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小香薯在大别山中海拔地区适宜配套栽培技术实践

2021-12-24 23:47彭绍春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期

摘要:“心香”小香薯种植作为霍山县的扶贫特色产业,通过几年的连续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配套栽培技术上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栽培技术模式,为今后进一步扩大种植提供了积累经验。

关键词:小香薯;大别山中海拔地区;配套栽培;技术实践

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劳力纷纷进城务工,空闲田地逐步向种植大户集中,霍山县土地流转市场火爆,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蓬勃发展,常规农作物产量、质量逐年稳中有升。但随着种植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耕地因地理条件、雨水气候和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常规种植常常不能获得预期经济效益,进而寻找可推广、可复制、适宜性强的特色作物种植模式,确保土地产出和收益稳定,成为当前霍山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霍山县农业部门多次组织有关乡镇和种植大户进行座谈,共同探讨适宜我县种植的特色作物品种。在通过外出考察调研论证、种植现状调查、实地走访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8年,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主体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本着自愿的原则,鼓励有空闲土地、接受能力强、积极性高的大户勇于尝试,率先试种从浙江杭州临安天目山引进的“心香”小香薯品种,当年试种近30亩取得成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9年霍山县把“心香”小香薯种植确定为我县新的特色产业,作为拓宽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渠道进行实施,到目前已实施种植4年。通过几年的连续种植,在配套栽培技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

1 霍山县自然资源状况

霍山县地处皖西,位于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源头、大别山国家生态功能区核心区域。地处北纬31度线、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森林覆盖率达76%,霍山县是国家级生态县,中国天然氧吧,充足的光照,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薯类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

2 “心香”小香薯特征特性

“心香”小香薯在我县丘陵区和中海拔山区种植,全部生长于青山绿水环境中,其红皮黄心,皮薄如纸,香味馥郁自然甘甜,刚煮熟时能闻到类似板栗的清甜香。不仅美味营养价值又高,是难得的价廉、味美、老少皆宜的粮菜兼用型健康食品。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膳食纤维、糖、蛋白质、氨基酸(赖氨酸)和各种维生素与矿物质,还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C、E。其外形美观、口味香甜及口感粉糯,作为粗粮食物,几乎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特别适合减肥养生、上班久坐一族以及脾胃虚弱的人群。种植周期短,一般在清明节气后即可栽植定植,3个月左右即可收获成薯,一年可种植两季,种植风险小,产品见效快,是一项非常适合我县发展的种植产业。生长过程中不需要翻蔓,结薯率高,商品性以重量150-200g、长条纺锤状的为最佳上市上架要求。

3 “心香”小香薯在我县种植现状

霍山县2018年引种试种,2019年县农业部门组织1个畈区乡镇、3个丘陵区乡镇6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试种,种植面积240亩,实行1季栽植。为使小香薯产业高效、有序发展,成立了霍山淠水源小香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淠水源”商标。2020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种植,种苗供应、技术指导、联系销售等环节由专业合作社牵头实施。2020年全县有11个乡镇种植一季小香薯面积830亩,发展二季小香薯面积130亩。为宣传扶贫助农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小香薯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7月底霍山淠水源小香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县融媒体中心组织举办了“扶贫助农抖音直播网络香薯节”抖音直播网上带货活动。2021年全县种植“心香”小香薯种植总面积达到1200亩,并引进4个薯类新品种“广薯87”“普薯32”(西瓜红)“台农71”“烟薯25”进行试验示范。

4 种植经济效益

通过近两年的调查,小香薯一季平均单产750公斤左右,其中重量达到150-200克标准、形状长条纺锤状、外观颜色嫩红达标的约为500公斤左右,按达标的市场最低价6元/公斤(淘宝网上售价9-10元/公斤)、不达标的2元/公斤计算,可实现亩销售收入3500元。去除整地、人工栽植、种苗、肥料、病虫害防治、销售环节支出等人工和物化投入亩均1500元,亩净利润2000元左右,总体效益比较可观。不达标的小香薯可加工成香薯粉、粉丝、粉条、煮熟后真空包装等再次进行线上或线下销售,产品附加值将进一步提高。

5 适宜配套栽培技术

5.1 地块选择

种植小香薯需要肥沃、土质疏松、耕作层深厚、灌溉条件和土壤排水性能良好、土壤偏沙性的坡耕山地或水旱轮作地,尽量不要使用连作的方式。地块宜选择红壤或黄壤,前茬为豌豆、蚕豆的丘陵山地,如在山区种植,为能实现栽插2季,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600米。不同的土壤对其表皮颜色和薯块形状会有不同的影响,沙壤土易使小香薯的表皮颜色变淡,薯块形状变粗;粘壤土可使小香薯的表皮颜色变深,薯块形状变细。在种植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地块,确保地块土壤等条件符合小香薯最佳的生长环境要求。

5.2整地施肥

种植小香薯应实行起垄栽植,可使用起垄机一次完成起垄、开沟作业,一般垄距80cm,垄宽40cm,沟宽40cm,垄高20-30cm。整地一般选择在睛天进行,在旋耕前施足底肥,旋耕机旋耕2次或以上,使土能充分打碎打细适宜栽插,整个过程完成后要保证肥料施在垄底,土表不能见肥。施肥对于小香薯生长尤为重要,施肥方式主要以底肥为主,在后期进行适量的追肥,肥料可使用专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为保证小香薯的养分需求,从而提高产量,底肥要施足,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50-70kg,硫酸钾复合肥 50kg,可同时添加3m3左右土杂粪,所施底肥不得使用含氯的复合肥,钾肥一般采用硫酸钾,不能使用氯化钾,不能施用未腐熟的禽畜粪,避免地下害虫为害影响小香薯品质。后期视土壤墒情追肥1-2次,可在距垄中间两侧10-15cm处施入,尽量采用叶面喷肥的方式进行追肥。

