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虱螨脲·虫螨腈SC对甘蓝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2021-12-23 09:06刘秀梅张玉史晓利
种子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甜菜夜蛾甘蓝

刘秀梅 张玉 史晓利

摘    要:通过试验研究了12%虱螨脲·虫螨腈SC对甘蓝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表明,12%虱螨脲·虫螨腈SC使用有效成分量为72~90 g/667 m2对甜菜夜蛾有较好的杀虫效果,药后7 d仍有良好防效。该药剂在试验剂量内对甘蓝生长安全。

关键词:12%虱螨脲·虫螨腈SC;甘蓝;甜菜夜蛾;防治效果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9-001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3.4       文献标志码:B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暴发、以为害蔬菜为主的杂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广,为害甘蓝、白菜、花椰菜、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及棉花、甜菜、苋菜、胡萝卜、莴苣、马铃薯、番茄、辣椒、茄子、黄瓜、大豆、豇豆等35科108属170余种植物。初孵幼虫在叶片背面群集结网,食量小,啃食叶肉,随着虫龄增大,幼虫分散,食量大增,昼伏夜出,将叶片啃食成空洞或缺刻,严重时可食尽叶片仅留叶脉;2~3龄幼虫有假死性,会逐渐四处爬散或吐丝下坠分散转移为害;4龄后白天在植株周围的阴暗处或土缝里潜伏,傍晚出来为害植株。该虫从北纬57°至南纬40°间均有分布,尤其在黄淮和江淮地区发生严重,在江苏省一年发生5~6代,以4代发生最重,7—8月发生多,高温、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纹夜蛾混发,对叶菜类威胁很大。

甜菜夜蛾幼虫具有昼伏夜出、体壁光滑、蜡质层厚、排泄快的特性,躲在隐蔽处取食为害,加之种植户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该虫对现有大部分农药有很强的抗药性。不同类型农药的复配可有效减缓害虫抗药性发挥,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效果。为此,对河北军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12%虱螨脲·虫螨腈SC在不同剂量下对甘蓝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甘蓝生长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为该药剂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甜菜夜蛾的分析

1.1   生活习性

甜菜夜蛾白天潜伏在阴暗的杂草、枯叶中,受到惊吓后能飞行较短距离。进食时间为22:00~23:00,与此同时还要完成交尾、产卵,此时活动时间最为密集[1]。

1.2   形态特征

在甜菜夜蛾处于虫蛹阶段时,整体长度为1 cm,外表观呈黄褐色。发展到成虫阶段,整体长度为1~1.5 cm,翅膀展开的长度为2.6~3.4 cm,外表呈明显灰褐色。甜菜夜蛾虫卵多是呈现馒头的形状,生长在叶子的背面或叶柄上,最开始产出的虫卵呈淡绿色,在快孵化出来前变成浅灰色,包裹的卵块平铺或多层叠加在一起,上面长有灰色偏白的绒毛。每只雌性能够产出100~610枚虫卵,孵化工作正常完成需要4 d左右,如果天气温度较低需要7 d。

刚刚孵化出来的幼虫会先将卵壳吃进去然后不断地从绒毛中爬出。甜菜夜蛾生长到1~2龄,经常出现在叶片背面,不断地破坏叶体,仅留下叶脉;达到3龄便会扩大啃食面积,吃掉所有的叶肉以及嫩叶,此时害虫体色多为绿色,极少出现灰褐、黑褐两种颜色;5~6龄的幼虫能达到2 cm。甜菜夜蛾幼虫受到惊吓时,会出现假死现象。因为惧怕强烈的光线,只在早、晚及阴天出来活动。

甜菜夜蛾害虫腹部气门下线位置会出现黄白或分红的“纵带”,在气门上方还存在显眼的白点。害虫的表面非常光滑,存在一层较厚的蜡质,对一般类型的农药有抵抗性。

1.3   发生规律

近几年,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及暖棚式的种植技术发展,为甜菜夜蛾的越冬提供了优越场所。免耕技术等轻耕手段的推广为甜菜夜蛾的大面积繁衍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食料,控制害虫的力度不断减轻,导致该害虫在不同作物间进行迁徙危害、繁衍,致使甜菜夜蛾不仅能在本地越冬,还能进行较远距离的迁徙,增加了各地区感染该害虫的概率。

甜菜夜蛾的繁殖时间仅6 d,每只雌性产卵105枚,孵化率达到了83%,只需要经过3 d便能孵化出幼虫,在夏季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仅为29 d。为此大多数的地区都暴发了虫害。

