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芳
摘 要:TPACK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其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是未来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文章通过三个阶段,即场景还原实验、班级竞赛与英语小实验、英语知识学习与实验探究TPACK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技能优化策略,以此让教师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与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法知识进行深度融合,达到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促进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TPACK;高职;英语教学;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2-0109-03
TPACK涉及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三种知识要素,但并非这三种知识的简单组合或叠加,而是将技术整合,即融入具体学科内容教学的教学法知识之中。这就意味着对TPACK的学习、应用,不能单纯地强调技术,而应当更多地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及方法。本文运用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框架分析高职英语教学技能模式,包括高职英语教学情境分析、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知识分析和高职英语教学技术知识分析等内容,以此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TPACK简介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框架是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的第三发展阶段。以TPACK为代表的整合途径和方法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阶段,第二阶段是如何利用技术来设计課程。这两个阶段特别关注技术和学生,但没有关注到教师在整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此,2005年,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在舒尔曼(Schulman)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基础上,提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即TPACK。TPACK框架包含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三个核心要素以及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四个复合要素。Koehler和Mishra认为,教学技术必须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教师需要了解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特定的情境中将三种知识结合起来。其中,情境赋予教师成功教学的灵活性。因此, Koehler和Mishra提出的TPACK框架也被广泛接受。
事实上,围绕TPACK的相关研究一直在进行。美国教育学家Angeli、Valanides提出了有关ICT的PCK(ICT-PCK)理论,这是一个通过增加信息与通讯技术(ICT)进行拓展的理论框架。Angeli、Valanides将ICT相关的PCK看作知识、能力的独特部分,从相互作用的五个不同的知识基础角度来界定知识、能力。这五个不同的知识基础分别为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学习者知识、情境知识以及ICT知识。 此外,还有学者相信,TPACK是一个特定的或不同形式的知识教学方式,能够改变其他知识教学方式,是可训练、可评价的。
学者Hammond和Manfra根据TPACK开发了一个模型来支持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首先要确定如何教授具体内容,然后再考虑如何使用技术。该模型是在三种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的,即迁移(转移知识)、提示(引导学生)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提出了英语教师应该达到的TPACK标准和指标以及TPACK在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组成部分,即理念和使用(英语教师的学科信念)、基于技术的英语教学、基于技术的课堂管理、英语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阐述了具有特定目的的技术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其实,TPACK和英语教学是相互作用的,教师运用TPACK进行教学,积极参与(重新)设计,并实施技术强化课程教学,可不断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但目前,部分高职教师的行为意图与TPACK之间存在脱节。即使他们表达了良好的意图,但在选择技术支持的任务时使用的知识类型也与TPACK无关,没有足以识别TPACK的潜力。
笔者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与TPACK框架相结合,分析高职英语教学技能优化培养路径,通过四个学期三个阶段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效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将大大拓展教材内容;整合TPACK框架要求教师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通过TPACK整合,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使用,教育技术的新理念将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
二、TPACK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技能优化路径
本案例从课程实践的角度,分析TPACK的课程整合技术以及TPACK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具有的不同教学效果。
实验方法:以TPACK为框架,通过2015—2018年四个学期、三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情境、PCK、TCK、TPK、TPACK等进行分析,研究TPACK的课程整合技术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
情境分析:指特定的环境加上课堂教学设施、学生情况、课堂学习氛围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使用互联网。高职英语专业课人数在35人左右,这便于管理和开展课堂游戏。PCK分析:指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教学知识的具体内容进行组织。本课程包括英语对话和英语情景再现的模拟。TCK分析:指对具体教学内容所使用的相应技术。本案例涉及英语听力播放技术和课堂答题等技术分析。TPK分析:指运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来支持特定知识的教学方法。本案例涉及实际英语交流环境的模拟。TPACK分析:即整合上述PCK、TCK、TPK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1.第一阶段:场景还原实验
在48小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布置的第一项作业是让每个学生在指定的英语情境下,自主选择对话内容,进行简单对话,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8小时的培训课程设计中,学生被要求进行英语对话模拟分析,了解不同情境下英语交流的特点、不同的发音类型,以此掌握英语口语交流的基本模式,并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谈。课程评估包括期末口语考试70%,英语情景对话表现20%,口语发音正确率10%。
2.第二阶段:班级竞赛与英语小实验
(1)选择口语话题进行竞赛。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有三个口语对话主题,每周在课堂上轮流选择一个口语对话主题,并说明选择这个对话主题的三个理由。在下一节课,学生就这个主题进行对话表演,然后再重新选择对话主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发现每个主题背后的故事,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选择各种口语主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如发音问题、对话结构问题、词汇量问题等,对此,要自己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分析大量的英语主题,增强对英语的了解。缺点是教师筛选选题,因此,选题可能不是学生真正想要对话的主题。第二阶段,8小时的实验训练和课程评估方法与第一阶段相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无论是学生出勤率还是学习效果都比第一阶段有很大提高。
