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紫
(上海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701)
“底线思维”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自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众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底线思维的内涵、主要特征、实际运用、价值意义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阐发,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但从哲学层面探讨底线思维的基础、素养以及养成路径却研究不足。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必有其特定的哲学基础、哲学素养以及养成这一思维方式的路径要求。为此,本文拟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出发,从学理上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对思维方式的哲学认知涉及对思维方式的本质的认识以及思维方式养成路径的选择。从一般哲学意义来说,思维方式作为对象世界的认知结构模式,首先体现为一定的世界观;作为对象世界的价值结构模式,受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人民创造历史、社会进步理论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的唯物史观基础。
思维方式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思维主体按照自身的特定需要与目的,运用思维工具去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体对象或客体信息的思维活动的样式或模式,本质上是反映思维主体、思维对象、思维工具三者关系的一种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结构。
思维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和现实关系中的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思维对象亦即思维客体,是主体所面对的并进入主体视界或认知范围的外界事物,不仅包括主体自身以外的客观世界,而且包括对象化了的自身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工具则指反映和储存客体信息的概念与范畴,也包括主体运用概念和范畴进行思索的逻辑形式。在思维方式三个基本要素中,思维主体是最活跃的、决定性的因素。思维主体运用思维工具观念性地理解、把握以及评价思维对象的过程,也就是它依据某种特定的形式把思维要素进行联结的过程,从而构成了思维三要素之间特定的思维关系,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思维结构,即所谓思维方式。
首先,作为对象世界的认知结构模式,思维方式体现为一定的世界观。世界观是思维主体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思维方式的总体特征及其观念性的基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世界观是在同等意义上被理解的。”[1]这是因为,“思维过程本身是在一定的条件中生长起来的,它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2]369。对此,恩格斯指出:思维“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是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3]873-874。而思维之所以“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归根到底是由不同时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所决定的,即由不同时代人们的世界观所决定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的思维还不够开化,智力水平和精神素质尚处在幼年阶段,在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上只能使用简单的原始性的思维方式。在古代社会,生产工具有了改进,人们的劳动技能有所提高,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实践规模和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与此相适应形成了以混沌整体性为特征的古代的思维方式。在近代实践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产生了近代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19 世纪30—40 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及其弊端的日益显露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以科学世界观为依据的辩证思维方式。总之,思维方式的变化是随着世界观的变化而变化的,世界观对人们思维活动的统率作用,也只有通过与之相对应的思维方式才能进行。
其次,作为对象世界的价值结构模式,思维方式受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价值结构模式是思维主体关于对象世界的观念形态的一种,但它不是像认知结构模式那样着眼于“事实”,而是着眼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从主体的特定的目的和需要的层面来理解、规定世界,确定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思维活动中,人们不仅要了解和说明世界本来如何即了解社会“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说明世界应该如何即社会“应当”怎么样;不仅要运用理性“为自然立法”,而且要把自己的需要、目的、欲望、信念、理想作为内在尺度,以特定的价值观来进行思维方式的建构,从而在对客观事物的价值理解与评价中建构起一个意义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历来重视人类社会的价值结构。通过对生产、劳动、交往、实践等范畴的阐发,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和价值的客观基础:人双重地存在着,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人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是社会存在物。正是这种“人的”“类的”“社会的”特质,使人成为价值主体,在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特定的价值关系、价值思维模式。[4]304而在价值思维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决定着思维方式的指向,影响着人们选择与确立自己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和实践活动。虽然思维方式中知识结构的性质也会影响思维方式的指向,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思维方式中价值观念的性质。某物能否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非由物本身的属性所决定,而是由主体的价值评价所决定。主体现实的需要以及这种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多少价值的内在尺度。价值观念正是通过思维取向对思维方式产生影响。不同的思维取向形成不同的思维目标,思维所注意的是与价值观念相一致的方面,并用这种价值观念思考达到目标的方法。此外,价值观念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价值观念容易使思维方式凝固化,并导致其功能的固结。这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即某种意识形态所赖以产生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意识形态还可能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从而导致思维方式的固化和认识的僵化。第二,思维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构成思维方式各要素的相互离散,甚至带来整个思维方式的变革与演进。
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方法。它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出发,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运用底线思维的根本立场;它坚持社会进步理论,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社会进步目标,并矢志不移地带领全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
