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寒 张艳芳
一、教学分析
(一)课标解读
课标对本节的内容要求为“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学生要学会结合某个区域发展的某种工业的具体实例进行案例分析,并能够在案例中归纳工业区位因素,综合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节“工业的区位选择”,主要知识点为工业区位选择的导向型、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工业地域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但是由于学生对工业生产比较陌生,因此需结合一些具体资料进行理解。教材中案例、活动、阅读部分均使用了钢铁工业为例来讲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此为根据对教材进行重构,选用人教版新教材“工業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中的活动“首钢的区位选择”并进行扩展,“一境到底”,利于学生综合、动态的理解工业的区位选择。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章学习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已基本掌握了主要区位因素,并能结合素材分析区位因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生活经历上,学生对工业生产现象有一定直观认识,具有学习兴趣,但难以从地理学视角概括工业的区位因素,全面认识工业区位因素的动态发展。
二、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结合“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通过分析首钢初建时的区位条件,归纳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综合思维)
2.学生通过分析首钢的发展历程,能够归纳出不同时期的工业区位因素,找出每个时期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综合、动态的分析工业区位条件的转变,明白工业产业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区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