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蓉
随着第四届“脑科学与教育”论坛在成都圆满闭幕,迄今“脑科学与教育”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对脑科学在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科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仅如此,可以欣喜地看到,全国很多地区也在开展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如上海、成都、深圳等城市的一些学校,开设了脑育、思维力训练等课程,脑科学逐渐在普通公众面前揭开了神秘面纱,开始从实验走向教室,走向家庭、社区,改变着人们对教育的认知。
教育科学是一个综合性、交叉型学科
在推动脑科学与教育的融合中,脑科学与教育的关系需要认真思考、理顺。一方面,从学科角度讲,脑科学、教育学是两个不同而独立的学科,但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坐落在脑中的、发展变化着的心智,其复杂性决定了学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由此可见,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科学,对其研究也应该上升到更高层面,教育科学应该是涵盖包括脑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哲学、美学等在内的一个综合性、交叉型学科。
另一方面,脑作为人学习的重要载体,又与教育紧密相连。每个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是脑神经连接的反映,脑与人的学习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密切联系,辩证统一,具有复杂的动态交互性特征。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知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直观感受到脑科学给教育带来的新认识,就是发现了脑内不同的功能网络对应了人类不同的行为。脑科学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需要走出为凸显脑科学而教的误区。例如,很多老师在学习了许多脑科学知识后很苦恼、很疑惑,不知道课堂教学怎样才算是应用脑科学。这是件非常值得研究的事。
我们需要认识到,脑科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脑的工作机制,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学生情绪、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并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使教与学更加有效。脑科学指导我们更加了解儿童青少年生长、学习规律,并帮助老师掌握教的科学性,这是脑科学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不仅如此,随着研究推进,脑科学正在指导我们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得到提高。但是,在认识脑科学重要性的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严肃面对一个现实,就是要遵循脑发育的规律,避免如“揠苗助长”等一些违背儿童青少年认知及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产生。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认识大脑是课程设计及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这也是“中国脑计划”重要推动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教授认为第四屆“脑科学与教育”论坛主题应定位为“脑科学与课程教学”的原因。教育工作者只有正确地认识脑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做好“因材施教”。
脑科学需要更广泛的科普
人脑在发育过程中,基因和外部环境起决定性作用。教育对脑的塑造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教授认为教育实则是建构人的脑。脑科学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儿童青少年脑发育的特点,了解脑的发育特征和一些工作机制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和学,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通过四届“脑科学与教育”论坛的举办,脑科学的科普工作正广泛开展。但仅限于此还远远不够,脑科普工作期待更多的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等专家、院士积极参与其中,使严谨的脑科学知识抵达每位教师与家长。
许多科学家也在呼吁做好脑科普工作,他们强调要下大力气在中小学教师和家长中进行脑科学普及培训,因为教师和家长是儿童青少年最直接的接触者和影响者,广大教师和家长有正确的脑科学概念,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育决策和行为。
脑科普工作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通过对脑科学知识的科学普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对儿童青少年不同成长、学习阶段的问题辨识度能得以提升,将极大地促进我们从儿童青少年的行为表现认知其背后的心理状态,并能够及时地反应和带有情感地针对性互动。
例如,研究表明男孩、女孩脑结构发育有差异性,男孩大约在14.5岁脑体积达到峰值,女孩约为10.5岁,这为女孩较男孩“早熟”提供了证据。人脑中的额叶、杏仁核、海马体等关键结构的发育,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前额叶”即脑门区域,负责人的高级认知功能,如执行、决策等,大约在25岁左右发育成熟,男性有的更晚,大约在30岁左右;“杏仁核”这个水滴状的结构,负责人的情绪、情感等,大约在30岁左右发育成熟,一般情况下大约60岁开始老化;“海马体”对人的记忆起到关键作用,记忆功能约在两三岁开始成熟,一般情况下大约30岁开始退化。
这些看似独立的结构,工作却是相互联系的。长期营养缺乏、过度压力、母爱剥夺等会使负责情绪的杏仁核体积增大、过度发育,处理情绪的神经环路敏感性增加,导致人变得抑郁和焦虑,这也会影响负责推理和行为控制的前额叶的发育,以及使海马体积发育滞后,影响海马构建新知识和联想策略转换,阻碍海马对知识信息的有效提取和灵活应用。过度压力,消极、严厉的不良教养方式和不良家庭环境,会诱发皮质醇等应激激素过度分泌,导致杏仁核与前额的神经回路发育异常,引发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问题产生。
当然,随着前额叶后期良好发育,与杏仁核功能连接增强,可以弥补杏仁核早期的不良发育,降低高敏感人群的心理脆弱性,提高人的情绪控制能力、创造力、幸福感和社会亲和力等,这也是社会与情感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培养、习得的原因。杏仁核的发育水平,也会影响到前额叶、海马体的发育,如杏仁核在关键窗口发育阶段,如果长期处于过度压力、焦虑等应激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前额叶的执行功能和海马的联想学习记忆功能。
不同脑结构之间功能的相互影响,使我们明白,脑发育具有关键窗口期,也有终身可塑性特征。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儿童青少年时期脑快速发育,这个时期脑具有较强可塑性的同时,因脑的许多功能没有发育成熟,同样具有高脆弱性,是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易感时期。
上述内容表明,脑是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某些市面上关于左右脑开发的广告并不可信,我们需要科普严谨的脑科学知识,破除蛊惑人心的“神经神话”。通过对脑科学知识的了解,以及脑工作机制的了解,可以促使我们更加了解儿童,更加了解教与学的规律。
从实验室到教室,脑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研究很关键
研究未来教育形态,一定是建立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对儿童身、心、脑的发展需要持续系统的深入研究,这应该成为科学研究者,教育决策、科研和实践者,广大家长等所有教育参与者的共识。“中国脑计划”中,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研究是重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认为,孩子的认知、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和大脑密切相关。只有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由此可见,对脑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我们需要有更积极的态度和行动。
虽然,脑科学的科普很重要,但真正让脑科学走出实验室,走向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关键是如何做好脑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研究,这不仅需要科研人员的支持,也需要教育决策者及教育研究人员的支撑,他们的研究和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相结合,能够促进更科学的教育政策制定和教学问题解决。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在转化研究中教科研工作者應成为主要力量。
目前,许多城市教科院在积极推动脑科学在课堂的应用,虽然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但在科研人员与教育工作者多方共同努力下,课堂上对每个学生的关照,以及对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相平衡的追求,将会从目标变成结果。
例如,成都市教科院正在积极推进脑育重点项目研究,对脑科学应用于教育,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认为,脑科学有助于发现学习者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告诉教师应施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成都市教科院立足教育实践,鼓励一线教师利用脑科学研究成果来研究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并积极开展“因脑施教”有效教学策略、模式、方法或途径的研究。目前,从全国来说,成都的实践并不是个案,山东省也正在省域层面推进脑科学与教育融合的重大课题研究。脑科学应用于课堂的研究方向、内容、方式变得越来越清晰。
教育是人文,教育也是科学,教育因其功能的特殊性和影响的深远性,需要用爱浸润生命的成长,也需要在实证基础上研究人的发展。教育需要脑科学的指导,但不能仅仅依靠脑科学,一是因为我们对脑科学研究还有很多局限性,这也决定了教育应用脑科学的审慎性;二是因为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领域的综合性和交叉性。
教育需要遵循脑发展规律,教育也需要遵循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由衷期待更美好的教育,期待所有儿童都能在成长中被发现、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