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老年教育发展研究

2021-12-23 12:43金少刚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群体老年人发展

金少刚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福建 泉州 362121)

“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会突破4亿,2053年则将达到峰值4.87亿。”[1]今后一段时间老龄化将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事关发展全局、百姓福祉、社会和谐。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发展老年教育,既经济可行又有利于推进老年教育的信息化和均衡化发展。然而让信息技术与老年教育发展相协调,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一、互联网时代发展老年教育的必要性

(一)发展老年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势不可挡地来临,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出生在20世纪 50 年代及之前以接受单向传播型媒介为主的老年群体,必然将面临“数字鸿沟”“数字贫困者”“数字弱势群体”和“数字移民”的困境。在线点餐、扫码支付、预约挂号、网络约车……,移动互联网智能化让生活便捷化的同时,也让老年人局促不安、难以适应。同时,生理老化等问题所导致的学习障碍极大影响了老年群体信息素养的提升,并由此带来挫败感和学习动机损耗,造成不同代际间信息素养的差距。为了消除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我们有必要充分了解老年人在技术接受和学习方面的特征,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服务,使老年人通过学习,提升信息素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

(二)发展老年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将导致劳动人口不足、社会福利支出巨大、储蓄投资水平下降、社会横向联系弱化、国家经济负担加重,这一切将持续影响着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和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老年教育作为利国利民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有效缓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老年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新媒体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老有所为。因此,发展老年教育是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老年教育是新时代老年群体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

老年人的需要是老年教育发展的前提。随着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模式已然由简单的物质生存型向更高的精神享受型升级转变,他们有意愿也有条件继续接受教育。学习是帮助老年人适应社会变化,参与社会活动和享受当下生活的有效途径。老年人必须适应年老带来的生理、心理、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变化,接受特定领域的老年教育。为了提升健康素养,减缓身体机能衰老,他们需要掌握健康养护和医疗保健相关信息;为了从原有的社会角色中脱离开来,他们需要适应职业和生活的变化,重塑社会角色,重建人际交往,重拾心理定位。老年人参与学习,是提高适应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获得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现实中,一些党政领导层面更多地将经济建设放置中心位置,并没有真正重视老年教育。政府并没有将老年教育列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终身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甚至对老年教育活动的认知依旧停留在如“广场舞”“晨练”等刻板印象中,让教学工作难以进行。很多地方依然存在老年教育经费不到位、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现象,老年教育往往陷入“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中。另一方面,受传统思想文化和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我国老年人将晚年的主要精力置于操办家务和隔代照顾上,认为自己已经年迈,不愿接受改变,故步自封,坐等终老,对老年阶段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能力提升意愿不强,对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兴趣降低,难以培养主动的学习意识和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

(二)发展水平不均衡

老年教育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教育形式,因受经济发展差异、领导重视程度和思想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均衡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城乡老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乡村老年群体相较城市拥有退休金的老年人,他们的晚年生活在资金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往往很难有余力去投入自身的教育。二是老年干部与普通群众老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我国老年教育创办的初衷就是为帮助退休干部安度晚年,老年教育在产生之初就注定了老年干部与普通群众之间待遇的不平衡。三是区域性的老年教育发展不均衡。我国老年教育的实际覆盖率仅占老年人口的 3.3%,且多集中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在我国东部,老年教育已经形成覆盖各级乡镇比较完善的体系;但在我国西部及贫困边远地区,大多数老年人难以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老年教育机会。

(三)体制机制不健全

老年教育的主管部门涉及教育局、老干部局、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文化局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在全面统筹、总体设计和组织协调方面发挥不够,对老年教育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实施等内容没有清晰、完整和系统的规划,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管理机制,各部门各自为政,责权划分不一,统筹协调缺乏;在资源建设、信息和平台共享等方面难以形成合力;在运行中存在交叉管理、责权不清、互相推诿甚至管理真空的现象;老年教育纵向管理不便和横向沟通不畅。这种各自为政的多头管理机制,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下,投入分散,沟通不畅,难以形成合力,已然成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保障措施不充分

经费不足、师资不够和保障缺失是制约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老年教育经费投入尚未形成财政支持的长效机制,也未形成资本大量涌入、行业广泛参与的经费筹措渠道。这种经费结构下,难以形成资金集聚效应,老年教育事业难以壮大。经费不足也直接影响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由极少数专业教师、兼职人员、其他志愿者和社会人员组成,教师普遍年龄偏大,在接受新知识和改进教学方法方面往往力不从心。大量兼职教师不稳定,又影响教学的连贯性和学员学习的整体性。另外,缺乏固定的教学场所、教学资源数量不足也是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五)教育供需不匹配

