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睿彦,沈瑞林,姜柏生,郑爱明,喻荣彬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1166
2016年12月,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里的“育人”指的是“大思政”理念下的育人思想。
在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对“课程思政”明确描述,“(高校要)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至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第一次将“课程思政”写入中央文件,“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注重学科德育、课程思政。”
此后,在2019年8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同年9月《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中,对“课程思政”有了更多更具体的描述和要求,概括而言,主要包括要求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要求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面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明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异同,厘清“课程思政”内涵,探索“课程思政”执行的有效路径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这两个词看似相似,但是,这种词组顺序的调整使得两者的内涵和要素有着丰富相关性的同时,在其认知、途径和方法上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从相关性看,“课程思政”显然是思政课程的一种延伸,两者一脉相承,都是学校知识、思想和理念传递的基本途径。“思政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一以贯之的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学校课程设置中始终处于重要位置,蕴含着指引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思想的根本方针政策和宏观爱国主义精神。
回望来时,1983年高校开始开设“思政课”,最初称“大学生道德修养课”[2],后来逐步发展完善成为今天的系列课程群,统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简称“思政课程”),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实践证明,“思政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独立设置的课程模块,其最大的特点是与专业课程群、课程模块融合度低,甚至没有融合度,始终处于”单打独斗“的尴尬境遇[3]。正是由于这种长期的“孤独”,使得学生的“思政课程”学习始终游移在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外,两厢得不到很好的呼应,为了今后职业和事业的追求与发展,“思政课程”往往成了看似重要实则怠慢、看似核心实则边缘的一个“挤压”学生宝贵学习时间的主要领地。
如何解决这一尴尬?也许正如司马迁所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入新的内涵和动力,“思政课程”需要被全方位激活。在这个关键时候,“课程思政”理念的出现和逐步推行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引导,更是人才培养、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主选择。高等教育的“课程思政”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德育课程“,前者侧重于政治性、阶级性,是一种理论教育、思维培养,后者侧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的启迪与养成。
“课程思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到一定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进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和需求。如果将“课程思政”理解为一种“大思政”理念,那么,其教育内涵则可以理解为主要是将宏观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与中观的道德情操、职业精神、健全人格,以及微观的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之中,通过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就形式而言,“思政课程”是显性的,它是课程设置中独立的组织结构,有独立的课程群和课程名称,每门课程有其自身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考试评价等;“课程思政”则有所不同,首先,它没有显性的课程设置模块、课程群、课程名称等;其次,课程实施的显性要素也不明显,比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教学师资等。因此,“课程思政”其实是隐含于非思政课程的其他所有课程之中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思想意识,以及这种思想意识反映在教学行为上的一种自觉和表现形式。就方法和途径而言,“思政课程”是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以及政治立场和观念的养成通道;“课程思政”则是知识、技能和理念的传输桥梁。就结构而言,“思政课程”是微观、聚像和外显的,课程要素结构清晰,如课程内容、课时、教学手段及教学效果评价等;“课程思政”则是宏观、发散和隐含的,课程要素结构不明显、不清晰,甚至难以捕捉和掌握。
“课程思政”并不是单指哪一门课程或哪一类课程,它其实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思维方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多视阈的思想政治教育[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交汇点。
如果孤立、片面地看待专业课程的话,它们的目标可能就是教给学生专业领域内的本领和技能。但是,当“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遇时,它赋予了专业课程以灵魂,它更关注人之所想、所念和所愿。正所谓“三年树木,百年树人”,单凭几门“思政课程”不行,单凭一套专业课程也不行,只有两者为着同一教育理想和目标相遇,携手同行,人才培养的真正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那么,“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逻辑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笔者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不是相互等同的,也不是相互并列的,更不是相互排斥的,对于它们关系比较科学的描述和形容应当是相互包容、兼容并蓄。两者的育人目标一致,但是不论内涵还是外延,“课程思政”都要广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是一种泛在的存在,而“思政课程”则是这种泛在存在的一种凝练和一种具象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除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还会有其他多种类型的表现形式。
“顶天立地”一词非常形象,上能着天、下能落地,有高度也有深度,撑起的是一片广阔的空间,是天与地的紧密相连,用其概括“课程思政”的内涵特征恰如其分。“顶天”撑起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是国家情怀;“立地”是通过最朴实无华的学校课程,去传递和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顶天”需要回答的是:①“国家是什么?民族是什么?”——从哪里来?所谓最基础、最朴实的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的国家意识、民族情结是“课程思政”精髓之所在,只有在正确的精神指引下才能确保行动的准确和有效。②“国家和民族今天的选择和目标是什么?”——到哪里去?不可让精神之光落入空谈,只有关注世界时势、关心国家发展、热衷国计民生,才能让自己对世界、国家、民族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③“我们肩负着什么、承担着什么?”——使命是什么?在对世界、国家、民族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对自身有一个理性判断和目标规划,有信念、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和民族使命感。显然,“顶天”是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概念,至少是理念层面的认知,而精神和认知的养成从来都需要从最基础的长期抓起[6]。
“立地”需要回答的是:①怎样让顶天的“三问”通过“课程”这个媒介和桥梁直通大地?由于这里探讨的是“课程思政”的内涵要素,自然是要回到课程的基本要素,即如何运用“课程”这个媒介和桥梁去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这一点在文章的第四部分详述。②“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方法是什么?这里的“课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程,而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课程,集有形与无形于一体,其目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性质和类型课程的教学活动予以传播。③有没有达到“顶天立地”的初衷?用公民素质、国民意识、集体精神、责任担当等非传统的教学评价要素和手段去观察和衡量“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如此看来,“顶天”是理念,“立地”是途径;或者,“顶天”是精神,“立地”是实践。因此,“思政”是“顶天”,“课程”是“立地”,“课程思政”本来就是一对辩证的统一。
