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晴
摘要:目的:分析在颅缝早闭患儿颅骨重建成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月接受颅骨重建成型术治疗的76例颅缝早闭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比组和优质组,每组38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优质组护理质量评分(93.44±1.52)分,高于对比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6.19±2.16)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颅缝早闭患儿颅骨重建成型术术后选择优质護理可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颅缝早闭;再造术;优质护理
颅缝早闭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颅缝过早闭合,以致颅腔狭小不能适应脑的正常发育,可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发育迟缓、智能低下、精神活动异常、癫痫发作等症状[1]。临床提倡早发现、早治疗,主要采用颅骨重建成型术治疗。研究显示,在颅骨重建成型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可缩短患儿恢复健康的时间,提高治疗有效性。本研究对接受颅骨重建成型术治疗的颅缝早闭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月接受颅骨重建成型术治疗的76例颅缝早闭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比组和优质组,每组38例。对比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个月~2岁,平均(1.02±0.06)岁。优质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1.07±0.1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出生之后均呈现不同程度头颅畸形,并经CT检查确诊,个别大龄儿伴智力不佳。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结合患儿病情制定护理流程,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1)观察有无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术后监测儿血压、神志、瞳孔、面色、呼吸、体温与血氧饱和度指标,并详细记录。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必要时协助医生做好抢救工作。(2)头面部肿胀护理:在患儿保持清醒意识的前提下,嘱咐家长竖抱患儿,患儿睡眠时抬高床头15°~30°,完成颅内静脉回流。(3)伤口处理:一般情况下,患儿术后颅骨处于游离状态,因为骨窗减压区域不存在颅骨保护作用,所以要保护好局部组织。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不要按压头部,切口感染常出现在术后5 d内,需要护理人员重点关注。小儿新陈代谢相对较快,在哭闹时可增加伤口感染可能性,因此要密切观察体温,保持敷料清洁与干燥,科学应用抗生素。(4)康复护理:患儿病情相对平稳之后,强调功能锻炼的必要性。既要记录患儿头围变化,还要了解患儿视力变化,可向患儿呈现彩色玩具,判断患儿是否存在视野缺损现象。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护理质量,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质组护理质量评分(93.44±1.52)分,高于对比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6.19±2.16)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优质组护理质量评分(93.44±1.52)分,高于对比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6.19±2.16)分。可见在颅缝早闭患儿颅骨重建成型术术后选择优质护理的可行性高,通过并发症护理、头面部肿胀护理、伤口处理、康复护理等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斌,倪健,李秉航,等.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额眶再造术颅底变化的研究[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8,24(3):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