1.“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的立足点和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话语表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维基点和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始终把人民需求作为第一要务的价值追求”[5]。马克思、恩格斯在所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通过对“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分析,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进一步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320“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创造,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得整个批判感到羞愧。……工人甚至创造了人。”[2]2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社会历史活动越深入,人民群众的力量越强大,随着群众物质生产的深入和扩大,必然促使群众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的投入到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去。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6]286,“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6]287。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唯物史观的这一原理,他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7]5并立下誓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不负人民”一直是他思维、决策的根本出发点[8]。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可以感知,不管是“把初心落在行动上”“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对风险因素要有底线思维”的论述,还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等的讲话,都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以人民为中心”的立足点和根本立场,充分反映了他时刻践行“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忧党、忧国、忧民的底线思维。
2.社会进步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的重要理论支撑。社会进步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的重要理论支撑。作为哲学范畴的“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合乎必然性的前进发展,是社会由旧的历史时代向新的历史时代的转变。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进步是由人的历史活动创造现实,也是基于现实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而提出变革现实、超越现实的要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9]10-11。新时代是中华民族“社会进步”的重要阶段,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形成的宏阔背景。
首先,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之“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进步理论指导下,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几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作出的“新时代”的目标设定。社会进步的信念本质上是人类改善自身状况的需求,是人类发展和实现其本质力量的内在要求在观念上的反映。人们说社会是进步的,就意味着他们希望和相信进步能够发生,并且会为此而做出努力,通过实践使进步得以实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进步由愿望转变为现实,呈现出真实性[4]322-323。新时代所要实现的“中国梦”,是习近平底线思维独具的重要的科学内涵,烙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刻体现。
其次,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之风险防控观点,是社会进步代价论的内在反映。唯物史观认为,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坚信这一点,是人类生生不息的信念支撑。唯物史观同时揭示,社会进步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和世间万物的发展过程一样,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曲折性意味着各种风险的出现和人们可能为之进行一定代价的付出。忧患长远、趋利避害是底线思维的要义所在。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则是针对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曲折性防控,或风险防控,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社会进步成果。他指出,“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风险”[10]334,“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11]。一旦出现“全局性风险”“颠覆性错误”,就意味着社会进步进程的中断。这是我们不能承受的代价。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如果说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各种风险”是量的积累,那么“全局性风险”则是质的变化。有效防范各种小风险,有利于防范全局性风险的出现,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底线思维的应有之义。
无论是基于对思维方式的一般哲学考察,还是基于对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的哲学认知,哲学精神都是构成思维方式的内在灵魂。正如黑格尔所说:“概括讲来,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12]48这一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思维方式与哲学的密切关系。
2013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3]2882019 年7 月,他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善于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在防范化解风险上勇于担责、善于履责、全力尽责[14]。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运用底线思维所作出的高度概括性的论述。我们从这些论述中不难发现,高度的哲学素养是运用底线思维的必备要素。这也是我们理解何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底线思维与辩证思维及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并提的缘由。
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一定质的事物存在于一定量的阈值之间。阈值的两极就是我们所说的“关节点”或“底线”。一旦构成事物的量超越了关节点,该事物就转化成了他事物。所以,只有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明了事物的“关节点”之所在,才能知道事物的“底线”之所在;知道了事物的“底线”之所在,才谈得上底线思维的运用。
