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腺癌1例

2021-12-23 06:41:32李富裕樊祥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下层假性腺体

李富裕,谭 晓,樊祥山,付 尧

患者男性,64岁,大便带血1周,呈黏液血便,近1周症状加重,行肠镜检查示距肛门7 cm处见一不规则隆起型肿块,活检病理示腺癌。其父亲有结肠癌史,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肿物送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眼观:直肠癌切除标本,肠管1段,长12 cm,直径3.5~4 cm,剪开,距两端切缘1.5和8 cm处见一隆起型肿物,大小3 cm×2.7 cm×2.4 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脆,侵及深肌层。肠旁查见淋巴结样物18枚,直径0.4~0.8 cm。镜检: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图1),癌组织大部分侵及黏膜下层,局灶区累及固有肌层浅层,癌组织呈囊状生长,局灶区可见多量乳头状结构,周围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3)。肿瘤出芽分级为G1低级别,低分化细胞簇分级为高级别。表面肠黏膜上皮可见异型上皮浸润性生长。免疫表型:肿瘤细胞MLH-1(图4)、MSH2、MSH6和PMS2均阳性;p53(,突变型),Ki-67增殖指数低,HER-2(),BRAF V600E(-),CK()。原位杂交:EBER(-)。

①②③④

病理诊断:直肠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腺癌(gastrointestin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carcinoma, GALTC),高~中分化。脉管内未见癌栓,神经未见癌组织侵犯。手术两端切缘及环周切缘均未见癌组织累及,肠周查见淋巴结18枚未见癌转移;病理分期:Ⅰ(T2,N0,cM0)。

讨论肠道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是由固有层中分散的淋巴细胞和黏膜(或)黏膜下层的淋巴细胞聚集或滤泡组成。GALT以淋巴结节或聚集体的形式分布在位于固有层上方或黏膜下层,或者位于肌纤维之间或填充间隙中,是胃肠道免疫系统和黏膜修复系统的一部分[1-2]。当淋巴结节与表面上皮细胞有密切延续关系,则命名为“淋巴腺复合体”(lymphoglandular complexes, LGC)。目前,GALTC发病率尚不清楚,多见于个案报道,多为偶然发现。

GALT内镜下多呈无蒂息肉状隆起型外观,可见扩张的恶性或增生性的良性腺体,间质中显著的淋巴组织是其主要特征。患者年龄36~77岁,无性别差异,肿瘤直径5~30 mm,平均16 mm[3]。文献报道多数GALTC界限清楚,并局限于肠壁黏膜下层,黏膜下病变均呈圆形,并位于淋巴组织内。黏膜下腺体由具有明显侵袭性单层排列的柱状细胞组成,可出现乳头状/囊状结构,黏膜下腺体杯状细胞消失[1,3-6],腺体与淋巴样间质混合,淋巴样间质则包括具有生发中心结构良好的淋巴滤泡[7]。有学者认为,与Warthin肿瘤类似,GALTC可能代表LGC的恶性肿瘤增生,或代表异位/异型腺体的淋巴细胞浸润。

GALT的频率从近端到远端结肠逐渐增多,以直肠最多。正常结肠中的LGC明显少于受癌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憩室炎等内在疾病影响的病例。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中发现GALT/LGC病灶的频率是非溃疡性结肠炎的4.7倍,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中会形成新的GALT,可能是炎症过程的一部分。GALTC和常规结直肠腺癌有不同的起源:前者起源于GALT/LGC,而常规结直肠癌则来自无GALT的黏膜上皮。在一些GALTC中也发现与普通型结直肠腺癌并存的现象,可能是腺瘤直接扩展到基础GALT后演变成腺癌,或腺癌直接侵入GALT/LGC导致GALTC。与传统的结直肠腺癌不同,大多数GALTC都局限于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复发[5]。另外,文献报道GALTC均对DNA微卫星稳定,EBER的原位杂交呈阴性,表明GALTC与EBV感染无关[6]。以上特征均与本例相符。

在日常工作中,位于黏膜下层并被淋巴组织包围的结直肠上皮肿瘤鉴别困难。累及LGC的腺瘤,与浸润性腺癌有类似的假性浸润形式。结肠腺瘤有时显示上皮错位进入黏膜下层,也称为“假性浸润”。“假性浸润”通常发生在左结肠有蒂息肉中,可能是因为该区域容易扭转或扭曲[8-9]。也有一些累及LGC的腺瘤是无蒂息肉型,原因可能是LGC可能占据了肌层黏膜的薄弱点。因此,即使没有过度的压力或机械力,黏膜隆起/脱出也很容易通过它们发生。当LGC占据的肌层黏膜间隙较大(或破裂),使腺瘤的腺体通过其伸入黏膜下层时,更易发生“假性浸润”。LGC“假性浸润”的组织学特征是淋巴组织内包含完整的轮廓,缺乏浸润的单细胞/小簇,未分化成熟的融合和不规则的腺体,实体瘤细胞巢,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管腔内坏死和淋巴管浸润。在结肠息肉中区分结肠腺瘤的“假性浸润”和浸润性腺癌在临床上非常重要,两者在局部复发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具有不同风险。结肠髓样癌属于少见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也可出现淋巴组织包绕恶性肿瘤上皮,与GALTC类似,但其常出现错配修复蛋白缺失及MSI检测阳性,可资鉴别[5,10]。

多数GALTC在细胞学和结构上均为恶性,但其是局限于黏膜下层(pT1)的早期低度病变,预后相对较好。目前,尚未出现GALTC复发或与癌症相关死亡的报道[1]。

猜你喜欢
下层假性腺体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腺体受累和HPV感染对复发的影响
新医学(2023年5期)2023-05-27 17:16:33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一类多个下层的双层规划问题
数学杂志(2017年3期)2017-06-15 20:29:14
积雪
陕西横山罗圪台村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考古与文物(2016年5期)2016-12-21 06:28:48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49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