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艺
(华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关系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人民政协制度完善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把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工作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成为指引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
这一思想汇聚了统一战线、新型政党制度、协商民主的丰富内涵,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需要有“大历史观”,即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去认识。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强调将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的全过程,但协商民主的理念与实践像民主本身一样古老,且不说古希腊城邦的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团制度、古罗马贵族共和制的元老院和人民大会、中世纪的等级会议都可以找到协商议事的身影,就是中国,也很早就有“明堂议事”的做法。《楚辞•九叹•逢纷》说:“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途)而叛之”,王逸注:“言人君为政举事,必告于宗庙,议之于明堂也”,这个注表明协商议事在中国早已存在。后来,即便在漫长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历代朝廷仍都有朝议或廷议制度。大凡国家大事都要在朝堂上进行讨论和商议,而并非君主个人的独断,可见中国古代是有协商政治传统的。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不少社会政治力量也都试图运用协商政治解决问题、破解时局,即便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也曾在1946年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希望同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方实现“和平建国”,只是国民党政权的本性决定了这次会议的协议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把民主视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重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双管齐下发展,特别是创建了人民政协制度,推动了人民政协事业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伴随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加引人注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厚重的历史基础。
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以及体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民政协理论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在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中,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由此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显示了无产阶级运动致力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博大胸襟。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第66页。,人民民主自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最鲜明底色。在政党理论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强调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离不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另一方面又强调共产党人在斗争中“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第66页。,这就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将经典作家的上述思想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人民政协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理论创新。
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需要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生动实践。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工作的生动实践成为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同时冠上“中央政协工作会议”,而以党中央名义召开政协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地位、作用的进一步提升,必将对今后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统一起来,可以清晰地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内生性,而决不是什么“飞来峰”。
这个科学体系具有严密的理论结构,其主轴、主线、主题、中心环节、范畴、论断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
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是,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在反思中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的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3页。人民政协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离不开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这一主轴决定了人民政协的工作主线,就是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人民政协已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新的伟大斗争中,人民政协唯有以更大的有为,才能争取更大的有位。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团结,就是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大团结大联合;民主,就是通过引导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调动广大人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人民政协工作是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展开的,但人民政协不是党委,没有领导权;不是人大,没有立法权;不是监委,没有监察权;不是政府,没有行政权;不是法院、检察院,没有司法权,人民政协的“武器”,就是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职全过程,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
这样的主题决定了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通过发挥思想“凝合剂”的作用,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使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
范畴是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在列宁看来,范畴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们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②《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8页。。关于人民政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重要范畴:
第一个是“新型政党制度”,这是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时使用的,他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③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42页。,并对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伟大独创性、巨大优越性作了深刻阐述,这就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开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理论和实践视野;第二个是“人民政协制度”,这是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首次使用的,有助于从“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的角度来把握人民政协制度,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1.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人民政协的制度和事业,因而党的领导“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92页,第293页。。一些人将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同发展民主对立起来,这是极端错误的,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人民政协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前进,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人民政协在宪法、法律和自身章程的范围内,活动的范围很大,天地很广阔。
2.人民政协要准确把握自己的性质定位和主要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政协不向国家权力机关倾斜、不搞两院制的原则,但对人民政协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总结多年探索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92页,第293页。这一性质定位,展现了人民政协作为组织、机构、民主形式、民主渠道、制度安排的等的立体形象,也使人们透过人民政协观察当代中国政治的“窗口”更加鲜明。这一性质定位,决定了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人民政协主要职能的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分工不分家,例如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重点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过程,反之亦然,从而彰显了协商民主这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彰显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
3.人民政协要发挥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人民政协制度、人民政协事业,始终是同多党合作制度、多党合作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常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但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建立多党合作开始,包括政党协商、政协协商等在内的政治协商,就是多党合作的载体、依托。对人民政协来说,把握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自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重大问题,从而推进工作不断提质增效。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和主要职能,决定了各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可以本党派名义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此,人民政协要作出机制性安排,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4.人民政协要加强顶层设计,使自身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其他方面相协调。人民政协制度属于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的一个内容,在我国政治体系中,人民政协制度需要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其他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系等加强协调,确保协商民主嵌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得到健全。
5.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实现党的领导、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得到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但唯有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经常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促成双周协商座谈会的顺利召开,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通过人民政协的教育,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对新时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人民政协发挥职能作用,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科学决策的各种意见、建议又源源不断汇集到各级党委那里,这种互动,就使人民政协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特殊的而重要的“桥梁”。
