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病症防治

2021-12-24 07:55:13陶喜伟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水肿病使用量生猪

陶喜伟

(明水县动物检疫中心,黑龙江 绥化 151700)

随着生猪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标准也随之提高,同样对猪病也有了更高的关注。猪病是制约生猪养殖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且逐渐呈现出混合感染与高发性等特点,对生猪养殖经济效益产生严重影响。猪水肿病属于较为常见的猪病之一,是由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表现出较高的传染性特点,尤其是仔猪传染性相对更高,若仔猪出现感染,则可能造成死亡的情况,这将对仔猪成活与生猪养殖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所以,务必对猪水肿病加以高度重视,运用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为生猪养殖提供可靠保障。

1.临床症状

针对猪水肿病。爆发初期阶段,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便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临床症状方面,同神经、血管破坏存在联系,临床检查能够得知,出现神经症状前,便存在明显的眼睑水肿或是结膜充血的情况。此外,临床方面,同样可能存在颌胸腔、腹腔或是会阴部位等,出现明显皮下水肿的情况,有时则会存在躯干腹部皮肤表现出不规则发红的情况。濒死期,则会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

针对最急型。发病较为突然,发病初期阶段,便表现出食欲不振、功能失调、精神状态较差等情况。同时,眼结膜存在明显严重充血,心跳速度加快,且叫声嘶哑,通常几小时之内便会发生死亡的情况。

针对急性型。患病猪颈部、耳部与眼睑等位置存在明显的水肿,严重的情况下,则表现出全身水肿,最为常见的症状则为肌肉技能失调,走路功能丧失,呈现出蹒跚步态。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出现共济失调麻痹以及长时间卧倒的情况。共济失调的患病猪,体温不会出现明显升高的情况,部分病猪则表现出乱叫、心跳速度较快和呼吸加快等情况,后期阶段,会出现昏迷或是嗜睡等现象,病程达到1-2d,死亡率相对较高。

针对亚急性型。表现出精神状态较差、食欲废绝等现象,体温变化不明显。颈部、耳部和眼睑等存在明显水肿,以眼睑最为严重。超过65日龄,患病猪体表水肿情况并不明显,行走过程中,表现出四肢无力、站立不稳等现象。部分患病猪则表现出前肢跪地,后肢直立的现象,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后肢麻痹并出现瘫痪的情况,并伴有便秘或是腹泻的现象。

2.发病原因

2.1 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期间,若圈舍清理消毒不到位,卫生环境较差,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仔猪出生之后,由于各类细菌所产生的侵害影响,引起相应的疾病出现。此外,护理工作方面,若护理工作明显不到位,则母猪初乳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或是无法产乳,无法为仔猪及时提供初乳,造成营养不足或是失衡的情况,对健康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饲养管理期间,若饲料突然出现更换,并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可能无法为仔猪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充足均衡营养,可能引发猪水肿病出现。同时,免疫接种期间,并未严格基于免疫程序,对自主完成正确免疫接种,同样可能引发猪水肿病出现。

2.2 季节因素

基于猪水肿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气候阴雨潮湿,或是气温出现较大波动变化的情况下,均有可能引起猪水肿病出现,春节属于疫病高发期。空气湿度、昼夜温差相对较大时,仔猪较易出现着凉的情况,且仔猪抵抗力相对较低,天气变化较易导致仔猪胃肠道内部环境出现相应的变化,致使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产生部分有害物质,对肠壁组织造成不利影响,以此引发猪水肿病出现。

2.3 仔猪消化机能较差

出生不久的仔猪,较易发生猪水肿病,由于仔猪消化器官并未发育完全,所以,肠道内各类活性酶分泌总量相对较少,饲料所含营养物质难以完全有效吸收,进食之后,肠道内形成大量没有完全充分吸收的营养物质,为大肠杆菌滋生繁殖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并产生相应的毒素,对病猪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以此引发猪水肿病出现。

2.4 仔猪免疫功能较差

母猪怀孕后期,仔猪各器官慢慢发育,需为母猪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不过,虽然提供足够营养物质,仔猪出生之后,免疫功能依然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基于研究调查得知,母猪初乳所含的免疫球蛋白,含量通常可达7%,初生仔猪获得初乳之后,能够对免疫球蛋白完成有效吸收,以此获得被动免疫。当前,我县大部分养殖场,均以早期断奶技术,为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不过,常乳中所含乳球蛋白,含量相对较低,且仔猪肠壁具有封闭作用,能够从常乳获取的乳球蛋白总量相对较少,致使抵抗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以此引起猪水肿病发生概率明显提高。

