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莉 简娜
摘要:目的:探究对新生儿进行袋鼠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8月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身高、体质量、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试验组新生儿身高、体质量变化情况及心率、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袋鼠式护理,能有效促进新生儿身体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生儿;袋鼠式护理;身高;体质量
袋鼠式护理指以皮肤接触的方式将新生儿直立式的贴于母亲胸口,为其提供温度及安全感,是对新生儿的成长有良好影响的一种生理模式与行为模式[1]。袋鼠式护理能为新生儿营造类似子宫的环境,帮助新生儿维持各项身体指标稳定[2]。本研究主要探究对新生儿进行袋鼠式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8月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男24例,女26例;胎龄36~40周,平均(38.64±2.17)周。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胎龄37~41周,平均(39.13±2.48)周。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袋鼠式护理:为新生儿营造舒适的环境,温度维持在24℃~26℃,将新生儿置于产妇胸腹部,维持新生儿俯卧体位,并将头偏向一侧抬高40°。注意及时为新生儿更换尿布,为新生儿穿戴帽子与袜子,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身高、体质量及护理后心率、血氧饱和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身高、体质量对比
护理前,两组新生儿身高、体质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新生儿身高、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对比
试验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袋鼠式护理中,新生儿能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感受产妇心跳,在类似子宫的安全环境中拉进新生儿与产妇的距离。在本研究中,试验组新生儿身高、体质量变化情况及心率、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对新生儿进行袋鼠式护理,能有效促进新生儿身体健康成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英兰,张玉红,吴建华.袋鼠式护理对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评分及生理指标稳定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75-1777.
[2]贺芳,郭晓萍,刘会,等.袋鼠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命体征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21):2981-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