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高剑霞,凌雷
(1.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榆中 730100;2.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兰州,730020)
黄耆Astragalus mongholicus为豆科黄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蒙古黄耆、膜荚黄耆、黄芪、木黄芪等,根入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由于长期过度采挖,野生黄耆资源几近枯竭[1]。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对兴隆山保护区黄耆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现予报告。
兴隆山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榆中县境内,地理坐标103°50′~104°10′E、35°38′~35°58′N,属祁连山的东延余脉,海拔2 000~3 600 m,面积2.96万hm2。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珍贵稀有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水源涵养林和植被垂直带的典型自然景观。林地垂直地带性土壤为灰褐土。兴隆山保护区为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4.1 ℃,年均降水621.6 mm,年均蒸发918.6 mm,年均相对湿度68%。
样方法调查黄耆分布状况。走访确定黄耆分布地点,每个分布小区内随机设置样方1个,样方规格5 m×5 m,调查黄耆个体数量和株高,记录样方坡向、坡度、海拔、植被类型及盖度等。
由表1可见,黄耆零散分布在5个地点,呈间断性分布。分布点海拔高差超过500 m,坡向均属半阴坡,坡度缓至斜坡,说明黄耆分布对海拔、坡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对坡向的适应范围则比较狭窄。分布点均为灰褐土,属于当地垂直地带性土壤,说明黄耆分布对土壤类型无特殊适应性要求。分布点植被为多刺灌木为建群种的灌木林,或为林缘而常见多刺灌木,盖度35%~75%,说明黄耆分布对植被类型的适应性比较专一。分布密度1 200~3 200株/hm2,平均株间距离3 m左右,说明在分布点黄耆无传粉距离障碍。株高50~75 cm,说明在分布点黄耆生长发育正常。
表1 分布与生境
兴隆山保护区黄耆呈间断性零星分布,生存于半阴坡多刺灌木林内或林缘区,对海拔、坡度、土壤无特殊适应性要求,生长发育正常,无传粉距离障碍。
在兴隆山保护区,黄耆生态适应性较广,调查时仅见零散分布,无疑是过度采挖所致。黄耆残存于多刺灌木林内或林缘区,无疑是多刺灌丛发挥了自然保护作用。黄耆为常用中药材,味甘,性微温,有补气养血、强身固表、托毒生肌、利尿排脓的功效,也是养生常用药材,消费需求量大。野生黄耆功效更高,倍受消费者青睐。因此,兴隆山保护区黄耆野外灭绝风险较高。
目前,我国甘肃、山西、河北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黄耆栽培[1]。栽培离不开优良品种,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是种质资源,因此野生黄耆种质资源对于黄耆栽培具有战略意义。南北朝时期医学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称,黄耆以甘肃所产为最佳[2]。作为甘肃黄耆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兴隆山保护区的野生黄耆需要予以保护,以免灭绝。首先,应就地建立黄耆保护小区,及时监测其种群和关键生态因子信息。其次,开展黄耆微圃直播研究[3],就地采集种子补植在邻近灌木林中,扩大野外种群规模。其三,开展迁地保护研究,采集野生种子,建立黄耆种质资源人工保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