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其中写是表达性技能。各种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能为真实的语言交际打下基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一直处于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种能够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题型,书面表达发挥了英语教学的正面的导向功能。
但目前的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随意确定写作话题、训练模式化、讲评形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文教学重形式轻内容等,因此笔者针对目前书面表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提升书面表达教学质量的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一般是围绕单元话题展开的,单元话题体现了一定的主题。学生在学习完基于单元话题的语篇内容和语篇知识后,再围绕话题进行一些语言输出的训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而且还有助于其进一步内化所学。因此,教师应紧贴单元学习的内容来设置写作任务,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进行书面表达。例如,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二Unit 4 Lesson 4 Virtual Tourism 的文体是说明文,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主要介绍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一些地理、社会、人文知识,语篇结构清晰,内容和语言鲜明。教师讲解完语篇后,可以结合学生所学设置一个书面表达任务:你的外国朋友Tom 即将来广州旅游,请你给他写信向他介绍广州。紧扣教材的写作任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把课上所学运用于新的情景,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通过研究近几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和自主命题省份的作文题,笔者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写作情境和内容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高考命题不仅要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还要体现应用性和创新性,其中应用性要求题目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脱离学生生活认知的内容难以体现学生的真实情感和思想。与高中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包括校园生活、人际关系、个人发展、自我提升等。若教师能够根据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来设置写作任务,既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新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一册Unit 1 Lesson 2 的听力语篇与“理解和应对压力”有关,讨论了高压力人群、产生压力的原因和应对压力的措施。在听后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和解决办法。口语活动完成后,笔者设置了一个写作任务:给你的外国笔友Peter 写一封信,介绍你现在面临的学习或生活压力,并请他给你一些合适的建议。该任务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符合学生的生活认知,不仅有助于内化学生的课堂所学,教师还可以从心理上和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近几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目的命题趋势表明,写作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设置任务。高考题重在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树立奋斗精神,勇于担当责任,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劳动意识,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在设置写作任务时应体现核心价值。例如,在学习完新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一册Unit 1 Lesson 3 有关贵州支教的故事后,教师可设置有关志愿者的题目,例如写一封英文申请信,申请担任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内容包括申请的原因和你的优势。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目字数不多,内容提纲挈领,但都有一个核心主题。核心主题是灵魂,主题决定写作的内容,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对学生的审题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题目时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每一个字,从字里行间读懂题目的主题。如果没有抓住主题,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零散,写作内容就会偏离题目要求,最后达不到交际目的。例如,你感到新作文题型——读后续写(extended writing)很具挑战性,请给外教 Mike 写一封信,咨询他的建议。(选自2021 届广州高三阶段训练)内容包括:写信的原因;题型简介;你的困难。本题的核心主题是学生向老师寻求帮助,必须表明写信的目的,重点要写读后续写的特点和你所面临的困难,最后还要礼貌地表示感谢。
在学生把握了题目的主题意义的基础上,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结构和内容布局。只有合理安排段落和段落内部的结构和内容,学生才能将主题表述清楚。通常情况下,习作可分为三个段落。篇章内部的内容应分成不同板块,通过逻辑有机联系起来。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句子,如主题句、过渡句、细节句、总结句等,使段落内部和段落之间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在科学布局结构的基础上再安排内容,相对容易,也不容易偏离主题。因为,书面表达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考查其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逻辑性表达聚焦学生的思维品质,属于考查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只有结构和内容符合逻辑,才能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仍以2021 届广州高三阶段训练的书面表达为例,这是一封咨询信,第一段要开门见山地表明写信的目的;第二段写读后续写这一题型的特点和你的困难,这二者之间存在因果逻辑,段内可分为两个层次,中间加入恰当的连词,特点和困难需有适当的细节支撑;第三段表达感谢和希望,希望在老师的建议下提升自己,达到交际目的。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篇布局能力。
