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晚熟,蝴蝶也无从捕捉。
纪念碑上的云朵多么散漫呵。
批阅当年,一眼就看花了尘迹。
青杠坡上,那如同虚构的苦难,
几个花篮并不能表达清楚。
野草阒寂,挤在一起像灵魂的安详。
挂在墙上的勋章,埋在山坡上的千军万马
正在承受风化。
它们也在顺应时间的秩序。
静静地遵循岁月的走向。
[卢辉赏评] 张晓雪的诗少有女性的婉约,而是有一股类似于蛮力的野性,常常给人以出其不意的钝击。也就是说,她的诗歌“刀法”很独特,往往能够在准确的意象穴位、延拓的意境时空、质感的思想肌里、直观的精神立面上雕镂,这种力道在她的很多诗歌中得到体现。比如,《青杠坡》这首诗以红军长征为诗歌原材料,以历史的站位为诗意的立面:“野草阒寂,挤在一起像灵魂的安详。/挂在墙上的勋章,埋在山坡上的千军万马/正在承受风化。”在追述历史过程中拒绝伪抒情:“批阅当年,一眼就看花了尘迹。/青杠坡上,那如同虚构的苦难,/几个花篮并不能表达清楚。”从这些诗行不难看出,她类似于蛮力的诗歌触角,不是简单地“蘸”几滴“红墨水”,不是所谓的弯道取直,而是另辟蹊径,在弯道中迂回,释放蛮力的增量,甚至看出“纪念碑上的云朵多么散漫呵”,由此引发出“几个花篮并不能表達清楚”的五味杂陈。说到底,张晓雪运用的诗歌的蛮力,其实就是诗人自身秉性渗透于历史的增量与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