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莹
日前,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结束对山东的督察,潍坊市也收到了含金量十足的环保成绩单:
1至9月份,潍坊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同比前进23个位次,空气综合指数、空气优良率、PM2.5、PM10、O3五项主要指标改善率均为全省第一;
1至9月份,水环境质量在全国339个地级市中同比前进43个位次,国控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1.4%,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这份环保成绩单,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来自于省委、省政府‘严真细实快’的作风建设总要求,来自于省环保厅‘守底线、提质量、惠民生’环保工作的总部署,来自于潍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上下的全力支持、全力守护;环保人能行,因为我们是一支环保铁军,始终坚守着‘团结和谐、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敢于争先’的工作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做对了什么?我们做对了两道答题,一道是100-1=0,底线思维必守;一道是1+1>2,勠力同心必赢!”在11月4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马焕军同志生态环保铁军作风建设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马焕军向全省生态环保系统1.3万余名干部职工道出了过硬成绩单背后,那些动人的潍坊环保故事。
马焕军参加工作30年,其中28年在基层一线工作,是一名“老”乡镇干部,多个岗位磨礪了他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为民情怀,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21年3月19日,马焕军来到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担任党组书记、局长。“说实话,刚接到任命时,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忐忑不安。”马焕军说:“我知道,‘基层上来的’‘不懂环保业务’这两张标签,不但我往自己身上贴,就是全市环保系统的干部职工,也一定正在拭目以待:这个从基层上来的外行怎么领着内行们干出一番成绩,闯出一片天地。”
更大的压力来自当前工作形势:2021年是督察年,省环保督察即将启动,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也会随会展开,这一硬仗打得输赢与否,关系到潍坊大局。
“生态环境部门是一个业务部门,”这是马焕军刚去潍坊市生态环境局上班时的认识。与局里的干部职工接触、交流多了,发现他们大多也是这样的认识。很显然,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推理出来就是:生态环境局的业务三大块,就是水、气、土,砍好这“三板斧”,环保工作就算是出了成绩、尽了职责。
“当我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到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时,心里顿时敞亮了。”马焕军说,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我读了好几遍,内心受到强烈震撼。原来,生态环境建设是人心,是政治;生态环境影响到我们的世界地位;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干好环保工作就要扛牢政治责任,为国干环保,为民干环保!”马焕军说。
马焕军和局党组成员一起深剖省生态环境厅提出的“守底线、提质量、惠民生”环保工作总部署,结合市生态环境局工作实际,提出“团结和谐、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敢于争先”十六字工作理念,成为作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干部的好作风,是干好任何岗位工作的第一生产力。马焕军在环保工作实践中对“严真细实快”有了自己独特理解:“严”,就是标准严,事事争一流,干就干第一,落实到工作中就是雷厉风行。“真”,就是求真较真,下真功夫,不但干事明明白白,做人也要清清白白。干部群众都说,马焕军做事,向来一道“硬杠杠”从头划到脚,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口子也不开,凡是有人来“豁口子”,一句“找马局长商量去”,就能让对方偃旗息鼓。“细”,就是抓细节,从工作角度讲,事无巨细是事业成功的基本保障;从群众利益角度讲“,细”是做群众工作的一种基本情感,群众的事再小、再细,也是天大的事。“实”,就是注重实干,扎扎实实,做事要沉下心去,冲到一线,一板一眼往前推。“快”,就是事不过夜,全系统工作加速度,做事拼效率,“行文两三页、讲话三五分”。
用“过得硬”的作风擦亮了环保队伍底色,用“过得硬”的环保成绩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要求。
用环保铁军的公平正义,为人民群众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马焕军坚守的信念。
要和全系统1000多名干部职工讲公平正义,首先个人要站好位。上任之初,马焕军就在全体大会上公开讲明三点“个人问题”,亮出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接下来,从规范机关管理开始,马焕军砍下了营造公平正义环境的“第一刀”——完善工作制度,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同时,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在局机关内部、整个系统内部大力推行。有错就批,改过即新,这在环保系统内已蔚然成风。
马焕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倡导有为者有位的干事创业导向,“让老同志内心有团火烧起来;让年轻同志有奔头、有盼头,干起来刹不住车。以前提拔干部是大事,现在波澜不惊,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用公平正义赋能环保干部战斗力,对企业执法,他们同样坚守公平正义这条底线。让违法者服法,让守法者获得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最终实现的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昌邑下营园区的汉兴医药,上半年投入环保改造资金7000万元,企业负责人从不理解到举双手欢迎。他说,我们吃到“环保福利”,竞争力上来了。
马焕军在担任企业包靠专员服务鑫瑞达公司期间,企业负责人陆平提出:“有时候不了解政策,不知道该怎么办手续,怎么上治污设施。”马焕军和局班子立即组织专题研究,对重大项目建立服务保障清单,实行联络员分区包靠;对小微企业,简化环评管理,优化审批流程,并聘请专家开展了两轮次帮扶行动,精准帮扶企业200余家。
“只要奉法而行,就敢动真碰硬,心里就没有难事。”马焕军认为,只要讲原则、守底线,一个标准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就能树立执法权威,而且不会“得罪人”,人家还会心生敬畏。
