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新华
(潜山市水吼镇林业工作站,安徽潜山 246300)
近年来,安徽省多地大力发展桂花产业,鲜桂花、桂花食品、桂花苗木、桂花风景园及医药产业等,创造了丰富的经济效益,并在部分地区形成了桂花产业开发带,桂花树成为广大林农的“摇钱树”。桂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苗木,因此,做好桂花苗木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播种育苗是较为传统的育苗技术,因为播种育苗生产的后代性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苗木大小差异也较大,所以主要用于造林育苗,以便集中生产大量桂花苗木。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花色纯正、15 年以上树龄的母树采种。桂花种子成熟期在5 月,当母树上的桂花果实皮色由绿变紫蓝色时,可采收。掉落在地面的果实,只要在7 d 内没有失水,也可收集起来采种。
采收的桂花果实在室内覆盖湿稻草5 d,果皮即可软化。搓掉果皮、果肉并用清水冲洗后即可得到种子。通过水选撇去瘪粒后,将剩下的种子滤水阴干。虽然桂花种子可随采随播,但冬季气候不利于苗木管理,所以播种育苗以春播为主。为保证种子活性,通常采用混沙的方式贮藏种子。把阴干的种子摊放至种皮略收缩,按种子与细河沙体积比为1 ∶3 充分混合,置于避开阳光直射的室内。细河沙的含水率为10%左右,即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在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种子情况,如细沙干燥,要用细孔喷壶喷水保湿。如有霉变种子,要立即捡出并处理附近的种子和细沙。
桂花播种育苗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等以上、腐殖质含量高且排灌方便的地块,背风的阳坡或半阴坡为最好。春季播种前整地,深翻细耙,使土壤细碎、平整。结合翻地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2 000 kg。播前15 d 进行第2 次耙地,每667 m2均匀撒施有机肥50 kg 作底肥,并撒施2 kg 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病菌,预防土传病害。作床,苗床宽2 m,高25 cm,长度视地势而定。
播种最佳时间为3 月上旬。播前10 d 加大沙藏种子的喷水量,使细沙含水量保持在15%左右。当1/2以上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采用点播方式,在苗床上横向开宽10 cm、深3 cm 的播种沟,行距15 cm。在播种沟内按10 cm 间距点播1 粒种子,要求种脐朝向一侧,覆盖一层细土。覆土后加盖遮阳网[1]。
播后10~15 d 种子即可发芽出土。由于桂花幼苗长势相对较弱,对外界自然条件的变化抗力不足,易受到伤害,故出土后的幼苗要加强管理,促苗壮苗,根据幼苗的出土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强化管理。1/3 幼苗出土后,结合天气情况,合理进行遮阳,幼苗嫩弱,强光易灼伤,适时铺设遮阳网,根据光照强度调整遮阳网揭盖,一般光照强度大、时间长时,早上盖下、晚上揭去,防止幼苗受到伤害。苗齐后,要密切关注幼苗的生长情况,发现断苗死苗,及时补种,同时做好水肥管理,科学施肥,合理灌水。遇干旱、少雨天气,适时进行喷水,要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同时在喷水前适时施用腐熟人粪尿,保证幼苗生长的营养供应。另外要注意防止病虫鸟害,幼苗期植株嫩弱,极易受到伤害,要加强管理看护,待苗长到15 cm 高时,就可移植到苗圃中进行大苗培育了。