6.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是一个艰巨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重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将人民政协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之中,但这决不是说,人民政协在制度上已经达到完善的地步,制度机制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始终是人民政协“自我革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确保人民政协的协商成果得到重视,并不断提高组织威信。
7.人民政协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有效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决定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仅仅停留于原来的物质文化方面,而是扩大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并且要求不断提高。民主从来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说词,“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2页。,通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将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共商国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气勃勃的力量源泉之一。
8.人民政协面对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必须以正确的方法论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既守住政治底线又增强包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市场取向改革催生的新的社会阶层纷纷涌现,爱国统一战线的结构和任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和统战对象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搞散搞乱。人民政协工作的方法——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既守住政治底线又增强包容性,能够很好地满足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从而实现政治改革、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统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的最新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这个科学体系体现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特征,集中体现在问题导向、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理论创新、发展性等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实践,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建设怎么样的人民政协、怎样建设人民政协等重大问题。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过程中,仍存在形式主义等不足,而这不但容易授人以口实,还会挫伤政协委员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74页。人民政协同样要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正视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问题,在加强和改进工作中更好担负起新使命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表明,人民政协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彰显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情怀。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合规律的事情,人类不可为之,因为规律不可违背;不合目的的事情,人类不想为之,因为“人类所做和所想的一切都关系到要满足迫切的需要和减轻苦痛”②[德]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279页。。人民政协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历程而成长壮大,它是中国人民顺应近现代社会运动规律而作出的选择;这种选择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持久而稳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满足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真理与价值,就是这样得到统一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方面形成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概念和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民政协既然是一门需要认真研究的科学,那就离不开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支撑。以话语体系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6页。,像上面所讲的“新型政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就是显例。通过这样的理论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把人民政协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从而使人们在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的过程中,对人民政协有更多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以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的17年多时间为例,他对福建政协工作的贡献,在《习近平在福建》等采访实录中有着生动的记载。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这固然源于新时代人民政协的理论与实践的滋养,但纵观习近平同志的从政经历,他关于政协工作的“福建篇章”,无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孕育摇篮和实践练兵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都可以在福建这片热土上听到先声,找到从注重“做了什么”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的密码。当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又是“福建篇章”的接续奋斗和升华发展,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理论的新飞跃,就是通过这些鲜明特征体现出来的。
科学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成为一种掌握群众的“物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的践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创新与推进。
必须把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政协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增进人民政协组织、制度、人员的内聚性和耦合性。工作制度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关键,这就要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基础和依据,构建协商制度的“四梁八柱”,使政协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作等各方面制度形成一个运行有效的系统。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政协党组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确保人民政协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
必须切实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成为政协系统的行动指南。参加人民政协的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团结,离不开照顾同盟者的利益这一政策和制度,但从“软实力”的角度讲,就必须做好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的工作,引导人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从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团结一致向前看,为实现民族复兴之梦而不懈奋斗。
必须完善以双周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远程协商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以双周协商座谈会为例,党的十八大后,全国政协继承新中国成立之初“双周座谈会”的历史传统并将其发展为“双周协商座谈会”,参会委员以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为主,党内外“内行人”就某一内容具体、针对性强的议题进行广泛讨论,“争到激烈处,主持会议的同志笑着维持秩序,‘我们是只交锋,不争吵’”①吴晶晶等:《寻求最大公约数 汇聚发展正能量》,《人民日报》2016年2月4日。,其协商精神、担当意识令人钦佩。再以远程协商为例,这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政协委员在主会场、分会场、手机终端以及相关履职平台,可以同时与有关部委进行远程协商,网络议政、线上线下互动由此成为现实,极大地开拓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时空。
必须针对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特点开展工作,包括积极开展对台港澳侨工作。以界别为单位的人民政协具有无比优越的政治包容性,改革开放后,政协界别顺应社会阶层变化等的需要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经济界等界别,目前已达34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优化界别设置”,这就对目前政协界别的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生态界,在“美丽中国”越来越成为高频词的背景下,就有必要单独设立,其实,作为人民政协党派界别之一的农工党,已经将生态环境领域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作为吸纳对象,以此提升农工党的组织包容度和社会影响力,如果新设政协生态界,其在政协会议上就可以同农工党形成联席会议制度,这必将更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也包含赋予现有界别新的职责功能的内涵,如宗教界在协助党和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同时,还应该在对教义教规作出新的阐释、在引导信教群众抵制境外宗教渗透等方面有所作为。同时,面对港澳台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人民政协也要积极作为,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助推深化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吸收侨胞代表参加政协活动,为祖国统一大业和民族复兴大业而凝心聚力。
必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出人民政协的声音。“20世纪新外交表现为参与者、事务和场合的激增”①[美] 埃尔默•普利科斯:《首脑外交》,周启朋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第14页。,形成国家外交、政党外交、民间外交等多样并举的总体外交。人民政协的对外交往,具有融官方外交与民间外交于一体的灵活性,是中国特色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当致力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近年来,人民政协积极开展对外交往,践行公共外交,以自己“亦官亦民”的特色优势为总体外交服务,在助推“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世人了解中国故事、中国行动、中国成就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必须引导政协委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教诲,强化责任担当。调查研究是政协委员确保各项履职活动正常开展、将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的“基本功”。政协委员不论是会议发言还是撰写提案,都需要建立在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如果脱离火热的社会生活,一味从个人主观判断、主观愿望出发,那就很容易搞成遭人诟病的“雷人雷语”。在调查研究中,不论是政协组织还是政协委员都要多一些“身影下沉”、多一些“社情民意”、多一些“久久为功”、多一些“后续跟踪”,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