“顶天”是高远的理想和志向,是思政教育理念,“立地”是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做法,是教学活动有组织与执行,那么,“课程”恰好是两者有机结合的桥梁。但是,“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需要基于专业课原本的特性,而不是对专业课的本质进行改变,更不是用思想政治教育替代原本的专业课教育[7],而是要在专业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可以尝试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模块相结合的、集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的课程教学合力[8]。这种融入是通过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实践组织以及教学效果考核四个方面层层递进,最后,还应当测量和检验教学效果,包括用人单位评价和社会综合评价等。总之,“课程思政”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的简单叠加,而应当是相同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下的不同教育方法和教育路径的选择与运用。
如何使“课程思政”的“顶天立地”显性化,具有可理解和可操作性,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寻找答案的问题。
“思政课程”具有明确的课程抓手,可以说看得见摸得着,“落地”感不言自明。但是,“课程思政”则不然。字面理解,“课程思政”中的“课程”指的是除“思政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是指教授或传达与“思政课程”一样的知识点、价值观和意识流[9]。因此,“课程思政”的首要落脚点是“课程”如何与“思政”结合,为此,我们需要厘清几个误区。
第一,不应用“思政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来束缚“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有形而“课程思政”无形,要有接受和允许“无形”存在的思想准备和胸襟,所谓的“大思政”观正是如此。第二,不应急于使用“示范课程”“示范点”等标志性的符号给“课程思政”贴标签,对于一种“无形”的形而上的存在,应该很难有一种有形的可供大多数课程效仿的外在表象所呈现。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不应为“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首先需要理解它,其次需要接受它,再次才是在教学活动中自觉自愿地诠释它。
在厘清上述误区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来探讨如何使“课程思政”显性化的问题。既然“课程思政”是一个无形的形而上的“大思政”理念的存在,那么就需要为这种无形找到一种或几种可以看得见、也可以摸得着的有形介质。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模式,尚在起步阶段,应坚持因时而异,让“课程思政”既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又契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影响“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的因素很多,除了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大环境以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习、掌握和熟练应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内涵要义也是至关重要的[10]。
“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体系应当是与国家的建国之本的理论体系相吻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起点,结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局势变化的趋势,形成自成体系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系框架、理论内涵。“课程思政”的“顶天”需要关注的正是国家发展的宏观动态,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更新、完善和发展,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这种关注落实在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知识具有相互融通性,哪怕是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都可以在其中凝练和发现相同或相近的价值理念,具体的知识点只是一种表象和形式,“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正是要以宏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去理解、组织和安排具体、微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最终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如果学生是课程的对象和应受者,那么,教师则是课程的执行者和施与者,作为“课程思政”的关键性要素,教师的积极参与很重要,教师的理解与认知更关键。
术业有专攻,不得不承认除去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师均为各自专业领域的教师,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培训,也不会自觉形成“课程思政”的意识和习惯,在课程开始或结束时打出几句能粘上思政教育边儿的摘录或总结,那不是“课程思政”的真正内涵,也不是“课程思政”该有的形式。因此,“大思政”背景下,专业课教师有必要进行“课程思政”的系统培训,这种培训不应该是思政课程类的培训,因为“思政课程”应当交给专职教师去完成,而面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可以是更宽泛意义上的教育理念与认知的培训,爱国主义、国家情怀、人文主义的再认知,有责任、懂使命人才教育目标的再设定,小家与大家辩证统一、和谐共赢的再理解,这些都是专业课教师培训所需要考虑的[11]。一个追求“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正如人民教师于漪发自内心所言,“教师挑着两头希望,一头是国家的未来和接班人,一头是家庭的幸福和美满。”有如此情怀的教师,其“课程思政”的示范作用才是可以让人放心的。
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培养可以采取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讲座、集中授课相结合。将“课程思政”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对学时、学分、考评制定提出具体规划和要求;对培训内容进行科学选择和设置,做到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经验相互启迪;自主学习:形式多样、灵活机动。以不同的方式鼓励专业教师开展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自学,资料学习、原著阅读、学术研讨、平台积分等,不拘形式,应对教师的自学给以充分的信任、肯定和认可。“课程思政”说到底是一种教育理念,因此,深入教师意识、融入教学过程才是最终也是最好的表现形式。
正如社会之于学校,学校之于师生就是一种大的生态环境。如果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翼,那么,学校的生态环境就是这两翼飞翔的天空。师生飞多远取决于天空有多高。
这一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应当包括两大类,即软要素和硬要素。顾名思义,软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校园内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校园活动;硬要素包括校园环境、设施等。硬要素是保障,使“课程思政”在校园内的开展成为可能;软要素是关键,除去课程设置与教学运行这一主渠道,校园活动成为“课程思政”生态环境营造的核心软要素,它使教师、学生、校园内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离开课程教学后在校园活动中再次相遇。
因此,生态环境的养成需要的是一种合力,这时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是思政课程教师的任务,也不再只是专业课程教师的任务,而是除了这两类人群以外校园内其他所有人的任务,或者,更确切地说应当是所有人的一种自觉。硬环境的设计和建设与软环境的引导和培养相辅相承,一尊雕塑、一座建筑物、一个学习平台、一场讲座,一个得体言行、一次由衷赞赏、一个榜样、一句标语、一个表情、一句赞扬,凡此种种,都是生态环境养成需要关注的元素。这个融合了多个范畴和领域的生态环境其理想的自然状态是各范畴和谐共融、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托起两翼,使其飞得更高更远。
只有形成所有课程都有“思政教育”的职责功能,全体教师都有思政育人的职责信念,全体员工都有思政树人的职责意识,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12]。正所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深”,“课程思政”蕴育的深刻内涵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