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荣
摘要:立德树人是院校的根本教育目标,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所有院校应发挥各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有机融入思政元素,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潜移默化中实施思政教育,使高职生在思政教育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此来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具体阐述高职英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一、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首先,在高职英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便于推进立德树人进程。院校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课程理念,可将英语课程育人职能彰显出,凸显立德树人的内在意义。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对高职生进行英语知识讲解的同时,还应培育高职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高职生辨别正确思想观念的能力,鼓励高职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其次,渗透课程思政理念能满足育人标准。院校在开展英语课程思政工作时,将思想政治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着重体现课程思政的育人职能。教师要先明确自身的育人责任,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可通过多种育人模式来培育高职生的思想观念。教师要抓紧教学的主渠道,强化教师自身的育人能力,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下突破课程教学的困境,不断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高职英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所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虽然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但是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以往的说教的形式很难使学生对课程思政产生感同身受,长此以往,会导致高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降,进而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此外,有的院校不是很了解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渗透于英语教学中,教师发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同时教学方法缺乏探究性。
(二)课程思政思想相对滞后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多数英语教师都经历过应试教育,这种经历会影响教师教学思想理念,不利教师教学工作的创新。即便教师能意识到课程思政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然而教师课程思政教育只停留于表面,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过于注重高职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培育,未能及时引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利于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推进。
(三)课程思政规范相对不足
高职院校课程标对高职生的英语专业水平较为看重,更加注重高职生专业知识的培育,往往会忽略其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理念。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会严格遵守教学目标的要求,对高职生英语基本语法以及英语技能更为重视,关于课程思政的内容往往会一带而过,甚至是英语教学结束后也未提及思政知识。对于英语考核结果多采用专业化的评估模式,只会评价高职生英语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面有所欠缺。传统的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更加关注高职生英语基本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育,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仍有不足之处。与此同时,由于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的内容西方化的内容较多,则在教材的课程标准制定中融入了较多的西方文化元素,虽有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但缺乏规范性,适应能力相对较低。由此导致中西方文化出现占比例失衡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对教材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中国文化认同感逐渐削弱的现象,阻碍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在高职英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有效策略
(一)合理选择英语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高职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高职英语课程具有育人功能,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思政元素,可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院校的办学特色、各个专业的特点与高职英语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掘出,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如,法律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应融入一些法治教育,使高职生对法治理念及法治原则的理解更深刻。将高职生培育成遵纪守法、德法兼修的专业人才。教材内容优质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教师要适当补充对课程思政建设有益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课程内容除了语言知识学习及语言技能训练外,还应添加语言所承载的育人元素。比如,在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时,教师除了教授高职生利用英语描述传统节日,最为重要的是,引导高职生感悟中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价值观,培育高职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国情怀的人才。
(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英语被片面地认为只是学习西方语言文化以及思想价值观的科目,同时中国学生付出了大量时间及精力来学习英语知识,甚至还有的学生觉得在日常交流中夹杂几个英语单词很时髦。而事实并非如此,英语只是一门语言及语言工具而已,学生学习英语只为了与世界更好地沟通与交流。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首先,英语教师要构建创新性的“中国英语”课堂,增强高职生的文化自信;其次,院校对英语教师中国文化培训的力度也要加大,帮助教师增加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名片,高职生要利用好英语这个工具,借助英语这一媒介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但是西方文化中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如,诚信守时、规则意识、人本主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渗透传统文化,还要高职生学会理性分析以及对比中西文化。不仅可以培养高职生的思辨能力,也可激发其爱国之情。
(三)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
教学设计最终还是要通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来呈现。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英语课堂也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可使英语“课程思政”更加容易被高职生所接受。同时,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传统课堂带来很大的冲击,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可利用教学平台,将“课程思政”有效渗透于英语教学中,如,蓝墨云班课、网易云课堂、超星学习通等。英语教师可制作“课程思政”系列微课视频,也可在互联网上搜索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视频,将教学视频分类并上传至教学平台,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高职生可通过手机等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观看。此外,英语教师也可以提前在学习平台上发布与“课程思政”相关的任务,高职生通过手机对学习任务展开自主探究,或者是在教学平台上发布“课程思政”测试题,当高职生提交答案完毕后,教师可通过后台的成绩,及时把握高职生对考查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适时调整英语教学策略。
(四)充分利用英语教学第二课堂
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想更好实现思政育人目标,应充分利用英语第二课堂进行课程思政活动。院校可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英语竞赛活动,例如,英语演讲竞赛、英语话剧大赛、英语写作竞赛。在这些竞赛中,既能提升高职生英语实践能力,又能提升高职生英语素养,帮助高职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有区别的,它可以延伸到校外。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带领高职生到当地红色景点参观,教师要用英语向高职生讲解景点,高职生不仅可以习得描述景点的技巧,还能感悟到红色景点所传达的内涵和意义。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高职生将用英语介绍景点的技巧掌握后,可要求高职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当地旅游景点实习,向外国友人介绍景点。介绍景点活动既能增强高职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又能提升高职生民族自豪感。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在构建英语课程思政的时候,应注重完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能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可有效提升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英语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仅能评价高职生英语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评价高职生思想水平是否有所提升。英语教师要将主导角色扮演好,探究如何实现教书育人,怎样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基于此,院校要将英语课程思政评价表明确好,召集教学专家对课堂教学效果展开针对性评估,教师也应考虑到思政建设的落脚点是高职生,将高职生作为英语教学的主体,争取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院校可以从多个维度上接触思政教育,与高职生接触较为密切的便是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师以及辅导员,英语教师在系统化掌握高职生情绪变化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所以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育高职生思政认同感,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可凭借评价表与档案法完成高职生学习情况的描述性点评。由此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为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有效反馈,便于教师及时改善教学环节与内容,不断强化英语教学综合水平。
(六)优化英语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实现英语科目育人职能的有效途径,优化教学资源可以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有效融合。将英语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小组,共同优化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资源。思政教师与英语教师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整理英语课程相关的思政内容,完善英语教学大纲,确保课程思政的系统性。院校还可成立专家组,评估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编排内容,保障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规律相适应,满足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要点。除此之外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应吸纳学生自身意见,选择内容期间尽量和学生思想情感需求相关,优化教学资源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开发英语教材,发掘思政教学元素,将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有效融合。此外,教师也依托网络资源资料带领高職生分析英语知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优势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引导高职生构建辩证学习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高职生英语课程的参与程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向高职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培育高职生的道德品质。可以以合理选择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充分利用英语教学第二课堂为切入点。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从而推动高职英语课程与德育协同发展,进而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18(4):58-61.
[2]李璐璐.“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融合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探索[J].海外英语,2020(2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