老年教育面临师资力量匮乏、教学内容单一、资源不足、名额太少等诸多问题。因此,完善体系、探索良性发展之道势在必行。老年教育因其受教育者人生阅历差异性大、教育的非强制性和受教育者条件不均衡等特点,故老年群体对教育产品需求的差异性也较大。“目前我国老年教育覆盖率较低,仅覆盖了约3.3%的老年人口,多集中在东部和沿海地区,供需严重失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3]当前我国老年教育的教育产品相对单一,无法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和实际性的需求,课程设置以唱歌跳舞、养生保健为主,关乎老年群体情感诉求、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内容甚少。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深陷数字化信息时代的老年群体,面对数字化大千世界,还略显稚嫩青涩和无所适从。一方面,老年群体无法很好地融入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且老年教育未给予其及时的技能培训和适应性引导;另一方面,教育者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平台,挖掘和开发全方位、多样化、个性化的老年教育产品,助推老年教育乘上信息时代的快车,实现内涵式、高质量的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老年教育发展策略

(一)营造新时代全民终身学习“新观念”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切实贯彻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新时代,老年学习者更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以往消极养老的思想观念,实现老年教育观念的全方位转变:老年群体并非是仅仅需要被照顾、被呵护的弱势群体,老年生活也不仅仅是颐养天年、安度晚年的自娱自乐,老年人仍然是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活到老、学到老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老年人通过学习潜能的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和发挥价值。

(二)协调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新态势”

老年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应平衡好旺盛的老年学习需求与乏力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促进老年群体能公平、公正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更好、更优地享受终身学习乐趣。因此,老年教育应坚持全员发展理念,保障老年群体不因性别、身份及经济等主客观因素错失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此外,要推动老年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解决老年教育城乡差异问题和破解发展失衡问题,促进老年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优质化。最后,还要重视发展老年远程教育。老年远程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破城乡藩篱和距离鸿沟,有效缓解老年教育在师资、教学、教材等方面资源不足的难题,有效改善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所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公平难题的有效措施。推动老年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搭建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是保障因地域、身体、心理等因素不能到校集中学习的老年群体受教育权利的重要举措。

(三)构建新时代老年教育管理“新体制”

新时代的老年教育体制改革需要集结全社会的教育服务供给力量,在明确关键角色职责基础之上,以目标导向引领制度改变,形成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增强教育服务管理规范性。各级党委政府、妇联、群团组织应当互相协商,相互配合,共同制定完整的教育目标、工作计划、流程机制、任务职责、评价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配合参与相关科学统筹工作,相互协助老年教育工作顺利落实。此外,还应建立奖惩机制,完善考核制度,将老年教育工作开展实效作为各部门考核指标,防止部门间各自为政,部门内敷衍塞责,并对工作人员做好督促与鼓励,强化计划实施的效果。

(四)搭建新时代老年教育开展“新平台”

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党和政府还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队伍建设平台,建立起专职工作人员为主志愿者队伍为辅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实现专职教师专业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善化和编制化。二是建立和筹集经费运营平台,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市场力量补充,引导高校、医院、场馆等机构积极参与,撬动、整合社会资源,以其对资源响应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补充公办教育资源的供给,有效保障项目建设经费和人力资源等投入,实现老年教育可持续性。

(五)建构新时代老年教育办学“新模式”

新时代,老年教育既要在数量上实现规模化,又要针对老年人特点突出个性化,更要彰显新时代特色的现代化,以建构适用于新时代老年教育办学新模式。这里有几点思路可供参考:一是从福利性办学走向社会性和市场性相结合的多元化办学,形成以老年大学为主干,社区教育为基础,远程教育为融合,社会教育为补充,高校教育为增彩的老年教育新的办学形式;发挥学校主干作用,引入社会力量,开门办学、合作办学;探索教养结合、医养结合、逸教结合,整合资源,提高质量。二是从被动性办学走向主动性、计划性办学;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设置、知识服务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个性化和情感化;为老年学习者提供更优质、更开放、更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让老年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建构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事事可学的学习空间,实现师生、生生、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全方位互动,实现人际互动、人机互动的无缝互联和全向交互。三是从传统办学走向现代化和创新性相结合的立体化办学:突破时空界限,将实体教学环境和虚拟网络环境相融合;构建老年人渴望的社会参与、人际交往型的;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与思想交流的实体教学环境;营造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化AR、VR全息技术展现的沉浸式课堂体验;实现线上与线下有效衔接,实体与虚拟交互补充,使教学实过程立体化、全方位呈现。

猜你喜欢
群体老年人发展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