事实上,世间事物不可胜数,每一事物都有保持其自身性质的底线。万千事物都以系统的形式存在,这也意味着存在系统性的底线。从层次性来说,有宏观层面的底线、中观层面的底线、微观层面的底线。如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所揭示的宏观底线就是“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11],“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风险”[10]334。从中观层面来说,有政治底线、经济底线、文化底线、社会底线、生态底线等底线系统。而每一个领域又包含了无数的方面,如政治底线包含纪律底线、法律底线等,文化底线包含意识形态底线、道德底线等。所有这些,意味着把握底线在量上的无限性,可以说,“凡事”都有底线。
认识到“凡事”都有底线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底线作出质上的明察细辨,即何为底线。社会生活中的底线不像运动场上的底线有明显标注,一目了然;社会生活中的底线是隐藏的,人们只有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才能达到对底线的把握。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不仅提出要运用底线思维的要求,还在准确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底线作出了明确界定。例如,“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底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底线;“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为底线。此外,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都能洞悉事物的本质而精准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底线,从而确保了我们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将各项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认识事物的本质是把握事物变化、发展底线的前提。而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性质及该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所决定。众所周知,事物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它不能为人们所直接感知,人们只有在实践中经过抽象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7]25-26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越深刻,对事物底线的把握就会越准确,实践中所掌握的主动权就越牢靠。当然,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和总趋势是前进的,但是在事物发展的具体进程中,由于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变化与影响,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出现多向度的发展可能。
从影响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来看。事物是矛盾的集合统一体,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虽然事物的发展方向主要由事物的主要矛盾所决定,但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一个次要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有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都会改变事物发展的既有方向。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个可能存在于人们视线之外的次要矛盾恰恰会变成主要矛盾,导致事物发展的出人意料的结果,也就是出现“黑天鹅事件”。由于事物的矛盾是体系性的存在,在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无数次要矛盾中任一矛盾向主要矛盾转化的可能,从而将事物的发展导向不同的方向。
从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因素来看。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受着特定时空中外部环境因素(外因)的制约和影响。虽然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外因会直接影响到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状况。因此,在何种条件下、何种外因会对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状况产生何种影响,这需要作缜密的哲学思考。此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个外因所发生的作用都不可能只孤立地体现在事物的一个单体上,一因多果是普遍现象。在社会领域,一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外因作用),可能对全局产生重大影响。如美国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国导致大规模的抗议游行示威活动,甚至衍生骚乱和部分暴力行为,这恐怕是特朗普政府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从事物的因果联系来看,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多果多因……深刻地说明了事物的内外部矛盾的运动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事物发展的多维向度和多重结果的可能。这就要求实践主体有对影响事物发展的各种现实的和可能的要素的实际的、观念的了解,既要想一万,也要想万一。在此基础上对事物发展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结果做出比较正确的预测,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制定出多套预案,以防患于未然。这是因为,社会历史过程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而大量偶然性中又存在着某种必然性。恩格斯指出:“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15]299因此,要努力做到不忽视任何一个偶然现象,并透过偶然认识必然,从而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进程。
对事物发展中存在着的不同趋势的认识过程,也是对事物底线体系的把握、底线突破的后果评估以及应对策略的制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而构成事物的矛盾是体系性的存在。这也就意味着事物的底线也是体系性的存在。从负面效果来说,不同层级底线的突破所造成的后果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底线把握和风险防控方面,既要防止一般底线的突破和加强一般风险的防控,更要注意坚守根本底线,防止颠覆性错误的出现。不注意对一般风险的防控,风险因子会逐渐叠加,量变导致质变,最终酿成影响全局的灾难;而分不清一般底线和终极底线的区别,轻重倒置,同样会酿成影响全局的灾难。毛泽东曾教导全党:“不能忽略非本质方面和非主流方面的问题,必须逐一将它们解决。但是不应当将这些看成为本质和主流,以致迷惑了自己的方向。”[16]430
底线思维是以实践主体所预测的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结果中最不希望看到的最糟糕的最“坏”的结果为决策的基点,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大程度发挥即对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最充分利用为条件,以“利”“害”相衡后的最优选择为目的而制定并实施的最具有现实性的行动方案以期取得“最好”结果的思维方式。由于底线思维不是仅仅将问题放在思维层面进行思考,更是将问题放在实践层面加以解决,因此,从其实质来说,底线思维是辩证精神指导下的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维。
基于对事物发展方向的多维预测,底线思维要有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有效把控,努力使事物的发展朝最有利于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并得到最理想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是纯自然的力量,而在人类社会,运动发展有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介入,即体现着人的主观能动性。正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呈现出跌宕起伏、多彩多姿的面貌。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思、行、意。“思”即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行”即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认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意”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通常被称为“意志”“干劲”等。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进而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奋发进取,改造客观世界,使之成为人的“诗意的栖息地”。