扦插育苗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育苗速度快且可进行工厂化生产,是当前桂花苗木培育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扦插育苗的苗圃地选择标准与播种育苗相同。选定地块后,在扦插前1 年冬季进行翻耕、冻垡、晒垡。春季扦插前耙平土壤,按宽1.0~1.5 m、高20 cm 作床,并留好步道和排水沟。床面铺一层3 cm 厚的熟土和细沙混合物,熟土和细沙比例为3 ∶7。然后对苗床喷50%多菌灵1 000 倍液或高锰酸钾1 000 倍液进行土壤消毒。消毒7 d 后便可扦插。
应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树龄6~12 年的母树,采集当年生、树冠外围的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部分品种如金桂,可选择15 年树龄的母树,采集2 年生枝条。采集工作应在晴天的早晨或阴雨天进行,做到随采集、随处理、随扦插。插穗长度以8~10 cm 为宜,以枝条顶端为最佳。插穗上端保留2 片叶片,上端芽距上切口不能超过1 cm。使用锋利剪刀采集插穗,保证上端平整,下端切成马蹄形。
剪好的插穗每50 根捆成1 捆,用流动清洁水冲洗3 次,降低插穗内抑制物质的含量。然后将插穗基部2 cm 以下部分浸泡在100 mg·kg-1的ABT 生根粉溶液中1~2 h,或含有20 mg·kg-1吲丁·萘乙酸助剂的生根粉溶液中30 min,或100 mg·kg-1的GGR6 号生根粉溶液中1 h[2]。经生根粉处理后,插穗生长速度会大幅提升,且可促进提前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
桂花扦插可在春季进行,也可在6—8 月进行。为确保插穗生根及生长的水分需求,主要在3 月初至4月中旬扦插。扦插时间应选择在当天9:00 前或17:00后,避免在强光照条件下进行。在苗床上按5 cm×8 cm的株行距进行扦插,把插穗基部插入苗床5~6 cm,动作要轻柔,避免损坏插穗表皮,插后立即浇1 遍定根水,并搭0.5 m 高的拱棚,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
扦插后30 d内,棚内温度要稳定控制在18~25 ℃,最高不超过30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否则影响插穗生长。此期间,苗床土壤干旱,可适当喷水,见干见湿即可。结合喷水每隔10 d 喷施1 次50%多菌灵2 000 倍液,防止棚内滋生霉菌[3]。如苗木发生病害,要及时拔除病苗及附近苗木,对其余苗木喷施药液,预防病害蔓延。
一般扦插30 d 后插穗即可生出根瘤,60 d 左右发出大量新根。此时可适当增加阳光照射,促进苗木生长。每隔15 d 结合喷水施0.2%尿素+天丰素溶液,促进新梢生长。冬季做好防寒措施,防止苗木冻害。扦插第2年3 月可去除所有防寒物、拱棚,炼苗15 d 以增强苗木抗性。4 月可起苗移栽到大田苗圃,继续培育大苗。
嫁接育苗成苗快、品质好、开花早且变异小,生产的桂花苗木主干通直,适用于园林、绿化栽植。但嫁接育苗操作复杂、费时,还要加强苗期管理,防止大风导致嫁接品断裂。
桂花嫁接育苗可选择的砧木较多,除本砧嫁接如使用籽银桂等品种外,还可使用小叶女贞、女贞、小叶白蜡和水蜡等。在育苗实践中发现,除桂花本砧外,小叶女贞作砧木嫁接桂花效果较好,因此,优先选择1 年生、地径0.5 cm 以上的小叶女贞作砧木。嫁接前3 d 对砧木培育地块浇1 遍透水,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成年母树,在树冠外围采集1~2 年生、芽饱满、生长健壮的发育枝作接穗,为避免接穗失水,要随采随接。
