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 苏淑芳 柴宏飞
摘 要: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早春蔬菜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包括早春日光温室、大棚、中小拱棚和露地蔬菜的温湿度调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防寒保温等关键技术,以期通过科学管理,实现早春蔬菜的健康栽培、持续增产增效的目的,供蔬菜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早春蔬菜;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9-004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2 文献标志码:B
1 早春日光温室蔬菜管理
早春温室内蔬菜以商品价值高、耐储运的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茄果类为主栽品种,随着气温、地温的回升和光照时数、光照强度的增加,温室内部环境条件逐步优化,植株进入新的旺盛生长阶段。根据该阶段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通过采取科学调控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及时整枝打杈、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来实现优化环境条件,培育健壮植株,延长盛果期,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标[1]。
1.1 科学调控温度
不同蔬菜品种,生长所需温度条件不同,温度过高或长时间处于低于适宜温度范围,都不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开花和结果,常常出现叶小长势弱、旺长结果少、畸形果、落花落果等现象,造成减产。早春日光温室蔬菜管理根据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变的特点,可科学调控棚室内温度,是实现温室蔬菜高产稳产的基础。当棚室内温度上升至30 ℃左右时,开始放顶风,风口的大小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降低逐渐加大、缩小或关闭。棚室内温度高于35 ℃,顶风和腰风要同时放出。遇大风等恶劣天气酌情放风。夜间温度高于15 ℃时,不再关闭放风口,可24 h放风。茄果类蔬菜白天温度控制在8~30℃,夜间温度不低于14~16 ℃,白天最佳适温为22~28 ℃;瓜类蔬菜白天温度控制在10~32 ℃,夜间温度不低于15~18 ℃,白天最佳适温为25~32 ℃。
1.2 科学利用光能
①延长光照时间。延长光照时间是确保光合产物多、花芽分化早、落花落果少、实现高产稳产的必要条件,在保证棚室内温度不低于8 ℃的条件下,尽可能缩短棚顶草苫覆盖时间,除了大风、强降雨雪等恶劣天气以外。此外,要经常清洗棚膜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或采取在棚室内张挂反光幕、增设补光灯、室内后墙涂白等措施来改善光照条件,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②优化群体结构。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抹杈、绑蔓和摘除老叶、黄叶、病叶等都是优化群体结构的重要手段,不可相互代替[2-3]。
1.3 调节水分供应
日光温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气候环境,具有高湿和气流缓慢的特点,加上早春外界气温低、棚内地温低等不利因素,早春蔬菜长势较弱,适时调节水分供应,是实现植株健康栽培的关键措施。茄果类蔬菜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在60%左右;瓜类蔬菜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在80%左右。
调节水分供应可采取以下3种方式。①科学选择浇水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加装水肥一体化装置,采取地膜覆盖栽培,前期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既能满足植株生长需求,也可有效阻止地面水分蒸发,便于控制棚内湿度。如果条件不允许,没有滴灌暗灌设施,视墒情小水浇灌,浇后注意关闭放风口,待地温上升后放风排湿,浇水忌大水漫灌。②科学选择浇水时间。浇水最好选晴天上午,因为上午棚内水温、地温的温差小,浇水后根系受刺激小。下午浇水,棚内地温高、水温低,易导致根系生理机能失衡。傍晚和雨雪天气浇水,地温回升慢,排湿困难,影响植株发育。③科学控制浇水量。水量大小需根据天气情况、植株长势和土壤墒情而定。早春气温较低,水分蒸发慢、蒸发量小,浇水不要太勤,否则易积水滋生病害。3月中旬后,气温回升速度加快,利于植株快速生长,应适当加大浇水量和浇水次数。
1.4 平衡施肥
蔬菜进入结果期后,需肥量增大。如肥力不足,追肥不及时,容易出现叶小、畸形果、植株早衰等脱肥现象,影响商品产量。为此,需要根据植株长势,结合浇水适时适量进行追肥,追肥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一次性追肥不要过多,避免造成浪费或浓度过高造成烧根。