去基层督导,马焕军专门进那些排放大户的门。刚开始同事们不理解,后来慢慢懂了,这是在给环保干部撑腰,在给基层党委、政府和企业传递信号:环保没有特例,执法没有特权,谁敢违法,我们就敢动真碰硬。
干环保,人情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关。遇到处罚了熟人、老家的企业,他也会听到不理解的声音,甚至是骂声,但他坚持自己的底线:要敢于碰硬,只要企业违法,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该罚的必须要罚,该停产整治的停产整治,该关停的坚决关停,绝不向违法者妥协。他们强化两个治理导向,一个是“查办大案要案”,一个是“敢于向重点排污单位、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上级重点关注的企业‘亮剑’”,两个治理导向快速发挥了作用,激活了整个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战场。
有人说,环保执法严了,会阻碍企业发展。事实证明,潍坊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实现了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今年上半年,在潍坊环保成绩单向好的同时,在1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潍坊市8项指标增速全省名列前茅。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让“环保福利”惠及千家万户、每一个人,潍坊人民的期盼正在实现。
從到任第一天,马焕军就给自己和全系统定下了目标:争就争一流,干就干第一。
要实干,先从自身做起。到任第二天是周末,马焕军直接带着几个相关科室干部下了县市区。一辆车,几个人,周六周日两天时间,跑遍了16个县市区分局。一天五六百公里,到分局还要座谈、交流,询问工作进展、有什么困难,这一圈下来,基层分局情况全摸清了,对市局下一步整盘棋怎么下,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4月份赶上省级环保督察,他带队晚上搞夜查,查到凌晨四五点钟,一早再陪省环保督察组下去查,一天跑好几个县市区是常态。
有一次马焕军点名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心主任崔显军包靠的诸城市检查水源地、垃圾场和河流断面。中午12点多,从水源地赶到垃圾场的崔显军看到马焕军蹲在垃圾场边啃馒头咸菜,57岁的他被感动了,“马局长,话不多说,活儿使劲干,您是榜样,我们跟着做就行了。”
水科的张艳芹随他到基层夜查,结束的时候一看汽车里程表,惊讶地说:“马局长,您看看,这一夜跑了582公里,您50岁还精神着呢,我33岁都累瘫了!”
马焕军用心琢磨市委提出的“要用心干,不要用心眼干”的思想内涵,从中找实干的方法。他说:“我们要实干,不是蛮干,要有谱有路地干,干出了实效,这才是真正的实干。”根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安排,潍坊环保系统开展了“三清行动”:6月底前,对第一轮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彻底清查;对已整改销号的问题彻底清查;对新发现的问题彻底清查。5月起,他们又启动督导行动,8名副县级干部带领8个督导组分工包靠,全员下沉一线督导,真督实导,真刀真枪地干。
半年多来,“下沉”成了潍坊环保系统的流行语,“现场”成了证明工作能力和工作实效的主阵地。
为了实现异味精准治理,今年以来,他们的走航车已行程7万多公里。大气科的同志们说,我们潍坊市局这走航车,可用到极致了,爆了好几次胎。走航主要针对工业企业,高强度走航,对地方和企业起到的是有力震慑。全市工业方面,今年已投入整改资金28.3亿多元。他们改变对水的治理思路,要求细致再细致,把断面从30个增加到70个,并把徒步巡河、徒步督导作为常态,已经徒步了2500多公里。
“有蓝天白云的日子,我都会隔着办公室窗户多看一会儿;朋友圈发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照片,我一张一张看,每张照片都放大了看,端详一会儿,就会有很大的欣慰和满足。”马焕军说:“我们可以底气十足而又无悔地说,我们是把环保成绩单书写在大地上的人。”(图片由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The job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olves dealing with human relations. It is inevitable that one will be misunderstood or cursed if he penalizes his relatives or enterprises in his hometown. In these cases, he should adhere to his bottom line steadfastly. Any enterprise, be it large or small, will be fined or stopped for rectification as long as it violates the law. He will never yield to or compromise with any violators. Two orientations are strengthened in environmental gov- ernance. One is the determination to “investigate and deal with major cases” and the other is the courage to “‘show your sword’ to key pollutant discharge enterprises and those arousing strong public resentments or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higher author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wo governance orientations, Ma Huanjun and his colleagues in Weifang Municip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Bureau take immediate actions to fight against any unlawful activities, thus activating the whole battlefield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y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ith high-level protection and making green the bright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Weifang Municip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Bureau is striving to get every household and every individual to benefit from the “well-be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ke the expectations of Weifang people come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