3 月上旬进行嫁接。桂花嫁接有切接法、舌接法、嵌芽接法和腹接法等。在育苗实践中,以舌接法和切接法的成活率、生长量最高[4]。用小叶女贞作砧木,应降低嫁接部位的高度,以免成苗后,风吹导致嫁接口断离。
3.3.1 切接法
在接穗下部斜切一刀,切面长2~3 cm,切面的另一面斜切出1 cm 的斜面。然后剪取10~12 cm 长的接穗,每条接穗上要有1~2 对芽。在砧木地面以上5 cm 处,选树皮平滑处切断,并切出与接穗切面长度、斜度一致的切口。把接穗与砧木长的一面,斜面对准并紧密融合,用比切面长2 cm 的塑料绑带捆扎紧实,使接合处形成密闭环境。
3.3.2 舌接法
选择与砧木粗度基本一致的接穗,在接穗下部斜切出长4 cm 的切面,再垂直削去切面尖端1 cm,形成舌状。剪断上部,留10~12 cm 长的接穗,并保留1~2 对芽。在砧木离地面5~7 cm 处,斜切出4 cm长、斜度与接穗一致的切面,并垂直削去尖端1 cm。把接穗和砧木切口互相嵌入,对准形成层,用塑料绑带把接口捆扎紧实。舌接法的接合面较大,有利于嫁接后成活。
嫁接苗木通常20 d 后即可成活。要及时检查嫁接成活率,并对未成活的苗木重新嫁接。嫁接成活的苗木要去除多余新梢,培养健壮主梢。新梢长10 cm 时,追施稀薄畜粪水以保证养分供应。新梢长15 cm 时,对主干进行支架固定,防止风吹导致嫁接口劈裂。新梢长30 cm 时,固定新梢防止折断。去除绑带后,要对嫁接口涂抹桐油,防止伤口腐烂[5]。
压条育苗出苗量较小,当前应用较少。压条有低压法和高压法。低压法即选择丛生或分枝较低的母树,在春季枝条萌芽前,将下部1~2 年生枝条用刀环剥0.3 cm,深度要达到木质部,然后把枝条放入5 cm 深的沟内,用木条固定后覆土。桂花枝条韧性较差,要小心操作,以免枝条折断。高压法即在健壮母树上选2~3 年生枝条,在枝条上环剥0.3 cm 后,涂抹100 mg·kg-1的吲丁·萘乙酸溶液或GGR6 号生根粉溶液,用包有腐殖土、山泥、苔藓等基质的塑料薄膜包裹环剥部位,浇透水后包扎固定。压条育苗一般当年秋季或第2 年春季即可将生根枝条剪离母树继续培育。
桂花树对立地条件要求不是太高,多数土壤条件都能栽植,但以微酸性土壤为佳,所以育苗时要尽可能选择土壤呈微酸性的地块,以砂壤土为宜,排水良好,避免雨水过多时长期积水,导致苗木出现烂根的情况,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水分的充足是保证植株正常生长的先决条件,苗木生长过程中,适时浇水十分必要,以“二少一多”为基本的浇水原则。当新梢发枝前,要少量浇水。阴雨天,水也要少浇。盛夏光照时间长或秋天雨少干燥时,湿度低,土壤易缺水,这时宜多浇。要保证苗木有适宜的水分供应,不能过量。
桂花生长过程中,氮、磷、钾是必需的3 种元素,要及时补充,任何一种缺乏都会导致桂花生长受到影响。如施肥不足,则植株生长趋缓,长势减弱,特别是磷肥不足时,分枝受阻、开花稀疏且娇艳性差、香味不足。一般发芽后,1 个月要补充3 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促使萌芽发枝,在盛夏后可用腐熟鸡鸭粪水或鱼杂水,调成稀释液进行施用,也可在这些腐熟肥中加入0.5%过磷酸钙,促进发芽分化。9 月后要施用1 次磷肥液肥,肥料充足可以促进桂花生长茂盛,开花多、味香,市场认可度高。
桂花是一种根系比较发达的树种,萌发能力很强,为保持桂花树生长过程中的生殖和营养间的平衡,达到花繁叶茂的生产目标,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修剪,使整个植株不同枝干保持合理的疏密关系。一般春秋两季都要进行1 次修剪。早春萌芽前进行1 次,去除细弱枝、病虫枝,保留强壮枝,增加透光通风性能,生长期要把萌枝剪除,通过剪枝达到促花的目的,剪后会使水肥集中供应花枝,使花芽更多、更饱满,开花集中,繁茂妖艳。秋季开花后也要修剪1 次,主要剪去夏秋的徒长枝,使每个侧枝上均匀保留粗壮短枝,利于生花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