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背景下沧州市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民就近就业的影响

2021-12-24 20:07:00张运梅王晓辉
南方农业 2021年32期
关键词:沧州市业态农民

张运梅,王晓辉

(沧州交通学院,河北沧州 061199)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年)》中指出要拓展农村功能,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搭建新平台新载体,“拓”出农业新业态,“展”出乡村新空间。新业态背景下,力求健全乡村产业体系,提升乡村产业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以增强乡村产业的内生动力。随着农业新业态的发展,新就业形态也随之脱颖而出,促使农民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就近就业[1]。农村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促进农民就近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因而分析新业态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民就近就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不断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实现乡村振兴。

1 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村的产业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新的技术及新的理念不断向农业农村渗透,促进了农村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地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订单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电商等农业新业态深化发展,乡村产业形态也逐渐发生着变革,产业发展方式发生转变,产业发展层次得以提升。新业态已经成为推进乡村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动力与重要支柱。

随着农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河北省沧州市出台了《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对2022 年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做了初步规划,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及乡村信息产业。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目前,沧州市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利用新技术,加快农产品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对农民加强技术培训,并大力发展电商,促进农业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合作,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沧州市泊头市洼里王镇芦庄村梨园利用无人机给梨树授粉,投入生产了智能环境与土壤检测系统、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的技术与农业设备。大力发展沧州市大运河生态休闲农业,促使人们深度体验休闲农业,感受魅力乡村,既满足游客需求,也带动了农民就业与增收。吴桥县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带动了当地农产品市场,促使吴桥县不断向农业强县转变。智慧农业、休闲农业、订单农业等农业新业态促使沧州地区乡村产业快速融合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了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

2 影响

新业态推动下,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新的就业岗位的增加,增强了农民就近就业意愿,扩大了农民就近就业规模[3]。

通过沧州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可知,2019 年乡村人口数为12 269 126 人,乡村从业人员6 545 372 人,乡村从业人员占乡村人口数的比重为53.35%;第二产业外出从业人员为417 944 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39%,较2018 年下降了0.13%;第三产业外出从业人员为325 146 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97%,较2018 年也略有下降。沧州市不断培育乡村新产业,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据2020 年上半年统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91 万人次,大力推进万众创业活动,将网络商户纳入了创业担保贷款范围,扶持创业625 人,带动就业1 847 人。2021 年进一步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1 500 名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创新,带动1.2 万农民工就近就业,累计62.8 万名农民工在乡镇以内实现了转移就业。因此,随着乡村产业的发展,以及各项政策积极引导,使得农民外出从业的人数不断发生变化,农民留乡创业、就近就业的意愿不断在增强。

新业态背景下,沧州市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催生了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如沧州市南皮县通过产业融合、观光采摘、网络销售等形式,建立农业产业园,鼓励农民易流转土地入股,引导园区就业,实现了200 余农户入园入股,100 余农民就近就业。沧州市通过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也日益凸显,稳住了大批农村劳动力留乡发展。

3 制约因素

3.1 农业新业态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沧州市农业新业态相对来说创新能力不足,农业创新技术与产业化水平相对落后。技术研发方面,大多数企业品种研发能力较差,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严重不足。产业化水平方面,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服务型农业缺少个性化、高端化的服务产品,如乡村旅游产品较少,并且没有因地制宜,缺少特色。休闲农业园区大多数只是观光采摘,缺少附加值较高的科普、体验性项目,难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由于农业新业态发展水平不足,与传统产业有效融合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制约了乡村产业对农民就近就业的带动作用。

3.2 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

大多数农民以土地流转、提供产品和作为产业工人等形式参与到农业新业态中,但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系仍不够紧密。主要是“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这类经营模式发展仍不够健全,利益分配的制定不合理,农民经营参与度也不高,多种原因导致农民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将闲置房屋流转,土地出租,利用自己手中的生产要素参与到市场经济中,但由于自身认知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导致土地流转租金低于市场价格,租金被拖欠等问题时常发生,使得农民自身的合法利益受损。由于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制约了乡村产业的良好发展,也影响了农民就近就业的稳定性。

3.3 乡村产业发展的人才要素制约性突出

乡村产业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机会,但也会因为农民职业技能欠缺、知识水平不足等问题引发结构性失业。乡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综合型人才的支撑,以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知识。尤其是新业态背景下的乡村产业,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懂技术、品牌推广、包装设计、营销策划及文化创意等的综合型人才。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推动,一部分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及部分成功的企业人士等组成了“新农民”,并参与到农村产业建设中,但是群体占比较小,示范带动作用不够明显。为了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沧州市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通过政策吸引人才,资金扶持等多种举措并行,但仍存在培训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培训、农民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不够等问题,培训效果不佳。

4 保障措施

4.1 大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在充分发挥传统农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整合各项涉农政策和资金项目,引导农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同时政府应根据当地特色,积极打造县域特色产业群,实现农村现有产业与新型产业、特色产业快速融合[4]。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乡村旅游及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各种功能,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保障。同时,领头企业与农民也应积极参与,多元化主体协同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推进农村产业有效融合,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稳定农民就近就业。

4.2 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开展股份合作,推动农村集体资产及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分股到户。不断完善土地制度,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以确保土地合理流转。完善市场的定价体系,为资产折价量化和赋予农民股份权能提供部分参考标准,保障农民流转土地等生产要素有价可循,确保农民的相关合法权益。农村产业化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村的义务教育,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从而增强农民就近就业的意愿。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促使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进一步加强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大对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支持力度,以增加农民就近就业的稳定性。注重构建利益相结合的多元体制,避免农民边缘化,让农民更好地参与进来,增加就业机会,创造收益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产业经济发展[5]。

4.3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应高度重视农民个人的素质的提升及职业技能的培训,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为农民提供多渠道、多元化的选择,从而获得更多的就近就业机会。加强农民对于部分先进设备及智能技术的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发挥农民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应继续加大培训资金支持,在充分动员的基础上,提高农民自愿学习的积极性。在培训过程中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协调时间。下乡授课,系统讲解知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增强农民对相关农业知识的理解。授课内容也要加强设计,使之更具有针对性。通过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实现农民智慧化、农业现代化、农村信息化。避免乡村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从而流失更多农民就近就业的机会。

5 结语

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传统乡村产业与新兴产业有效结合,推动了乡村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民就近就业。为了更好地发挥乡村产业对农民就近就业的带动作用,应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进农业新业态,进一步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建立农民利益紧密结合的相关机制,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产业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加强职业培训,培育新型农民,避免结构性失业,打破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制约瓶颈。通过多举措并行,推动农民就业,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沧州市业态农民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公民与法治(2023年1期)2023-03-31 06:02:54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智”造升级 引领模具新业态
模具工程(2016年7期)2016-06-15 20:28:52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新业态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