预测到事物发展的多维向度,不是底线思维的根本目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539运用底线思维,就是要在所预测到的事物的发展多维趋势的基础上进行主观干预,通过遏制、扭正、扼杀等手段,消除不希望出现的结果的苗头,而确保事物的发展朝向预期的目标。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制约。在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会获得预想的实践效果;而在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则往往会坏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底线思维既要“善于运用”又要“努力争取”,就包含了要“善于”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有效把控,要“争取”让事物在多种可能的发展方向上朝我们所期望的最佳方向发展。这是对我们能力的全面考验。
由上可见,底线思维对思维主体的最根本要求就是在作出决策时必须对运动中的事物的本质有科学的把握,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多维运动方向有总体性、前瞻性的预见,能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之上合规律性地对事物发展趋势做出合目的性的把控,能够在正确认识事物与其相联系的诸多外部因素的关系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到拿到烂牌能止损、拿到好牌能淡定地将其价值最大化……能否做到这些,思维主体的哲学素养至为根本、至为关键。
养成底线思维是坚持和运用底线思维的前提。为此,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将研读经典与学习、参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要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哲学,提升底线思维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他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原原本本地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1.研读经典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精神。1884 年8 月,恩格斯在给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福尔马尔的一封复信中指出:“研读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歧途。”[17]481890 年,他在《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针对有人将基于唯物史观的“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观点歪曲为“经济因素是”历史过程中的“唯一决定性的因素”的错误看法,郑重提出:“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他指出:“在马克思所写的文章中,几乎没有一篇不是贯穿着这个理论的。”同时,他为对方列出一批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详尽阐述的书目。恩格斯认为,只有通过阅读原著,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侯惠勤深刻指出:“经典著作是经典作家思想的基本载体,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材,也是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依据。”[18]
2.研读经典能够了解经典作家思想创作中的心路历程,有助于学习经典作家的思维方式。研读经典是理解经典作家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恩格斯曾说:“首先是不读原著的人有时就看不懂,其次是他在表达马克思的结论时常常把条件完全忽视了,而这些结论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才是正确的。这有时会造成有些歪曲的印象。”[19]427在这方面最好的例证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为了从根本上拨乱反正,邓小平提出了“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以反对当时的“两个‘凡是’”。他指出:“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这一个时间,这一个条件,对某一个问题所讲的话是正确的,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有时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20]42-43所以,离开原原本本的对经典的研读,我们还有其他路径能够获得对体系的正确理解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如果你真正喜欢哲学,你应该从原著圣殿里面去找大师本人[21]。学习过程中,看辅助资料有时亦有必要,但绝不能本末倒置,放弃对经典原著的研读。
3.经典著作最集中地凝结着经典作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经典,神思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路遨游,在直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考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底线思维能力。以阅读《毛泽东选集》为例。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通过对“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的归纳,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既有顺利的条件,又有困难的条件。他特别指出:“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22]191基于这一底线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抗战胜利前夕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估计到光明,也要有充分的信心估计到黑暗。”[23]390他强调:“我们要把估计放在最困难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如果我们不准备不设想到这样的困难,那困难一来就不能对付,而有了这种准备就好办事。”[23]388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列举了十七条困难。他提醒:“我们要有准备,以防万一。”[23]391他尤其告诫“我们的高级负责干部”,要有“对付非常的困难,对付非常的不利情况”的“精神准备”。[23]392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两个务必”[25]的提出[24]1438-1439,更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认识和实践底线思维的完美收官之作。可见,在毛泽东的全部著作中都贯穿着底线思维。阅读这些著作,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伟人思想的深邃,更能领悟到伟人思考问题的视域和方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华,蕴涵着丰富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员干部提高哲学素养、提升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的生动教材。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概括和凝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掌握哪些基本原理?坚持怎样的基本学习方法?这些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均能获得指导。特别在2013 年12 月和2015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集体学习。学习中,他全面、系统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并就如何学习和运用这些原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了论述。
