑蚕产业作为副业的情况下,产业存在前期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生产规模小,设施陈旧,采用的多是作坊式生产模式,加上养蚕场地小,人蚕共室可能导致蚕病的大规模暴发。很多农户缺乏专业的养蚕知识,缺乏对蚕病的有效防治,也无法预测市场发展趋势,通常都是在蚕茧市场价格较高时一拥而上,当价格下降时又纷纷放弃。另外,相关部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蚕桑病情预防预警机制,导致了风险抵御能力的下降[4]。

2.2.4 生产水平偏低

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留下的多是老弱和妇孺,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低,专业能力欠缺,严重制约了产业后期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受福利待遇、职业发展、岗位编制及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专业技术岗位在人才配置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缺乏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也无法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3 发展策略

针对当前桑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东兰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立足区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桑蚕产业的融合发展。

3.1 提高技术能力

应结合东兰县的生产实际,做好桑蚕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促进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5]。以桑蚕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为核心,邀请农技专家开展关于桑树常见病虫害、蚕病防治、养蚕技术等讲座,对相应的生产技术资料进行广泛发放,解答种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提高养蚕户的专业技术,拓展其知识面,提升病虫害防治意识,自觉做好防控工作,实现桑蚕产业的稳产高产。在实施人员培训过程中,需要争取上级部门的更多支持,邀请先进技术人员和养蚕大户进行技术宣传和经验交流,也可以定期组织技术骨干到专业院校或机构进行培训,促进其技术实力的提高。省力化、机械化是桑蚕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建立示范基地,优先选择有影响力的养蚕大户作为示范推广对象,以点带面,深入推进桑蚕生产省力化、机械化的发展,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促进桑蚕产业降本增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3.2 优化资源配置

应重视对于桑蚕产业中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当前,东兰县桑园面积0.34 万公顷,年均砍伐桑树枝条50 000 t以上,出产蚕沙超过7 000 t,从目前来看,砍伐掉的桑枝少部分用于燃烧取暖,绝大多数被随意丢弃,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容易滋生病虫害。蚕沙本身富含有机质,是一种理想的有机肥,将其应用到农业种植中,可以实现变废为宝,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对蚕桑资源在造纸、食用、药用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深入挖掘,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6]。

3.3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

应立足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将政策所具备的引导和带动效应充分发挥出来,解决农户桑苗款、肥料等困难和问题,对于按时保质完成鲜茧生产和销售任务的农户进行奖励,激发其对于生产的能动性。着力创建一批优质高产桑园,通过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以此促进桑蚕产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快速推广应用,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优先发展环境,加快蚕室和蚕沙池的优化改造,做好蚕沙回收利用或无公害处理。在养蚕大户和龙头企业的土地征用、贷款发放、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培养一定的中小企业,提升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以此来实现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形成产业联动

应大力推动桑蚕产业转型升级,使桑蚕成为惠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桑蚕产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构建现代蚕业示范区。地方政府应做好招商引资,引入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对现有企业进行扶持,引导其扩大生产规模,将桑蚕资源加工朝着纵深的方向不断推进,提高产品增值空间,提高生产利润。对照相应的产业振兴计划,引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动员农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做好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定期开展培训,指导农户进行良种选育和科学种养,促进其收益的提高[7]。

4 结语

桑蚕产业是一种相对特殊的产业类型,涉及多个不同的产业,而且这些产品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联。桑蚕产业发展过程中,东兰县应借鉴先进县区在桑蚕产业中的发展经验、发展成果,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配合、农户参与”的发展思路,在引入先进桑蚕产业新理念、新技术的同时,以优惠政策为依托,全力推动现代蚕业高质量示范基地建设、蚕桑循环经济等生产模式,切实将桑蚕产业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高度,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共同助力东兰县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桑蚕养蚕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养蚕不易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宁南全年5批次养蚕模式分析
桑蚕饲养高产高效技术措施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浅析桑蚕生产产业的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