1.3.1   为害情况

甜菜夜蛾最早出现在亚热带、温带地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其为害的范围不断扩大。近几年,由于在治理害虫的过程中,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让其出现了较强的抗药、耐药特性。根据扬州市相应农业管理部门的统计,甜菜夜蛾每一年都会发生6代左右,并且多年处于持续中度及中度偏重的危害等级。

1.3.2   温湿度影响

甜菜夜蛾的生长、繁育都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气温是其生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随着纬度的升高,害虫每年的发生次数逐渐缩减。由于甜菜夜蛾喜爱高温天气,其主要为害气温较高且食物充足的区域。根据扬州市的统计,夏季能充分满足害虫的生长条件,同时降水集中有利于害虫觅食。

1.3.3   寄主的作物

甜菜夜蛾的为害范围较广,在菜地内较为喜爱甘蓝等十字花科的植株,并在上面完成产卵与取食。同时还会破坏其他的露地蔬菜。一般白天潜伏在土壤中,晚上开始破坏蔬菜。主要破坏新生叶片、茎秆等位置,进食量相对较大,虫害最严重时导致叶片缺裸。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概况

在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宗村村蔬菜园田进行试验,甘蓝品种耐寒优秀,2019年8月25日播种,9月21日移栽,长势较好;移栽前苗期用苦参碱防治害虫,移栽后试验前未用药剂防治病虫。栽培管理正常。沙壤土,pH值为6.8,移栽前用30 kg/667 m2复合肥。试验期间未使用其他药剂防治虫。

2.2   供试物品

12%虱螨脲·虫螨腈SC(河北军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5%虱螨脲SC(湖南泽丰农化有限公司)、10%虫螨腈SC(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試验的作物选择甘蓝,具体品种为结球甘蓝,主要进行防护治理的对象是甜菜夜蛾害虫。

2.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12%虱螨脲·虫螨腈SC 30 g/667 m2、处理2:12%虱螨脲·虫螨腈SC 40 g/667 m2、处理3:12%虱螨脲·虫螨腈SC 50 g/667 m2、处理4:5%虱螨脲SC35 g/667 m2、处理5:10%虫螨腈SC 60 g/667 m2、处理6:空白对照。4次重复。同时虫螨腈被分为3个不同的使用量,分别是54 g/hm2、71 g/hm2、91 g/hm2。使用了两个对比药剂对其进行处理。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面积20 m2。

2.4   试验实施

10月10日用药1次,天气晴,气温15.7~24.9 ℃,日平均气温19.9 ℃,此时甘蓝甜菜夜蛾处于卵孵高峰至低龄幼虫期。甘蓝10~12叶期,用新加坡利农背负式喷雾器兑水450 kg/hm2均匀喷雾。

3   结果与分析

3.1   防治效果

用DPS中Duncan多重比较法进行方差分析。

12%虱螨脲·虫螨腈SC对甘蓝甜菜夜蛾用30 g/667 m2药后3 d防治效果较低,为80.58%,低于对照药剂5%虱螨脲SC、10%虫螨腈SC。用40~50 g/667 m2药后3 d防治效果较高,为86.22%~89.39%,高于对照药剂5%虱螨脲SC、10%虫螨腈SC。药剂间差异显著。

12%虱螨脲·蟲螨腈SC对甘蓝甜菜夜蛾用30 g/667 m2药后7 d防治效果较低,为83.31%,低于对照药剂5%虱螨脲SC、10%虫螨腈SC。用40 g/667 m2药后7 d防治效果较高,为88.19%,和对照药剂5%虱螨脲SC、10%虫螨腈SC相近。用50 g/667 m2药后7 d防治效果最高,达93.46%,高于对照药剂5%虱螨脲SC、10%虫螨腈SC。药剂间差异显著。详见表1。

3.2   安全性

经田间调查,在本次试验中,通过对使用药剂量进行合理规划,试验各小区内的甘蓝生长、叶色等与对照区域相比无明显差异,都相对正常,甚至非区域内部都未发现药害情况。

参考文献:

[ 1 ] 幕卫,吴孔明,张文吉.甜菜夜蛾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科学,2002,20(1):25-27.

猜你喜欢
甜菜夜蛾甘蓝
两种草地贪夜蛾卵寄生蜂的田间寄生作用调查
当食物成为艺术创作的燃料
变色的紫甘蓝
甜菜安宁对甜菜杂草的防治效果
厨房色彩游戏
中国南方竹区4种竹笋夜蛾的形态比较研究
甜菜丰收
甜菜收购价将继续维持较高价位
紫甘蓝
夜蛾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