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学习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把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他说,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我们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学习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总书记的讲话,高度凝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华,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指明了方向。
2.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蕴涵着丰富的运用底线思维的范例。“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中对底线思维的高度重视。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勤于学、敏于思”,“提高底线思维能力”[7]417。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他要求“强化底线思维”[7]202,“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5]382。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他要求“要坚持底线思维”[25]101。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法治、吏治、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划定了一道道底线,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严格遵守、不可逾越。在这方面,2020 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运用底线思维治国理政的经典案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党中央首先划定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底线。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其次,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果断地设定一系列防控底线: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控制本土每日新增病例;夺取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的胜利。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分别用1 个多月、2 个月左右和3 个月左右的时间守住了3 条底线。再次,在夺取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基础上,及时作出新的部署,在扎实做好“六稳”的基础上设定了“六保”底线。这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运用底线思维的充分证明。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运用理论分析、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加深对理论的领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使主体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获得提升。
1.联系实际是深化理论学习的重要路径。毛泽东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22]181毛泽东关于学习的一般论述,对于学习哲学也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哲学是对客观世界一般规律的揭示,它舍弃了万事万物的具体形态、现象,而将其本质以概念、范畴、原理等抽象形式表现出来。回归具体性则是理解和验证其本质内涵的重要途径。李瑞环曾以“木头”为例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他说:“一块木头是什么?就是一块木头,这个回答并没有错,但它还是什么?这就要看具体情况。拿它来做家具就是原料,拿它来烧火就是燃料,拿它来挑水就是工具,拿它来和坏人斗争就是武器,拿它来行凶打劫就是凶器,拿到法庭就是证据,但还是那块木头。这就是质的多样性。”[26]107所以,看似艰深的哲学问题,在与实际相结合以后就比较容易弄清楚。此外,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了阅读经典与研究实际的过程的统一。理论通过实践而获得验证,并发挥出强大的物质力量;实践获得了理论的指导,面貌将焕然一新。在这一辩证过程中,主体的理论水平、思维能力与工作能力都将获得提高。
2.实践是思维方式赖以形成的基础。实践性是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来源或基础看,思维方式对于实践方式有着依赖性。思维方式作为一种观念性和方法性的东西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可能是人脑中所固有的,它建立在人的实践活动的根基上。客观世界具有自身的结构及建构逻辑,人们通过无数次的实际分解和组合的实践活动,事物的客观性关系才内化为人的主观性的关系,客观性的逻辑结构才内化为人的主观性的逻辑结构并成为人的头脑中的精神之物。因此,思维方式是实践方式的内化。不过这一内化过程是通过观念形成而实现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以16—18 世纪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一问题[27]12-13。
今天,学习和领悟新时代哲学思想以及确立与之相契合的思维方式,积极投身实践是一条重要路径。
底线思维的实质是忧患思维,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使用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凝练出“底线思维”这一科学范畴并将其与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方式并列,既是顺应新时代实践要求的自觉能动的应对,也是在新时代实践要求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造。
思维方式的产生既是实践的产物,也是实践的需要。特定的实践活动需要与其相契合的思维方式。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荣耀与艰辛同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国际国内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都不少,决不能掉以轻心。各种矛盾风险挑战源、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点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使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使局部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系统的矛盾风险挑战,使国际上的矛盾风险挑战演变为国内的矛盾风险挑战,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转化为政治矛盾风险挑战,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25]222。对此,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是提高主体应对风险的重要举措。
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强化底线思维对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要自觉加强学习,提高哲学素养,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练就一双洞幽烛微的睿目,增强应对风险的本领;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斗争、敢于担当,让生命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