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亚 男
(濮阳市眼科医院一病区 濮阳 457000)
我国中老年人是眼病和失明的高发人群,其中的青光眼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虽然现阶段手术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影响围手术期患者治疗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护理有待加强[1]。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8例青光眼病例为研究对象,探讨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的实施方法及临床护理价值。
研究病例纳入时间段:2019年5月~2020年4月;病例对象: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样本量:88例。分组方法:随机分组法分为C组和C+G组各44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C组和C+G组患者基线资料分布
C组接受术前就诊、健康教育、术后体位指导、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C+G组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在患者临床护理中的联合应用,具体应用流程如下。 (1)Plant(计划):青光眼患者评价手册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共同编写,整体评价内容适宜。住院后,根据护理评价手册的内容进行护理评价,明确患者的护理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2)Do(执行):分工明确护理人员的护理职责,按照护理计划密切关注患者,将精细化管理融入护理实施的各个细节中。保持病房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限制病房内人员流动,减少饭后不必要的谈话,禁止大声喧哗,让病人感到舒适。睡前用温水泡脚,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3)Check(检查):组间护理管理小组,该小组由具有一定经验和资历的眼科医生及护士长组成。由小组成员为青光眼患者实施日常检查和护理措施,并针对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在小组周例会上及时向护理人员指出,并详细阐述改进措施和意见,从而避免在以后的护理管理工作中重复发生类似问题。(4)Act(处理):在青光眼患者中实施广泛的、普遍的支持及激励措施,从而帮助患者树立强烈的配合治疗和护理的主观能动性。
本研究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C+G组和C组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根据自愿问卷,从合理用药、避免诱导、及时检测、心理状态、自主检测、积极治疗6个方面进行依从性评估。评估标准为:优秀(积极合作,3 分),良好(基本合作,2 分),差(完全不合作,1 分)[2]。
结果显示C+G组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7%,远低于C组的1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住院第1d,两组间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组患者出院前1d和出院后30d依从性显著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遵医性对比
青光眼患者以中年人为主,容易出现全身不同器官系统的各种潜在疾病和功能障碍,需要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可能发生风险事件,增加风险。为提高青光眼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和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本研究将PDCA循环管理与青光眼患者临床护理精细化管理相结合,对应用和常规效果进行评价[3]。 PDCA循环管理和成熟的管理护理模式具有相互抑制、持续改进的理念,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定期评估护士在青光眼治疗方面的专业技能,并提供护理技能培训,以提高整体素质,同时让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护理职责[4]。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从而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和指导,可以增强患者的健康知识,充分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C+G组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治疗后住院第1d,两组依从性无显著差异(P>0.05)。C+G组患者出院前1d和出院后30d依从性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手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究其原因在于,PDCA循环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应用,有效解决了青光眼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此外,两者的紧密结合能够针对患者产生的不良诊断结果采取个性化的定制护理管理措施,其在满足不同患者多样化的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能够对青光眼患者的护理管理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指导,从而大大减少该过程中的护理问题的发生,大幅提高了青光眼患者护理管理质量和效率[6]。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可以取得比传统护理模式更好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