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嘉睿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余光中先生如是说。
少年感,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那是每个人记忆深处最美的凝望,是眼中藏有的那份清澈,是心里未泯的那棵嫩芽;是人们历经人生沧桑、世间百态后犹存的那点萤火。
萤火虽小,却承载着坚守的勇气。漫漫光阴,总有人未曾放弃理想与追求。在他们看来,少年感是时尚大爷王德顺对走秀、健身的热爱,至八十岁未曾停歇;是摩西奶奶未曾停止的作画;是年均七十四岁的清华学霸合唱团高声歌唱“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他们有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豁达,毫无“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无奈与叹息。在他们身上,有的是对自己的热爱不屈的坚守,有的是那份少年感。
萤火虽暗,却照亮了人们心中的无畏。在艰苦的疫情战斗中,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以有知而无畏的气魄,义无反顾地冲到抗疫一线,将他心中存有的那份少年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那是一份无畏的力量。叶嘉莹先生九十多岁高龄,不忘初心,仍坚持讲学,只愿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继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少年感,不仅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外在,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内心。
萤火易逝,却延续希望的曙光。未忘郎平对中国女排不止的情缘,不息的希望,从中涌出了那份年老时仍存的少年感,对所爱之物的那份执着。90后的袁隆平未曾失去对粮食增产、中国壮大的希望,他以“一颗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的少年初心,點燃了泱泱大国最中心的那根柴火。“愿君长似少年时,初心不忘乐相知”。存有希望,少年感便是无限。
光阴如风易逝,却拂不走人们眼中的那份光亮、心中的那团萤火。当光阴流转、老之将至之时,人们的那份少年感,却在尘滓蠲尽中光生其间。愿无火炬之时,存有的那团萤火,依旧可以指明前进的方向。
评点:黄晓露
开头由余光中的话引出中心论点后又巧妙自然地提出中心论点,和标题毫无违和感。作文的主体段落采用三个并列式的分论点来论证,每一个段落都用了契合时代特点的生动鲜活的素材。文章没有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少年感”,而是浓墨重彩地写了老年人内在的“少年”心态,是一篇论点鲜明、论证有力的考场佳作。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