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玲玲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十四五”时期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而农村空心化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最主要问题。农村空心化主要指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资源流入城镇,而引发的农村人口、产业、土地、文化等不同程度地出现空心化问题。泰州市位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域,经济发展迅猛,但农村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1]。由于城乡发展水平长期不平衡,城镇化质量不高,泰州市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农村宅基地的闲置和废弃增加,“人走房空”现象在泰州市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使得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找到泰州市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解决途径,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空心化现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2]。
江苏省泰州市是苏中新兴工业强市,也是江苏省农业大市,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生猪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点粮棉油、蔬菜、水产品、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十三五”期间,泰州市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空心化治理方面初见成效。
经过走访调查,发现泰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显著,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率达到100%,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率97.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5%。泰州市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量中老年回归农村。调查发现,泰州市海陵区附近森南村、森北村、孙垛村常住人口流出少,麒麟村、朱南村、朱西村等,近2年回到农村养老的中老年人也越来越多。泰州市区近郊,交通便利,周边有农业园区,居住环境良好,乡村生活悠闲安静,吸引着越来越多在城市定居的老年人回乡养老。
“十三五”期间,泰州市发展家庭农场1.35万家(含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 788 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 889 家,土地流转经营面积16.67 万公顷,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3.8%。建成规模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近100 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8 个(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3 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79 个。2017 年,泰州市整区域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同时走访调查发现,泰州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以旅游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被普遍运用,唐庄村、东罗村、祁巷村、麒麟村等都在摸索自己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江苏省泰州市各级老干部部门和关工委联手,组织了一支2 万余人的老同志队伍,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泰州市高港区广泛开展“家规、家训、家风”评议活动,常态化开展家庭读书节、家庭文化艺术节、家庭才艺大赛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参选积极性,引导树立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走访发现,泰州市绝大部分农村已经开始收集本村历史、乡风故事,修编村志名贤录,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开发地方非遗文化、农耕文化,让优秀农耕文化重现风采。
泰州全市共1 436 个村(社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 441 583 人,占31.9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乡村人口减少607 267人,乡村人口比重下降12.42%。流向城市的农村人口,大都是年轻力壮者,或是具备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因为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这类人群更具有优势,是城市建设急需的人群,但他们也是农村劳动力中的中坚力量,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村地区人口的外流,农村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主体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能偏弱等问题,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村青壮年人才流失主要有以下2 个原因。
2.1.1 城乡收入差距大
2020 年,泰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 701 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 103 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615 元,增长6.5%。虽然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但差距依然巨大。农村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产业经济落后,当农业生产规模过小时,就会造成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经济效益不佳,因此农业吸引就业的竞争力不强。相比城市,工作机会多,收入可观。走访发现,泰州市农村青壮年在城市就业的工资一般不低于4 000元,同时拥有社保、职工医保等完善的福利待遇。因此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农村青壮年流出的关键因素。
2.1.2 乡村义务教育水平低下
泰州市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低下,本次走访调查了15 个村庄,对村镇小学、初中基础教育的教学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农村村民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满意度不高,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占比85%。村民普遍反映,农村教育质量偏低,农村家长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比上一辈要高,对村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普遍不满,因此家庭条件富足的农村家庭都会选择在市区买房,送孩子去市区读书。泰州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空心化严重,没有良好的义务教育条件,泰州市农村就无法留住青壮年劳动力,更无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虽然近几年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真正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的人才相当缺乏。泰州市农村青壮年多在附近城镇工作,不愿意参与农村基层建设。虽然泰州市农村经过几轮村级班子换届,村干部队伍逐步政治化、年轻化、才干化,但总体来说,村级领导型人才缺乏,懂农业、懂管理、懂经营的村干部更是寥寥无几。
近几年,泰州市区附近农村出现养老回流现象,宅基地闲置情况有所缓解,但是远离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村落还是存在严重的宅基地闲置现象。走访调研发现,泰州市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在附近城镇工作,在具备一定物质基础后,一般都会选择在城市买房,因为农村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结婚生子后都会选择在城市定居,因此造成部分宅基地空置。同时,泰州市农村还存在一定的一户多宅现象,因为政策不明朗,农民还存在严重的小农思想,农民退宅不积极。
20 世纪,泰州市农村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民在漫长的农耕劳作过程中形成了勤俭节约的乡村文化。文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产物,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文化也逐渐边缘化,甚至被遗忘。农村青壮年应该是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的主体,但是农村青壮年人才不断流向城市,受到城市文化影响,逐渐遗忘了农村文明。尽管泰州市相关部门采取了部分乡村文化重建的措施,但无法有效地吸引人员回流,更无法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建设农村。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很难获得实质有效的发展。
应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使农民在农村就能发家致富,主要可以采取以下3 条措施。
1)深入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引导各地加快农业生产装备与技术全程全面示范推广及应用,推动泰州市农业机械化及装备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因地制宜,调整发展方向。泰州市农村产业化发展要立足于地方特点,整体规划农业产业,合理选择项目,避免盲目效仿,造成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泰州市近郊的农村基本都在发展休闲式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差异化,根据本村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或者乡土建筑特点,打造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品牌,使农民在当地就能实现就业创业致富。对于偏远的乡村,应根据其资源环境的不同,集中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比如鲜花基地或蔬果基地,还可以配套相应的采摘乐园,实现当地创收。
3)融合发展,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扩大农产品产业链,从农产品生产到深加工,再到农产品营销渠道,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农村数量庞大的劳动力提供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能力的岗位,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建立健全农村产业体系不仅能够给农民提供更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而且有助于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
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将农村幼儿园建设纳入到镇村规划中,每个乡镇办好1~2 所公办省优质幼儿园,完善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制度,普遍建立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制度,推动城乡教师常态化交流,完善城市骨干教师乡村交流制度。
加强农村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力度,建立农村领军人才体系,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壮大人才队伍。1)将技能型农业生产专业人才与当地的农业高层次人才进行融合。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积极推进创新人才计划。2)提高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自主学习和观摩学习等形式,使他们能够系统性地掌握农村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责,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建立健全省级指导、市级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强农村宅基地现状管理,组织开展宅基地和农房利用现状调查,全面摸清宅基地规模、布局、利用情况等底数,结合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地籍调查工作,建立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强化农村宅基地规划和用途管制,推进宅基地合理布局。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户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4]。鼓励村集体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
1)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在乡村文化宣传过程中,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推选活动,培育系列最美乡村人物,推动道德讲堂建设镇村全覆盖。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净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实施模范带头村镇创建、幸福文明家庭建设,推进乡村移风易俗,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增设文体设施、儿童娱乐设施等。2)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建设,推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增加文化体育设施,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为广大乡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