(2)开放与封闭的自由实践竞赛与评价。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应结合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因此,对于这门课程,教师选择的竞赛规则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根据流畅程度、对话内容有趣性、内容的难易程度、发音的标准等进行自我评分。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后彼此进行打分,确保了竞赛的公平性。评分内容还包括学生使用软件进行英语口语练习的记录报告。
3.第三阶段:英语知识学习、实验
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包括高职英语教学课程大纲、高职英语教学课程视频、高职英语教学参考资料、高职英语教学习题等。教师采取课程任务和自愿参与的方式,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分享本课程的相关知识,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本课程的知识及其他有价值的教育技术知识,供他人学习。主要内容如下。
(1)对高职英语课程知识的把握程度。高职英语教学不仅局限于口语与听力,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基础知识。让学生读懂英语文章,提升英语水平就是高职英语课程最根本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带领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英语知识进行复习,并且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辅导。(2)每个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分工完成课前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并提交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课堂协作、探究,以及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复习,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重新巩固。(3)特色展示。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选择或自我推荐的方式,每周进行优秀的教学设计、创新技术或作品的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此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成员在一个学期至少完成一次表演,以提高学习参与度。(4)主题讨论。主题讨论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主题,另一类由学生和相关的有趣话题构成。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确定课堂讨论和交流的内容。
实验小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可让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合作学习、自我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英语教学技能优化途径——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主要是对高职英语教学技能进行优化,多运用在教师的相关培训中。微格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在微型录播教室中采用分组的形式对教师进行训练。其通过一个既定的实行路径,采用教学(录像)—回放(小组点评)—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微格教學的主要特点就是将课题不断微型化,将教学技能不断规范化,通过影像记录教学过程,并且及时反思和评价。“微”主要体现为课题的微型化,“格”主要体现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具有变革的特点。总体来说,微格教学作为高职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的优化途径,在未来会被经常应用。
四、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TPACK是高职英语教学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理念。将TPACK理论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可让教师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达到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促进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同时,通过TPACK,教师可将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应用在课堂上,扩大课程容量,从而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青莲.基于POCIB技能大赛的高职商务英语双创教学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24).
[2]吴昊.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英语广场,2020(14).
[3]杨晓琴.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05).
[4]李明子.TPACK框架下提高职前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基于甘肃省5所师范院校的调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09).
[5]宋可欣.TPACK视阈下的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03).
[6]钱书晴.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职业技能培养的分析[J].职业技术,2020(08).
Explor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Skil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PACK
Cheng Lifang
(Shangrao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Shangrao 334000, China)
Abstract: TPACK is the abbreviation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hat is, the subject teaching knowledge of integrated technology, 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eachers' ability to master and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necessary abilities for future teacher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o explore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English teaching skil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PACK through scene restoration experiment, class competition and English small experiment, English knowledge learning and experiment, so as to enable teachers to deeply integrate with English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knowled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promote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practice.
Key words: TPACK;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optimization; route