2.5 病原微生物侵染

针对仔猪,肠道内可能存在部分溶血性大肠杆菌,此类细菌会对胃肠道蠕动产生相应的促进影响,从而对各类营养物质作出更好地消化。

2.6 应激因素

仔猪生长期间,由于外界因素影响,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如气候变化、环境变化或是突然断奶等,均属于引起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其中,断奶属于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若对仔猪采取突然断奶的情况下,势必会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采食量明显增加,以此引起猪水肿病出现,对仔猪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3.病症防治

3.1 预防措施

3.1.1 饲养管理

科学严格的饲养管理,可为仔猪健康生长提供可靠保障。所以,饲养期间,养殖人员务必对预防工作加以重点关注。第一,仔猪转入和转出前后,需对圈舍采取仔细彻底消毒,为仔猪生长提供良好的无菌环境,防止由于环境因素影响,引起猪水肿病出现。第二,养殖场需尽量以自繁自养方式为主,尽可能避免从其他养猪场引进生猪,若需要引进的情况下,需对疫区作出排除,避免猪水肿病发生。第三,日常养殖期间,需对饲料管理加以重视,为生猪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并对仔猪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做出一定量的减少,以防高蛋白摄入总量超标,对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等适量加入,为仔猪提供所需的矿物质与维生素,为仔猪健康生长发育提供可靠保障。

3.1.2 免疫管理

当前,有关猪水肿病预防,疫苗预防属于非常重要的方法措施,仔猪达到14日龄,便可对仔猪完成必要的疫苗接种,避免发生腹泻等问题,同样可使猪水肿病发病概率得到明显降低。此外,疫苗种类以及剂量方面,应当基于仔猪日龄和生长发育情况为主。科学有效的疫苗免疫,可使仔猪机体免疫力得到有效提高,对相关疫病形成有效抵抗预防。

3.1.3 环境管理

有关环境管理方面,养殖人员同样需保持高度关注,仔猪饲养期间,针对饲养环境,需定期采取严格仔细清理,做好病毒消杀,确保饲养环境能够保持干净适宜、空气畅通,为猪群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除此之外,有关工具、设备等,同样需采取严格仔细消毒,避免病菌滋生侵入。

3.2 治疗措施

生猪养殖期间,有关猪水肿病治疗,所涵盖的方式较多,需基于病情加以合理选择。第一,选用葡萄糖溶液,浓度标准50%,使用量10mL,搭配磺胺嘧啶钠,使用量25mg,以静脉注射方式为主。同时,选用亚硒酸钠注射液,浓度0.1%,以肌肉注射方式为主,使用量可基于病猪体重擒故康,作出科学配比,以此使治疗效果能够得以充分保证;第二,选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使用量为4mL,维生素C,使用量为6mL,葡萄糖溶液,浓度标准50%,使用量为10mL,对上述药物搭配使用,以静脉注射方式为主,对病株完成有效注射,并控制2次/d,连续保持2d,可使病株症状出现明显好转。此外,养殖人员还需运用相应的消水肿措施,可选用甘露醇,浓度标准20%,对患病仔猪完成有效注射,单次注射量控制为100mg;第三,选用头孢类药物,对大肠杆菌进行有效控制;第四,以中医疗法为主,可选用车前子、陈皮、大黄与牵牛子、大青叶和芒硝、茵陈、胆草,使用量依次为15g、15g、25g、20g、25g、25g、50g、25g、15g,并充分混合研磨,获得混合粉末,并使用开水完成冲调,为使治疗效果能够得以充分保证,可掺入250g白糖充当引子,一次性完成灌服。

4.结论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期间,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相对较多,如季节、管理和应激因素等,务必对具体发病原因做出科学准确分析,对发病临床表现症状做出充分明确,以此运用科学有效防治措施作出有效治疗。同时,为加强预防,务必对饲养、免疫和环境管理加以重点关注,若仔猪发生感染的情况下,应及时使用药物加以有效治疗,避免病情严重恶化或是扩散传播,充分保证生猪养殖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水肿病使用量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11-27 08:05:59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农家之友(2018年12期)2018-03-12 00:50:34
В Китае снизился объем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ластиковых пакетов 中国塑料袋使用量减少
中亚信息(2016年2期)2016-05-24 07:11:07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8
未来汽车的塑料使用量将呈倍数增长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