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及改进措施*

2021-12-24 20:56:25冯文慧马晓三
南方农机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专业课民办高校政治

冯文慧,马晓三,2

(1.黄河交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950;2.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0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1]。基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转型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高校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青年大学生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在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19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57所,比上年增加7所。普通本专科招生219.69万人,比上年增长19.43%。在校生708.83万人,比上年增加9.12%[2]。因此,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以及当前面对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丰富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是民办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诸多专家和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研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的改革和效果评估[3-4],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网络环境、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5-10],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教学教育全过程的落实[1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境界和要求[12],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提高[13]等方面。对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大多都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困难及对策[14-15],如何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16]等。专门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调查问卷及相关研究,目前还不多。

课题组通过对某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民办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问卷调查和现状分析,结合民办高校及其在校生的特点,提出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措施。

1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问卷调查

2020年7月,课题组与某民办本科高校党委宣传部配合,在该校进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问卷调查。专门设计的问卷调查题目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学生日常管理、对当今时政热点问题的看法、日常学习生活状态等多方面,问卷题型为选择题。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通过阿里钉钉在线开展,确保了在校大学生广泛的参与度。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答卷9 275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概括总结。

1.1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整体稳定

问卷调查中,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表示非常满意的学生占23%,比较满意的学生占37%,认为一般的学生占25%,不满意的学生占15%。对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认为通过课程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的学生占27%,认为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有所提高的学生占39%,认为一般的学生占24%,认为没有提高的学生占10%。对于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愿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占51%,比较愿意的学生占36%,无所谓和不愿意的学生占13%。对于党和政府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表示非常认同的学生占62%,比较认同的学生占27%,无所谓和不认同的学生占11%。对于我国疫情防控效果,表示非常满意的学生占73%,比较满意的学生占19%,认为一般和不满意的学生占8%。对于我国政府在中美贸易和政治争端中的立场和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表示非常支持的学生占59%,比较支持的学生占27%,不关心和不支持的学生占1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日常的思政课、专业课教学和日常学生管理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稳定,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比较认同,党组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较强的吸引力。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确保了民办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1.2 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学习基础差、管理能力不强、对职业前景信心不足等问题

问卷调查中,对于手机和网络游戏,11%的学生经常有上课玩手机游戏的现象,34%的学生偶尔有上课玩游戏的现象,47%的学生没有上课玩游戏的现象,仅8%的学生从不接触手机游戏。对于日常课堂老师讲课内容,27%的学生经常听不懂,39%的学生偶尔听不懂,28%的学生基本能听懂,仅6%的学生完全能听懂。对于毕业之后的学习和职业规划,13%的学生准备考研究生,41%的学生准备参加工作,14%的学生想自主创业,32%的学生没有想好。对于自己所学专业,33%的学生比较感兴趣,毕业之后准备从事现在所学专业;35%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兴趣一般,但不准备改行;22%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准备改行;1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学习基础不高、对毕业以后的职业前景比较迷茫等问题,需要在日常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引导。

1.3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问卷调查中,对于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最大问题,59%的学生选择“形式主义”,17%的学生选择“教育内容脱离青年学生需求”,13%的学生选择“教育方式单一”,11%的学生选择“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对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制度,46%的学生内心没有意见,可以无条件遵守;33%的学生内心有意见,但是可以遵守;15%的学生内心有逆反心理;96%的学生无所谓。对于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联系沟通的情况,27%的学生经常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52%的学生有问题时会沟通;15%学生偶尔沟通;6%的学生从未沟通。关于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效果,23%的学生选择“专业课教师经常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3%的学生选择“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偶尔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5%的学生选择“专业课教师从未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9%的学生选择“专业课教师无需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2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原因分析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民办高校的高度重视

在各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民办高校都能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参照公办院校管理体系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序开展。具体措施如下: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管理机构以及大学生日常管理机构;建立了专门的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负责学生管理的教师队伍;自上而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以上机构和管理制度均能有效运行,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了对大学生社团组织的领导,积极开展“三下乡”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上所有工作,均有力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确保了民办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了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2 民办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动力不足,积极性有待提高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来自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资金筹措方面存在较大压力,在高考招生、学生就业、教师招聘等各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面对生存和发展压力,民办高校很容易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情况,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很容易存在维稳心态,自我要求不高,大都盲从公办高校工作模式。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动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未能结合民办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个性化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教师流动性较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授课内容的创新积极性不高。专业课教师授课过程中穿插思政教育的主动性也有待增强。受各种条件限制,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日常管理人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单一。

2.3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受生源素质影响较大

在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下,民办高校在政府支持力度、社会认可程度、考生报考意愿等方面与公办高校有较大差距,导致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毕业生就业前景严峻,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不足。当前,民办高校大都为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或职业技术类专科院校,而国内尚未针对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建立一套较为完备和成熟的教学和教材体系,导致民办本科高校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自身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教材和教学内容,而只能去借用研究性或综合性大学的教材,导致学生专业课学习较为吃力,从而丧失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甚至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而无法有效克服的情况下,很容易对职业前景感到迷茫,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取得实际效果。

3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措施

3.1 必须加强党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绝对领导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各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从未停止,并将长期存在。我国同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也绝对不会停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一样,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必须加强党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绝对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防止和杜绝“意识形态多元化”“非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等错误思想在民办高校的蔓延,坚决抵制西方的宪政民主、“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腐蚀广大青年学生的心灵。因此,民办高校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以守土有责的责任担当,确保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地位。

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必要时可利用公办院校资源,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3.2 加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主力军。“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并且取得实效,必须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确保广大教师从内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要时可以适当提高中共党员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重。其次,提高广大教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技能,提高教师对广大青年学生的亲和力和号召力。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能及时发现并化解广大青年学生的矛盾,处理倾向性问题。专业课教师应能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讲授结合。

3.3 创新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传媒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并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和依赖更加严重,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更容易受到新媒体信息传播带来的冲击。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方式,以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入心入脑。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注意避免单纯说教,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思想政治理论与重要时政新闻、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相结合,用思想政治理论解释青年学生关注的问题。

3.4 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将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道德、工程伦理等专业知识有效结合

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大都为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或职业技术专科院校的现状,应构建适合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学生的课程和教材体系,适当减少理论课授课环节,增加实际操作环节和实习课时,使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实习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信心和进取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适应能力。同时,应适当在民办高校应用技术类工科专业中设置工程伦理、职业道德类课程,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到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中,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4 结论

课题组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和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措施,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专业课民办高校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