结构安排好之后,作文的框架就搭建起来了。但学生还需要根据写作要点,围绕主题意义合理拓展内容,拓展的内容应紧紧围绕要点展开,因为只有符合题目要求的内容才能达到交际目的。书面表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必须重点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因此,写作内容需反映题目的主题意义,具有一定的思想性,需弘扬爱国主义、责任担当、劳动和审美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你校要举办“中华诗词大赛”,请你写封邮件邀请在你市学习汉语的加拿大朋友Jack 参加这个活动,内容包括写信的目的,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安排内容:第一段表明写信的背景和目的;第二段简要说明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重点写活动内容,可以是读诗、猜诗、背诗、悟诗或介绍诗歌知识等,彰显中国文化;第三段的内容题目中一般不会提到,需要学生仔细审题,对题目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完善文章结构,点出希望达到的交际目的。在内容上可写感受和希望等,如希望朋友把握此次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对主题意义进行升华。教师在教学中应多组织学生讨论,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引导学生关注拓展内容的思想性,以及内容与主题的密切关联性。
复合句包括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其丰富的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内容的表现力,恰当地使用复合句也是高考英语评分标准的要求之一。当想表达的句子有较多修饰内容时,建议使用复合句。例如,“中国古诗词大赛将于下周五在学校礼堂举行,这是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这句话包含较多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从句,合并信息,增强句子的表现力,最后可以翻译为“The Chinese Ancient Poetry Competition,which is a good chance to better understand traditional culture,will be held next Friday at the school hall.”,这句话比两个简单句要好。但是不恰当的复合句表达也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仅会让简单的内容复杂化,也可能造成表达拗口。例如,笔者的学生写过这样的句子“Mr Li is a teacher who is hardworking.”。其实这句话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定语从句,直接表达为“Mr Li is a hardworking teacher.”更加简练。一篇好的习作应该是简单句和复合句有机结合,简单句多了达不到表达效果,复合句太多又会显得累赘,清晰、丰富、多样、通顺、达意才是学生写作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清楚表达,合理运用复合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在写作实践中,作文措词主要由交际目的决定,有的文章需用正式的语气,有的文章需用非正式的语气,不同风格的文章需要不同的措辞,教师需通过日常阅读和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注意这一点。例如,在一封写给朋友的信中,不一定非要把ask 改成inquire,把buy 改成purchase,把use 改成utilize,在这个语境中,亲切的语气会比文绉绉的语气更合适。但如果在非常正式的文体中,后者则比前者好。所谓高级词汇是相对的,不一定要用一些偏、难、怪的词。文章好在通顺、得体、简练,且符合读者的审美和预期。
在写作中正确使用连词是学生写作的重难点。常见的连词有并列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时间连词、对比连词等,在写作中恰当地使用连词是一种有效衔接语篇的方法,对促进语篇的连贯和写作内容的逻辑化表达起着重要作用。但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连词误用、连词缺失、连词多余等情况。例如,在学生习作中出现的“Although I enjoy the creativity of this writing task,but I find it challenging to identify the plot.”这个句子中,出现了连词多余的错误。再以学生习作中的“Based on scientific research,scientists suggest that we attach importance to pressure.Pressure does great harm to our health.”为例,这两个句子的内部逻辑应该是因果关系,应该把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并在Pressure的前面加连词because,这样句子在逻辑上才是通顺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分类训练,给学生提供非常连贯的语篇供其欣赏和模仿,并引导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合理地使用连词。
书面表达的目的是要围绕主题达到交际目的,交际对象就是目标读者。有时目标读者是明示的,有时是隐含的。例如,演讲稿的目标读者应该是所有听众,但题目有时不会明说。例如,给一位不认识的专家写咨询信或求助信,目标读者就是专家。如果作者写作不考虑目标读者,就会造成作文内容偏离目标读者的预期,最后达不到交际目的。例如学生在给熟人写信时会写道“How have you been recently? How time flies!”等,但这样的表达用在陌生人之间就不是很得体。因此,在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尊重目标读者,把目标读者放在心中,把握好写作的语气和情感,不要生搬乱套,写作内容应符合目标读者的预期。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是读者重点读的部分,有的学生在作文的开头写了很多内容,但表述不清,读者读完第一段还不知道写作的目的,没有兴趣再读下去。正确的做法是作文开头要开门见山,直接表明主题,通过多样化的、简练的、正确的表达引起读者的注意。结尾部分一般是归纳总结,或是表达希望和祝愿,或是重申上文的重点,让读者看完后有所收获。开头和结尾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应该首尾呼应,与中间的主体内容构成一个有机的、符合逻辑的整体。
学生的写作功底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和内容表达上,一个是“形”,一个是“神”,二者缺一不可。但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语言不错,内容也合理,但得分却没有预期的高,问题就出在了“面子”功夫没做好。这里的“面子”主要是指作文的整体感观,例如书写的好坏、段落的布局和内容的安排等。有的学生书写差,习惯在作文上涂涂改改,一下子拉低了读者的预期,分数也随之降档;还有的学生作文段落的长短安排得不合理,有的段落很长,有的段落却只有一句话,有的甚至全篇只有一个段落,没有合理分段,从而造成篇章整体上看起来没有美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注重完善作文的“里子”,也要不断改进作文的“面子”。
在教师主导的作文评价中,学生的参与度低,写作的兴趣不高。许多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心评改作文,纠正学生作文中的错误,这种做法不仅耗时,而且成效并不显著。《课程标准》倡导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目标的多维化。例如,教师可以尝试同伴互评,将其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补充,融入作文教学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参与写作过程,增强学生的写作体验,提升其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调动其积极性,科学地开展多样化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书面表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科学的训练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管齐下,引导学生掌握高分书面表达的策略,科学地组织书面表达训练,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篇、语用、交际和读者意识,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