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延勤
提 要:红船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实践中形成的,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党的初心和使命。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红船精神的百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船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立志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百年,仍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大力弘扬与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 年第14 期。伟大的建党活动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红船精神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实践中形成的。2005 年6 月21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②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 年6 月21 日。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党的初心和使命。红船精神历经百年,时刻闪耀建党精神的光芒,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红船精神是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首次提出来的,并在2017 年10 月31 日率中央政治局常委班子成员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时再次阐述了红船精神,并要求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笔者认为,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伟大建党精神形象化的表述。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重视弘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出或阐述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学界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所形成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出版了系列研究成果。这些不同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精神,都有其产生的特定时空和条件,都有自己内容和风格上的特点,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表现为一系列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形态。但需要对所形成的精神谱系的共同底色进行提炼与概括,这个共同的底色就是伟大的建党精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从而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①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 年6 月21 日。近年来,学界对红船精神的形成条件、深刻内涵、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等作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与诠释,也有学者认为红船精神具有地域性。笔者认为,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兴南湖红船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完成了中共一大的最重要的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湖红船是党的起航地,是建党实践活动的重要标识,红船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革命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内在的文化标签和最核心的价值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一个最根本的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全面涵盖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随着对红船精神研究的深入,需要在红船精神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进行概括和总结。从建党百年这样的历史跨度和历史节点来说,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是极具标志意义的,也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党中央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理论概括,既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创建整个过程,也能够贯穿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形象化表达。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革命精神谱系中每一种精神的表达,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以事件命名的,如:五四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洪救灾精神、抗击疫情精神等;二是以地名命名的,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等;三是以人物命名的,如:白求恩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四是以物命名的,如:红船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习近平同志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指出:“1921 年8 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①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 年6 月21 日。以红船作为标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精神体现,以红船精神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象表达,具有象征意义,容易为大家所理解。红船精神虽然名称上没有标明它是建党精神,但其内容具有建党精神的显明特征,是建党精神的重要体现。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孕育了伟大的建党精神。1921 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古老落后的中国诞生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为初心,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优良作风,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生动诠释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党的一大是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统治下召开的,由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袭扰,继续在上海开会安全得不到保障,最后一天会议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举行,完成了会议的最后议程,通过了党纲、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完成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从不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生动诠释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根据党纲的要求,自觉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执著追求,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 年第14 期。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生动诠释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来,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提供强大力量,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开启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是革命事业发展的动力。1921 年8 月初,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毛泽东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514 页。,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357 页。。“红船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③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 年6 月21 日。从此,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创造了无数个人间奇迹,开创了无数个第一,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跨步向前。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先进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找到了拯救这个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家的“药方”——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上了十月革命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28 年艰苦卓绝、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拼搏奋斗,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④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 年第14 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国际国内异常艰难和复杂的形势,还存在着急待解决的困难和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伟大创造,取得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伟大胜利,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稳健的政策措施,实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开启了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曲折中发展,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严重挫折,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进行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⑤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 年第14 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改革创新、破局开路、主动而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东北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各大区域板块良性互动,引领中国号巨轮驶向高质量发展航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党和人民事业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靠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不断奋斗,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涌现出李大钊、方志敏、赵尚志、江竹筠等一大批革命英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实践了自己的初心。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①《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十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118 页。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全国人民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们取得了伟大的建设成就,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个第一: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等,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经过20 多年的奋斗,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创造了世界奇迹。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79 页。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人们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从1978 年至2012 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GDP 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 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并于2010 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奋斗动员令:“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撸起袖子加油干”,等等。全国人民继续发扬奋斗精神,持续奋斗,顽强奋斗,艰苦奋斗,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质量更高、效率更好、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前进。“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 万亿元,“中国天眼”、北斗导航系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海底深潜、航空母舰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不断呈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不懈奋斗战胜困难中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从南湖红船诞生的那天起,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践行党的宗旨,与人民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其实质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践行党的初心。中国共产党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①《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162 页。。党的一大纲领就体现了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确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受到根据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工农革命队伍迅速壮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共同抗日。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满足人民的意愿,及时开展土地改革,恢复社会秩序和生产,团结一心推翻“三座大山”,人民革命热情高涨,积极支持解放战争,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恢复经济的同时,取得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同时,迅速开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社会各方面的民主改革和“三反”“五反”运动等,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开宗明义指明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14 页。尽管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探索中经受了挫折,走了弯路,甚至犯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住房等一系列改革,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祉,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贫困问题一去不复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 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①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24 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全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十三五”期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 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得到解决;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兑现庄严承诺,彰显深厚为民情怀,充分展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 年第14 期。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精神永续传承。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③参见习近平:《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1 年1 月1 日。过去100 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船精神,在改革创新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奋勇前进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