1.5 及时防治病虫害
温棚环境条件利于病虫的滋生、繁育和传播, 发生规律复杂, 防治难度大, 科学防治、早防早治是减少病虫危害的有效手段。坚持“预防为主、早防早治”的原则,在选用抗病虫品种,注重生态防治、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病虫为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首先应进行夏季高温消毒。消毒时间一般为7—8月,高温少雨、气温持续在35 ℃以上时进行。消毒方法一般根据前茬作物的长势和下茬作物的茬口安排,及时清除秧蔓、地上枯枝残叶及其他杂物,减少病虫的寄主物,降低病虫积累。施入有机肥,深翻0.6~1 m,连续大水漫灌2~3次,封闭棚室7~10 d,打开通风口昼夜通风,待土壤水分蒸发后、下茬作物定植前,施入氮磷钾复合肥40~50 kg/667 m2进行整地、打畦,可有效杀死棚室内和土壤中存活的真菌、細菌及各种幼虫和虫卵。
其次要注重预防。异常天气早预防,如出现连续阴雨、降温等异常天气,要提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或喷施植力源25 g/667 m2增强植株抗性,关键生长期要预防。当田内大部分植株现蕾时,喷施1~2遍保护性杀菌剂+植力源25 g/667 m2来增强植株抗性;集中摘除第一茬果或连续摘果2~3次果。
最后应勤观察、早防治。当田间发现病株时,要立即全田喷药防治,施药2 d后视施药效果决定连续喷施或更换其他杀菌剂。如果施药后病菌出现死亡症状,建议再喷1次进行预防;如果病菌呈蔓延趋势,需更换杀菌剂,连续喷施2~3次。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有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福美双、代森锌、硫黄、咯菌腈、吡唑醚菌酯、噻菌铜、噻唑锌、异菌脲、氢氧化铜等。
棚内幼苗定植后发生虫害。应及时在棚内悬挂粘虫板、杀虫灯,捕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主要害虫, 当粘虫板上虫子的数量快速增加或虫害达到防治阈值时, 可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治。
2 早春大棚蔬菜管理
2.1 调控温度
放风是调控温度的主要方式。不同的蔬菜品种、不同的生育期内,虽然要求的适宜温度不同,如茄果类、豆类蔬菜生育期内适宜温度为20~25 ℃,最高不宜超过30 ℃;瓜类生育期内适宜温度15~32 ℃。但各类蔬菜最高适温都要求长时间不超过30 ℃,最低适温最好保持15 ℃以上,因此当棚内温度达到或接近30 ℃时应及时放风降温,保持大棚内夜间温度在15~18 ℃,当外界昼夜温度高于15 ℃时,全天放风。
2.2 降低湿度
随着外界气温的回升,大棚蔬菜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要求水分充足但湿度不宜太高,否则极易滋生病害,因此忌大水漫灌。大水漫灌后土壤湿度严重增加,影响根系生长发育,降低植株的抗性,甚至造成毁棚。
2.3 科学追肥
大棚蔬菜坐果后根据长势要适当追肥,一般顺水冲施全溶性氮磷钾复合肥,每次冲施10 kg/667 m2,不宜太多,否则易造成肥害。
3 早春中小拱棚地膜蔬菜管理
3.1 提前扣棚提地温
根据定植时间,提前10~15 d扣棚,提高棚内温度,增加土壤蓄热,加速腐殖质的转化分解,确保定植时棚内气温、地温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3.2 适时播种、定植保全苗
当棚内连续3 d最低气温在10 ℃以上时播种。中小拱棚蔬菜播种、移栽定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3.3 注意防寒保温促壮苗
栽培畦铺设地膜,要拉紧、铺平、压实,破口处用土封严。定植后5~7 d视天气情况确定放风、不放风、风口大小、时间长短,确保早出苗、早缓苗、早壮苗。出苗、缓苗后视天气变化、植株长势,做好通风与盖膜的管理。一般从4月下旬开始,逐渐加大通风口和通风时间,降温炼苗在4月15日左右进行,根据苗情适时拆除棚膜,转为露地栽培管理。
4 早春露地蔬菜管理
4.1 越冬露地蔬菜管理
越冬露地蔬菜主要是菠菜、生菜、莴苣等绿叶菜类、葱蒜类和结球甘藍、花椰菜等甘蓝类,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露地蔬菜很快进入返青生长阶段,叶部生长加快,但温度升高及日照加长越来越有利于抽薹。越冬露地蔬菜早春管理要做到:一是合理浇水追肥,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对水肥条件的需求,视墒情适时浇水追肥。绿叶蔬菜当心叶开始生长时,可选择气候趋于稳定、耕作层已解冻、表土已干燥,选晴朗天气,浇1次返青水;根据露地菜的市场行情和植株长势酌情施肥1~2次。二是注意勤中耕促保墒,利于壮苗快长。三是适时收获,根据市场需求和作物长势,适时收获上市。
4.2 露地春播大宗蔬菜
主要有露地瓜类、茄果类、豆类、根菜类等大宗蔬菜,集中播种或移栽定植时间在4月,播前要做好品种布局、种苗筹备等工作,注意定植后及时查苗补苗及苗期管理,确保壮苗早发。
参考文献:
[ 1 ] 张敏,纵训风.早春播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J].北京农业,2013(36):40-41.
[ 2 ] 肖德生.几种早春蔬菜品种栽培要点[J].致富天地,2014(3):51.
[ 3 ] 林永岭.早春温室蔬菜技术管理抓好关键点[N].河北科技报,2015-03-05(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