5.3 移栽时期及插苗要求

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可剪苗栽插大田。如实行2季栽植,应于4月中下旬及早栽插,由于前期室外气温较低,可采用地膜覆盖增温的方式栽培,使用黑色薄膜可一定程度减轻草害,如面积较大应采用覆膜机覆膜节约时间。栽插时一般苗长15-20cm,将3-4个节位水平插或斜插入土中,干旱时将两叶一心露出地面,其余叶片埋入土中,以利薯苗成活和结薯分散均匀,提高结薯产量和商品率,种植密度以5000株/667m2为宜,株距20cm。

5.4 移栽后田间管理

5.4.1 查苗补苗

小香薯在栽植后,由于受到环境变化、栽植技术、天气原因、病虫危害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死苗缺株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栽插后3-7天内进行查苗补苗,确保种植密度达到要求。在进行补苗时要选择壮苗进行补插,同时浇透水,成活后增加追肥,确保先栽后补的大小苗生育进程基本一致。

5.4.2 草害防除

小香薯是旋花科作物,杂草相对比较容易控制。要做好小香薯地块草害防控,除在栽插前使用黑色地膜覆盖外,针对我县种植地块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杂草为主、阔叶类杂草混生的状况,一是在定植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二是对杂草发生危害的地块抓住晴好天气,及時人工浅锄或实施化学除草。人工除草总频率视草情一般控制在2-3次,整个生长过程不必翻藤。在生长中后期薯苗团棵时进行中耕,可用多功能起垄机进行二次起垄,实现中耕、除草、培土一次性完成。

5.4.2.1 栽插前化学防除

在小香薯薯栽插前,土壤墒情适宜,可选用乙草胺有效成分量50-75克/亩、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有效成分量40-60克/亩、敌草胺有效成分量50-70克/亩、二甲戊灵有效成分量49.5-66克/亩,对水30-45公斤/亩,将药液喷洒于土壤表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以上药剂任选一种,选择单剂,按市售农药品种含量折算商品用量(下同)。施药后,应尽快覆盖黑色薄膜,在栽插时尽量不要翻动土层。

5.4.2.2 生长期化学防除

对于未能采取土壤封闭处理或封闭除草失败的田块,应在禾本科杂草幼苗期(2-4叶期)时,选用精喹禾灵有效成分量4-6克/亩、高效氟吡甲禾灵有效成分量3.6-5.4克/亩、精噁唑禾草灵有效成分量3.6-4.8克/亩进行杂草茎叶喷雾。对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混生且阔叶类杂草较多田块,可在以上所选药剂中添加25%灭草松(又名苯达松)水剂商品量200-400毫升/亩。使用灭草松需定向喷雾,不要喷到甘薯嫩叶之上。如需进行其他定向选择性除草,可使用20%敌草快(不要与敌草胺混淆)水剂商品量250-350毫升/亩,对水30-45公斤/亩,压低定向喷雾头对准杂草喷雾,不要喷到藤蔓及叶片上。

5.4.3、水分管理

春季雨水较多,田间积水田块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治渍害。田块严重干旱时需及时灌溉补水,以利正常生长。

5.4.4 主要病虫害防治

为有效避开病害和地下、地上害虫,通常选择疏松的新开红、黄土壤或实行水旱轮作。小香薯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根腐病和薯瘟等,当发现田间出现病株时应及时拔除,及时采用敌克松1000倍液淋蔸,或选用噻森铜20%-30%悬浮剂、噻菌铜20%悬浮剂、农用链霉素72%可溶粉剂进行喷雾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有韭蛆、蛴螬、金针虫、小地老虎、蝼蛄,可选用辛硫磷3%颗粒剂、40%乳油、氯虫·噻虫嗪300 g/L悬浮剂、联苯菊酯0.2%颗粒剂进行防治。斜纹夜蛾、甘薯麦蛾是主要地上害虫,7-9月发生尤为严重,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7%乳油、氯虫·苯酰胺5%悬浮剂、虱螨脲5%乳油进行叶面喷施,选择在害虫1-2龄幼虫期进行防治。

5.5小香薯收获与存储

小香薯生长周期短,在收获时间上没有明显的要求,可根据气候状况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收获期。一般只要达到在地生长时间,结合田间取样来确定采挖期,可连续挖10株,计算产量和商品薯率,商品率达到65-70%时即可收获。正常情况下,在栽插后3个月即可收获,第一季在7月下旬-8月上旬是最早收获期。此时间段温度高,采挖后的成薯应及时捡拾入库,以防晒伤失水影响品质,分拣后进行销售。一季收获后,就地利用原有藤蔓压土,进行二季定植,一般在霜降前后最迟在立冬节气前完成二季采收。小香薯存储的适宜温度在15-20℃最佳,否则高温低湿会导致皮烂心坏和发芽,低温容易导致腐烂,严重影响商品性和经济产值。如不能及时销售,应选择恒温库保鲜或较大洞穴进行存储,以便能随时供应市场。

6.种植建议

“心香”小香薯种植技术较为简单,生产周期短,一年可种两季,增产增收潜力大。种植大户应适度规模生产,选用起垄、覆膜、收获等机械化生产以便节约人工。应建立多渠道、广途径、全方位的宣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立体销售模式。对不符合上市上架标准的小香薯,应进行深加工,可加工成香薯粉、粉丝、粉条、粉皮等销售,提高附加值。

作者简介:彭绍春(1974-),男,安徽霍山县人,大专学历,农艺师,主要从事粮油作物技术推广和植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